足迹
三国之问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部分(第1页)

这还是王衡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金子,不过来到这个乱世,他的人生目标早就不仅仅是区区的荣华富贵了,看到这么多金子,他的眼皮子都没有动一下,微笑着对林宾道:“林先生这是何意?我救了沙少寨主,只不过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已,可不是为了这些金子的。”

林宾一直注意着王衡的神态,看到王衡面对这么多金子,竟然神态自若,他的心中也是暗暗赞了一声,也放下了一桩心事。他对王衡拱手道:“我们黑虎寨旁边的一条溪流之中沙金甚多,这些沙金算不得什么,只不过是我们寨主感谢公子的一点意思而已。我们蛮人讲究的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公子如此大恩,我们是一定要报答的,还请公子收下!”

沙摩柯也在旁边道:“叔平,你就收下吧!”

这些天王衡对沙摩柯着意结纳,两人感情突飞猛进,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了,沙摩柯当然希望王衡收下这些金子。

王衡见状,微微一笑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沙摩柯和林宾俱是大喜,王衡便安排林宾去休息了,他的住处就安排在了沙摩柯的隔壁。

入夜之后,林宾突然单独求见王衡,王衡便在自己的房间里见了他。

林宾对王衡行了一礼道:“王公子看上去没有一点惊讶的样子,难道对林某深夜单独来访没有感到意外吗?”

王衡微笑道:“林先生作为黑虎寨主的智囊,亲身来此,当不是仅仅来表示谢意这么简单的,定是有所为而来。”

林宾赞叹的点头道:“公子果然见微知著。”

王衡淡淡一笑,看着林宾,他知道林宾一定还有下文。

果然,林宾继续道:“林某有一句话想要问一下公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衡颔首道:“先生但说无妨。”

林宾目光炯炯的看着王衡道:“林某想问一下,令尊王使君是怎么看待蛮人的?”

王衡沉吟片刻之后道:“我在救下沙少寨主之后,家父对我的所作所为很赞同,对于曹太守的一些做法颇有微词。”

林宾会心一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我在一些事情上可以帮到王使君。”

王衡淡淡的道:“比如呢?”

林宾心下暗惊,王衡的表现实在是太沉稳了,如果不是他的面相实在太过于稚嫩的话,说王衡四十岁,林宾都相信。

林宾道:“比如我们可以帮助王使君解决蛮人作乱的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话题,在荆州,蛮人作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荆州蛮人数量不详,不过至少也有数十万,其中也包括蛮人聚居地居住的汉人,由于种种原因,蛮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作乱,让当地官员非常头疼,不知道多少刺史、郡守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让这个问题也成为了荆州的痼疾,王叡当然也希望能在自己任内解决掉这个痼疾。

10 林宾陈说遗民史 王衡初闻隐秘事

王衡道:“你认为光凭黑虎寨能够做到这一点?”

林宾道:“黑虎寨是荆州南四郡最大的蛮人山寨,黑虎寨主在荆州蛮人之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这是其一;黑虎寨里有我们这些汉人世家替他们出谋划策,这是其二;我们对荆州的蛮人情况烂熟于心,这是其三。有这三点,想来我们还是能够为王使君解决荆州蛮人问题起到很大作用的。”

王衡点了点头,然后道:“我听林先生说了几次‘我们’,那么我能够问一句这个‘我们’都指哪些人吗?”

林宾沉吟良久之后道:“公子可曾听说过荆南四郡蛮人山寨里这些汉人的来历?”

王衡摇了摇头,对这个,他确实没什么印象,历史上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也许很多历史都湮没在了时间的流逝当中吧?他现在很有一些好奇,也许在林宾嘴里,他能听到一段被湮没的历史秘辛呢。

“我们这些人也许可以称为是一群遗民吧!”

随着林宾平缓的声音,一段不见于史册的历史向王衡展开了。

原来,林宾这些居住在武陵蛮人山寨的汉人的祖先是被秦始皇所灭掉的战国六雄的贵族,他们不愿意臣服于秦始皇,举族向南迁移,有一部分就迁移到了荆南四郡,隐姓埋名,与当地蛮人混居,有的与当地蛮人通婚、融合,而更多的人则是一直保持着汉人血统和文化的纯正。

秦末,群雄纷起,逐鹿中原,荆南四郡的这些贵族后裔有一部分也想趁时而起,恢复故国,不过大部分人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不愿意再投入到残酷的争天下的战争中去,便留了下来,而那些出山争天下的人,不出意外的都失败了。

数百年来,这些居住在蛮人山寨的汉人繁衍生息,他们将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教给了蛮人,也得到了蛮人的尊敬,他们在荆南蛮人中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事实上,林宾现在把自己这些遗民称为汉人,也只不过是为了方便王衡理解罢了,要不然,他能够怎么称呼自己呢?

听到这里,王衡不由得想起了《桃花源记》,那里面描写的是不是就是这些遗民呢?

王衡问道:“既然你们在蛮人山寨已经扎下了根,为什么又要静极思动呢?”

林宾苦笑道:“如果不是出于无奈,谁愿意过着这样与世隔绝的生活呢?”

遗民们有很多还是很有骨气的,他们一直秉持着不食汉粟的传统,坚持一切自给自足,可是说实话,蛮人的居住地自然环境实在是太差了,荆南四郡本来就是山多田少,在汉朝政府开始对荆州进行开发之后,蛮人的生存环境就更加恶劣了,他们的田地日益被汉人挤占,荆州的官员对蛮人的政策又非常不利,一味使用高压政策,这引发了蛮人对地方官员和新迁移到荆州的汉人的广泛不满,许多动乱就是这样产生的。

而那些与蛮人混居的汉人遗民,在这些动乱中为蛮人出谋划策,很是让荆州官员吃了不少亏,不过,现在很多汉人遗民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这些汉人遗民一直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其中的一些精英,才智学识都不逊于中原一些大世家的子弟,可是他们却不得不一代又一代的在山里荒废自己的才能,郁郁而终,偶然有不甘于寂寞,出山去追寻梦想的出色年轻人,都没能回到山里,他们究竟遭遇了什么,也让留在山里的人充满了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