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九天揽月是哪个门派的技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诗里乾坤(第1页)

我们回到了大兴安岭外围的村子里,把武强送到了县城里的医院,等我和眼镜儿安排好武强,再次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此时的顾教授和他的两名学生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在夏琳的辅助下,顾教授已经把金鳞天书上的文字翻译了出来,是几句五言诗,诗曰:

龙兴之祖脉,五行之镇锁;

日中有金乌,月中有蟾蜍;

骏马欲饮泉,魔蝎守祭坛;

守宫兽无踪,奇境幻亦真;

八方聚真元,腾蛇欲飞升;

有教又无类,天龙化人形;

银海金山点缀,北国无数荒丘;

前后兴亡过手,青山有水长存。

这几句诗,像是在说某种风水布局的秘术,又像是在说某个历史阶段发生的某种事件,我心中的暗暗念道:“银海金山点缀,北国无数荒丘;前后兴亡过手,青山有水长存。。。。。。青山有水长存。。。。。。”。

“诶,老白,这诗句里所说的‘日中有金乌,月中有蟾蜍’是不是跟我们在乌江江底遇到的那什么碧血蟾蜍有关?而这‘骏马欲饮泉,魔蝎守祭坛’说的不就是我们在四道沟子村,‘落木沟’发现的万古魔蝎所在的地下祭坛吗?这。。。。。。这。。。。。。”我听到眼镜儿这样说,心中明了。没错,四道沟子村的风水布局恰似‘骏马饮泉’,乌江边上已经不复存在的碧月蟾宫,接过他的话,斩钉截铁道:

“这就是人为的在布置一个庞大的地脉格局,魔蝎祭坛、碧月蟾宫和现在的八方聚灵的大阵就是这个地脉布局中的一部分。而‘守宫兽无踪,奇境幻亦真’和‘有教又无类,地龙化人形’应该也是这个布局中的其他部分,至于这‘银海金山点缀’不正是说的黄金矿藏的内容吗?”至于诗句中,其他的内容,我暂时还不能参悟。一旁的顾教授、郑东阳和夏琳不知所云,忙问道我们关于魔蝎祭坛和碧月蟾宫的事,我便把之前我和眼镜儿的遭遇详细说了一遍,众人都称奇不已。

“小白,小周,看来我们要破解这诗中所说的另外两处险地,才能找到矿藏呀!只是不知这‘守宫兽无踪,奇境幻亦真’和‘有教又无类,地龙化人形’所指的到底是哪里?”这首诗大有玄机,连顾教授这样通古博今的人也难以完全看懂。

“守宫兽指的就是我们常见的壁虎,之所以又被称为‘守宫’,是源于古代的一种迷信传说。晋朝的《博物志》中有这样记载的:用朱砂喂养雌性壁虎,等吃够七斤朱砂后,壁虎全身会变赤,把壁虎捣烂并千锤万杵,制成药膏,然后用其点在未婚女人的肢体上,颜色就不会褪。

只有在发生房事后,其颜色才会变淡消褪,是以称其为“守宫砂”。此法多用于高墙深帷的皇宫之内,那些封建帝王把选进宫的女子点上“守宫砂”,作为其‘贞操’的标志。因而,壁虎又被古人称为‘守宫’。当然了,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都知道这些是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也就是说,这‘守宫兽无踪,奇境幻亦真’说的也是一处和守宫守宫的地方,可这地方在哪了,诗中并无提及。

“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尺,顾老爷子还真是不简单,我们老家那边就把壁虎称作‘守宫’,可见这知识就是力量。”眼镜儿又开始胡乱的引用教员的诗词,听了他的话,顾教授哈哈一笑:

“我没什么了不起,就是从老百姓那里学了点知识。

”郑东阳听了我们的探讨之后,也若有所思:

“顾教授,中国古代多有‘地龙’的记载,宋代的诗人张耒曾经就提到‘地龙蜥蜴竟无神,田中水车声相闻’,难道这金鳞天书中的所说的‘天龙’,指的也是一种蜥蜴?”

“嗯,非常有可能,中国地域辽阔,民俗众多,各地的民情也是十分的繁杂,‘天龙’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意思,有些地方说的是一种藏身于高树蜥蜴,有些地方说的是一种土里藏身的蛇类。中国的医书至宝《本草纲目》中的天龙指的是蜈蚣,而《饮片新参》中天龙指的却是壁虎,至于这金鳞天书中说的‘天龙’,指的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呀!”

“咳,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依我看,这诗中的。传说这蜈蚣是蛇的天敌,扑到这毒蛇的头上后脑,口器双钳专咬毒蛇的双眼,而蜈蚣全身披甲,不畏蛇的毒牙毒液,因此呢,东北民间称蜈蚣为‘天龙’或者‘百足’。”在这点上,我倒是同意眼镜儿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