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绑定了两个系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3章(第1页)

苏沫阳家里做生意,再加上他接下来还要任职,花费比较多,所以他只买了一百两,五年的利。

用他的说法,他就当这些银子打了水漂。

沈青墨买了一千两,三年的利。方永康买了五百两,三年的利。

陆时秋手头银子不少。

但是这个火车券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他只买了五万两。一到五年,每个一万两。

几天后,商部公布铁轨布置图。

商部集了多少钱,陆时秒不得而知,但是这次从南至北,中间经过十三府,全长总共三千里,震惊全国上下。

建立铁轨就意味着,要有许多百姓前去干活。

商部已经发布征调令,每天付三十文酬劳,征调民工。

古代都是勉强服劳役的,商部却是付酬劳,而且这个钱并不少。

条令发出,不少百姓人心浮动。

陆时秋看到这条,忧心自己的育婴坊。

带着三个女儿去城外查看,却看到育婴坊还有十来天就能建成。

陆时秋这才放了心。

没几日,殿试正式来临。

这次殿试题目跟会试是丝丝相扣的。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条鞭法的利与弊?

几天前,女皇批阅完会试卷子,成绩发放,立刻跟朝臣们讨论会试题目。

一开始朝臣是拒绝,但是女皇天皇态度强硬,硬是革除了几位守旧派大臣。

底下朝臣不得不同意。

但是商量完,朝臣们定出来的政策是“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家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具体实施是三条:

一: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

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

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一条鞭法出来后,也曾在朝廷的邸报中刊印过。

月国藏书阁就有售卖,只要时刻注意时政几乎没人不知道。

这题是考进士们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

这世上没有一条政策是完美的。

哪怕是这个看似能够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也不代表它不会出现问题。

时间眨眼即过,两个时辰,很快到来。

等他们从宫里回来,陆时秋看着他们脸上带笑,“怎么了?”

沈青墨也没想到,“先生,这次题目真的跟‘一条鞭法’有关。您真的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