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绑定了两个系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9章(第1页)

他翘了翘唇,“当然去!”

接下来,陆时秋便跟着沈青墨一起参加诗会。

前任状元是新任状元的先生。原先只是少许人知道,这两人一起参加诗会,读书人的圈子全知道了。

不少人开始向陆时秋请教学问。他通通来者不拒。

他学问是真的好,为人又懂得变通,问问题少有空手而回的。

科举难考,名师更难求。许多人家为了培养孩子,可以说是耗尽全族心血。

陆时秋这个状元师傅让不少人家心动了。

当即就有人带着孩子前来拜师。

陆时秋当即表示,“我这辈子的心愿是把育婴堂办好。之所以不当官选择当先生只是为了挣钱养活这些孩子。”

这话一出,震惊四座。

读书人视钱财如阿赌物,少有人当面提钱。偏偏陆时秋说自己当先生就是为了挣钱。

当然如果他没说前一句话,别人肯定要骂他掉进钱眼里了,庸俗不堪,耻与为伍。

可人家是为了办好育婴堂,你根本骂不出口。

育婴堂是什么?育婴堂是免费帮别人养孩子。当今这世道,平时偶尔接济一下家里的穷亲戚都能赞一句良善之家,更不用办育婴堂了。

家中缺钱的人家,听到他的收徒条件,只能失望而归。

家中略有薄产的,不死心,追问,“先生要多少银子?”

陆时秋当即表示,“束脩不多。每月仅五两。要是考中要付额外费用。考中童生一千两;考中秀才一万两;考中举人十万两;考中进士二十万两。”

每月五两的束脩说起来并不贵。举人先生,每月最低都是五两起。更不用陆时秋还是教过状元的状元。

只是这后面的额外费用一出,惊得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刚才还说他这人不做作,但是没想到他还能这么直白,居然明码标价。

有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若是没考中呢?”

五两束脩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只能勉强维持开销。要是没考中,他就亏了。

陆时秋不以为然,“没考中自然不收。但我认为每个人都是可造之材。只要找对方法就成。”

这话就相当于说,这世上只有不会教学生的先生,没有不成器的学生。

这句话传出去没多久,就惹怒不少先生。

头一个跳出来批评他的人就是国子监祭酒孔词。

国子监是朝廷最高学府,祭酒就相当于后世的教育部部长,是最高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