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风云录夷陵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百香楼(第1页)

第二天一大早,刘元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

“谁啊,不让人睡一个安生觉。”刘元打开房门不满的道。

只见管家恭敬的站在门口。

“少爷,您去南阳的车马已经备好,一应文书到了南阳交由当地署衙便可。”管家恭敬的递给刘元一个布袋道。

刘元打开布袋,只见里面装着有关于自己入籍南阳的一些文书,还有差不多一千钱左右的盘缠。

“哼!”刘元冷哼一声拿过布袋,迅速的穿衣洗漱。收拾了一些衣物和钱之后便立刻离开了刘府,在刘府大门外,一辆马车停在那里,刘昭坐在车头,两个丫鬟站在马车两侧,脸上多有不悦之色。

“上车,走。”刘元对着三人道。

两个丫鬟跟着刘元坐进了车厢。

“驾。”随着刘昭挥动马缰,马车缓缓行驶开来。

“呼。”刘元感受着马车的颠簸,不禁长吐一口气。

“妈的,终于他娘的自由了。”刘元心中想到。

……

南阳和南郡的距离说远不远,只有几百里。但是说近也不近,毕竟在这个只有马车做脚力的年代。刘元一行人,足足过了三天才到了南阳,原本从江夏走水路,一天就足以,但是水路的费用较高,而且刘元也舍不得这匹马。虽然不是什么好马,也就千八百钱,但是就地卖掉,价格会折上很多。

“终于到了。”马车缓缓驶入南阳城,刘元便已经迫不及待的走下了马车。刘昭便驾驶着马车跟在刘元后面,南阳城的街道上没什么行人。比起南郡来,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一个时辰后,刘元从一家酒坊走了出来,此时,刘元已经是这家酒坊的新主人了。

“少爷,大夫人来信说了,让我带着您去署衙递交文书,然后再带您去宅邸。”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跟着刘元道。

“行。”刘元应道。这个中年男子名叫孙唤,算是这个酒坊里的半个管事人,在酒坊呆了有二十多年,对这座酒坊乃至于整个南阳城的事情,是再了解不过了,刘元一到这里,便任命了他做酒坊的掌柜,而自己,则专门管账。毕竟刘元在大学里专门就是学这个的,这酒坊一个月的收益颇为客观,刘元自己获得的,不足酒坊收益的三分之一,自己管账,偶尔还能多捞一点好处。

一刻钟后,孙唤便带着刘元来到了南阳署衙内,不足半刻钟,孙唤已经帮刘元处理好了一切事情。

就在刘元准备离开之时,刘元突然听到了署衙外传来了一阵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在两队士兵的簇拥之下走进了署衙,孙唤立刻拉着刘元站在了一遍,待士兵全部走进署衙之后,孙唤这才拉着刘元走出可署衙。

“什么人啊!好气派。”刘元感兴趣的道。

“那人听说是荆州刺史的大公子,最近奉命来巡视南阳的,叫,叫什么来着?”孙唤对着刘元道。

“刘琦。”刘元想到了这个名字。

“对,就是刘琦。”孙唤一拍脑门道。

“天呢,那就是刘琦,我记得他在历史上挺惨的,先是被自己弟弟和后妈坑了,然后好不容易混了个荆州牧的头衔,还被刘备送去的十几个美女给榨干了。诶,他不应该驻守江夏吗?怎么跑到南阳来了。”在去酒坊的路上,刘元不禁想到。

突然,刘元猛的站立在原地不动了。

“对啊,他去江夏是诸葛亮教他的,现在刘备还没来荆州呢!诸葛亮也才十九岁。他就在南阳啊!对啊!卧槽,那这么说来,如果我现在结交了诸葛亮,等他当上刘备的军师,是不是也能给我一个小官当当,不行不行,蜀国最后败了呀,最后三国尽归司马氏,诶,那我是不是得去找司马懿,他现在干嘛来着……”

“少爷,少爷。”就在刘元沉思之中,孙唤的生硬把他从想象中拉了出来。

“啊!有什么事情吗?”刘元看着孙唤道。

“没什么,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