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古刹在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谜一样的六个字(第1页)

宗镇磊放下杯子说:“先说一件我在收集论文资料时注意到过一件事;1942年,日本兵占领京城时,拆了京城石经山下云居寺里的南塔,号称是用砖石修建岗楼,但事实上他们是挖掘了那里面的佛舍利子。我这次去了解到,通云的师傅这个日本和尚就参与过这个事情;同一年,通云的师傅还参与过索要《赵城金藏》的行动,这都是他的师傅亲口对他说的。”

李如慧端起茶壶默默帮他将杯子斟满:“这样啊,通云的师傅很有来头喔!”

宗镇磊做了一个谢茶手势,接着说:“通云的师傅带通云来永祚寺,是因为通云的师傅在参与索要《赵城金藏》过程中,了解到赵城广胜寺住持方丈力空是在永祚寺剃度的,便重视起了永祚寺;但他当时不知什么原因没来永祚寺,等过了两年多他来到这里,看了这宣文佛塔,回去再通过查看资料了解到这座佛舍利塔的一些情况后,日本投降了;直到解放战争时,通云的师傅得知在这里替阎军守城作战的是‘残留’日军部队,便带着通云又来到这里,想在‘残留’日军的帮助下,逼问守寺人找出佛门宝物。”

李如慧放下茶壶,认真听着,不插话。

“后来就如李教授说的那样,突然出现一名‘残留’日军的低阶军官,这人并不是与他们联络的人;那军官对通云的师傅行为很不满意,质问他中日间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怎么还这样干,还问是为谁这么干;通云的师傅当时很激动,说这是‘复兴皇国、恢弘天业’的最后机会,军人应该效忠自己的国家,不该替敌国管不该管的事。”

李如慧停下了手里转着的茶杯,目不转睛听着。

“就在两人越吵越激烈时,阵地上的枪炮声大作,军官借震耳的枪炮声掏枪打倒了通云的师傅。通云一见那军官开枪,吓得立刻给军官跪下,说自己不是日本人,是台湾人,这次是第一次跟师傅出来等等;军官吃惊地停顿了一下,忽然用闽南话问了通云一句,听通云用闽南话回答了,便没再开枪,只是用枪逼着,让通云解开守寺人的绑绳,又看了一眼通云的师傅似乎不行了,才收了枪,用闽南话叫通云快走,然后军官带上守寺人一同出了门。”

李如慧听到这里,问:“你说的跟李教授讲的结局不同,通云的师傅当下没有死?”

宗镇磊点点头说:“当下没死,但已经不行了,通云的师傅最后断断续续说了六个字。”

李如慧刚端起杯子要喝茶又放下了,追问道:“说了什么?”

宗镇磊翻看着手机说:“我记在手机上了,是六个中文的字,通云说他的师傅会中文;对,就这个,是说:‘酒,关公,香,忍D’,最后这个‘D’其实是一个类似‘D’的模糊发音。”

李如慧跟着复读了一遍这几字,问:“通云的师傅留下这六个字是什么意思?”

宗镇磊摇摇头说:“通云也说不清,只说估计是师傅临终前想交代的重要事吧。”

看到李如慧在思考,宗镇磊又说:“我觉得通云跟师傅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好歹也在一起走过好些地方,通云的解读应该会是正解。”

李如慧看着宗镇磊,疑惑地问:“你刚才说,那后面进来的日本军官会说闽南话?”

宗镇磊说:“日本军队在侵略中国期间,征用了一些台湾人,所以‘残留’日军中出现台籍低阶军官倒也不奇怪。”

李如慧思考了一下,问:“我想到一个问题,听你方才说,通云的师傅到永祚寺有两次,第二次再来寻宝的目的性非常明确,说明他研究这里时有所发现;他临终前既然是要交代一件重要的事,那他会不会是要向通云说他研究出的这里藏宝秘密?”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通云,他说他的师傅对中国的佛寺很有研究,也包括对这座永祚寺;他们到永祚寺前,他只知道他师傅带他出来是要寻找佛宝,但具体找什么并不清楚;直到他师傅在逼守寺人时问了一句话‘佛舍利子藏在哪里’,他才知道他师傅要找的是佛舍利子。”宗镇磊说着,把手里的杯子放下:“我觉得,他的师傅应该是没研究透这寺;因为如果研究透了,还用得着逼问守寺人吗?”

李如慧默不做声地想了一会儿,忽然道:“好奇怪啊!”没等宗镇磊问,她又说:“你说怪不怪,教授为找通云肯定费力不少,可是找到了还有了接触,却不问这件事?”

宗镇磊不明白她追这个问题的目的:“在小渔村寺院,通云只字没说他认识李教授,所以我也没问他与李教授有过接触的事。不过,你干嘛非要知道教授与通云接触的细节?”

李如慧一脸严肃:“按照常理该做的没做,该说的没说,肯定就有难言之隐。”

宗镇磊不想让她继续陷入这种思路,便说:“咱们又不是公安追查案子,而且,这种事与咱们的研究也不搭界,所以不必强求……”

李如慧皱起眉头,把目光转向窗外,没有再言语。

宗镇磊想转移话题,便招手结账;他对来到桌前的店老板划拉一圈桌面,说:“夯不啷当一起结。”

店老板是本地人,没听过“夯不啷当”这词儿,愣在那里。

李如慧转回了头,见到店老板那个样子,捂起了嘴却没乐出声,像是等着看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