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古刹在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初辨山花砖雕(第1页)

那件“补课”的事,宗镇磊在京城的期间就一直悬在心里,回来后也没放下,以致没敢睡懒觉,一大早便开车到S大学,接上李如慧来到了永祚寺。

进了永祚寺,宗镇磊带着李如慧径直来到大雄殿楼上的三圣阁侧墙下,解读墙上那幅山花砖雕,就是他说要补一课的内容。

在洪锡泰先生那里见到他先父留下的那幅素描画后,宗镇磊便开始自责自己功课没做好;他觉得,能让前人关注的砖雕,一定有其吸引力,而且不单是图形之美,应是有更深的内涵,他觉得自己应该补回对那幅图案的认知。

宗镇磊对李如慧说:“这样吧,你把你手机上的那张素描传给我,我要比对着实物看。”

李如慧把手机打开,调出了在京城洪先生工作室拍的那张素描照片,传给了宗镇磊,说:“这是我做了清晰处理的,原件我已经存档。你先看着,我四处转转。”

在宗镇磊看三圣阁侧墙上的山花砖雕时,李如慧则趁院里人少,四处补拍其它砖雕。

过了一阵子,李如慧回到平台,宗镇磊手里拿着手机,依旧未动地方,站立在那里对着侧墙上的山花砖雕看得入神。

李如慧靠过去,小声说:“挤座位来了!”

宗镇磊没有回头,只是将一只胳膊搭在她的肩上。

李如慧依偎着他:“看出啥了?讲讲!”

“非想听不可?说出来也只是发挥而已。”

“早就习惯你的发挥了,绝不大惊小怪。”

宗镇磊双指滑动手机屏幕,将照片的局部放大:“这样清楚些”。

宗镇磊指着照片上部让李如慧对比着实物看:“我从最上那个图案讲起。最上那个像向日葵的局部,又像是一个发光体;在一般图画中,向日葵雕塑的花芒边缘大都是同样长短,而这个图案的外芒长短不一,所以我更倾向认为这是象征一个发光体。”

李如慧点头赞同:“嗯,发光体。继续。”

“紧挨着发光体的下面,是两条草纹盘桓向上,构成美丽的弯曲图形,这种草纹也叫卷草纹;这两条卷草纹在发光体之下,自由向上舒展,就像是在承接那个发光体。给你看我放大了的照片。”

“除了迎接,我觉得还像是以这个形态强调发光体的作用。”

“你很会联想。这卷草纹在接近发光体处左右分叉,形成了一片草叶压着另一片叶,左边草叶在上,右边草叶在下,形成左上右下的状态。”

“左上右下?听起来怎么像说佐上佑下?佐助皇上和佑护天下?”

宗镇磊思考了一下,突然一步横到她跟前,面对着她,满脸惊喜地大声问道:“佐助和佑护?佐上佑下?对的!你也这么认为!”

李如慧看了看激动的宗镇磊,一副不解的样子问:“你好像被点了动感穴,有啥可激动的?”

宗镇磊依旧兴奋地说:“你说,假如这是一个愿望,希望这个发光体发挥佐上佑下的作用,像憨山说的那样‘延我宗社,福庇苍生’,那是不是代表这个被强调的发光体是一件圣物?”

李如慧懵懂地问:“圣物?佛门圣物?难道是佛舍利子?”

宗镇磊看着她道:“太对了!”

李如慧仍旧懵懂:“发光体代表佛舍利子?”

宗镇磊不再显得那么冲动了,放缓下来说:“你回想一下憨山在《涿州西石经山雷音堀舍利记》中,对佛舍利子的描述:‘色身相好光明,赩如宝山。’你说,被描绘的那佛舍利子像不像是发光体?”

李如慧认可了他的说法:“没错,他说的佛舍利子是会发光。”

宗镇磊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如果将发光体砖雕视作佛舍利子象征,左上右下的卷草纹视为‘佐上佑下’,这如同表明希望此佛舍利子,能成为佐皇上延宗社、佑族裔庇下民的圣物。结合当时朝廷因为‘妖书案’等乱象引发的大明政体不稳,李太后对她供奉的这颗佛舍利子所寄予‘佐上佑下’厚望就不言而喻了,或是希望像憨山说的隋朝神尼以一颗佛舍利子佐隋皇成就大业,祐江山太平那样,期望能保大明皇朝无虞江山平安!”

李如慧也兴奋起来:“还真是,这样也就完成了她的夙愿!”

宗镇磊又说:“还有,在云居寺我注意到,隋代装佛舍利子的小金瓶外,套着银函,明代再次瘗藏佛舍利子时,在李太后的小玉函外,依旧套着那个银函;银函的周边錾刻有莲花和卷草纹。这里卷草纹与发光体相配,似乎意在暗示发光体的象征。”

李如慧的问题又来了:“可是,再往下看,在周遭枝蔓的包围中,那中间弯曲两股又代表什么?那可是左边的在下,右边那条在上,与上面的左上右下交叉正好相反,这怎么解释?”

宗镇磊点点头,情绪冷静下来,道:“你刚才来时,我正在琢磨这个图形。按理说,这勾着头的弯曲两股被圈围,占据着中间位置,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C’位,说明这个图形代表的意涵很重要。”

李如慧点点头说:“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