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古刹古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由三位高僧不同的结局推断(第1页)

两人下山后,在云居寺前的小摊上随便买了点吃食,填饱了肚子,便进了云居寺。一进到云居寺,就被院内放置的文宣展板吸引了,看完后才发现,这通展板上介绍佛舍利子的内容,与施茶亭中见到的展板上内容完全一样。

云居寺的偏殿里还有大量的石经拓片和照片展出,那里是博物馆式的布置,两人一一细看过去。

博物馆的介绍文字严谨,宗镇磊被橱窗里的一段介绍吸引:“在雷音洞发现两粒佛舍利与两颗珍珠”,他想,刚才在施茶亭里见到的展板,上面所说少了的那颗佛舍利子被两颗珍珠替代的事应是无误了;他的目光停在“珍珠”上沉思着。

李如慧拉了宗镇磊一把,指着一个展板上的照片让他看,照片上是宗镇磊在山上时讲过的、放置佛舍利子的汉白玉大石函盖。

汉白玉大石函盖外面铭文,由憨山撰写,主要记述了佛舍利子的发现、奉养、返还过程,铭文还刻有迎送佛舍利子的陈儒之名。

汉白玉大石函盖内面的铭文,是紫柏所发的愿偈;现在看到这些铭文的拓片和青石函盖的照片,尤其是那篇愿偈,宗镇磊不知为何竟有些激动起来,默声地读了一遍,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紫柏的极度愤怒心情:“紫柏禅师愿藐然孤露子佛慈所摄受以大智慧手扷我出众苦我感佛恩故愿护佛舍利若所藏所出必经我心目若违我本誓更无藏出者仰求圣凡等共证我愿力是力若不坚当堕无间狱弟子法灯暨孙元朗等施资镌石”。

展厅里有几个人也在这里停下,边看边小声交流。

宗镇磊对李如慧说:“这篇愿偈,能感受到高僧的极度愤怒,这足以说明当时肯定有事情发生。”

李如慧点点头表示赞同。

宗镇磊低声说:“作为高僧,那是很重的誓言,神力久持啊!”

李如慧也小声问:“现在仍会有效吗?”

“不好说,看你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

“我觉得,对待神力还是多怀些敬畏之心为好。”

两人又默默地看了一会儿旁边的几张照片和注解。

李如慧说:“时间不早了,咱们抓紧时间去看看两座塔吧。”刚才从石经山通往云居寺的路上,她从手机上查看了云居寺一南一北两座辽塔的介绍,南塔就是宗镇磊提起过、通云的师傅参加过挖掘的塔。

两人来到南塔,可以看出,眼前南塔是新修建的;在靠近南塔的地方,有一块铭牌,上写“南塔遗址”,两人停下了脚步。

李如慧指着铭牌上的一句介绍让宗镇磊看:“静琬法师密藏于雷音洞内的佛舍利曾藏于此塔,故称释迦佛舍利塔。”

宗镇磊看了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通云的师傅要挖掘南塔,他对佛门宝地还是确有研究!”

李如慧好奇地问:“怎么看出通云的师傅对这里有研究?”

宗镇磊看着铭牌说:“南塔是明确记载藏有佛舍利子的舍利塔,我猜这也是通云的师傅直接来挖了南塔的原因!而雷音洞,咱们说过,如果按照《房山云居寺研究》中那句‘如果德清记载属实’以及‘巳’和‘卯’的说法看,相比这里就有了不确定性。”

宗镇磊这么一说,让李如慧想到了刚才说半截的事:“说到佛舍利子,我想起上山时,你说对李太后取走一颗佛舍利子的事没找到直接证据,但你又说了句‘以三位高僧的不同结局来看’,当时打断你了,没让你说完,现在接着说吧?”

宗镇磊看了看她:“还记得啊?好吧,接着说。这三位高僧指的是紫柏、憨山和妙峰禅师。”他望着南塔,回忆着他看过的资料,“据说紫柏和他的弟子在五台山雕刻方册大藏经的地方,就在妙峰禅师和憨山的住处紫霞谷妙德庵,所以他们相互都认识。他们在获启佛舍利子之前,与皇家、尤其是与李太后的关系都非常好,但在瘗藏佛舍利子后,三位高僧的结局有很大不同。”

宗镇磊习惯地扳起手指,按时间细说三人的不同境遇:“在瘗藏完佛舍利子的第三年,憨山在京城入狱,后被剥夺僧籍,流放到广东雷州半岛充军,很多年后才被允许去禅宗的祖庭曹溪即广东韶关南华寺讲经;瘗藏后的第九年,紫柏被诬陷于‘妖书案’,在京城被锦衣卫抓捕并受到杖刑,最后被逼在牢狱中坐化;在瘗藏佛舍利子后的第十二年,妙峰禅师开始着手建永祚寺和宣文佛塔,最后寺虽然没全部建完,但塔和大殿主体已经完成,他回五台山不久,获得皇帝颁发的‘真正佛子’嘉奖。你看看,这三位的结局是不是反差好大?”

李如慧皱眉疑惑地问:“紫柏和憨山不是获启佛舍利子有功吗?他们为啥被抓?”

“先说憨山吧,他在五台山为李太后开完‘祈嗣法会’后,与妙峰禅师分别去了不同地方;憨山去到崂山,用李太后的奖赏在那里建了一座海印寺,后来在那里存放李太后送来的《大藏经》;不过此寺还没完全建成时,就陷入一场与当地道教太清宫人士争地的纠纷,一直到寺院建成,仍未了结;这场官司刚开始时,朝廷一直不受理道教人士的告状,在获启瘗藏佛舍利子后的第三年,朝廷忽然开始受理此案,最终以‘私创寺院’的罪名,剥夺了憨山的僧人身份,发配到广东雷州充军,并拆除了海印寺。”

“这个罪名好离奇。”

“再说紫柏。紫柏在获启瘗藏佛舍利子之后,用李太后的赏金和其他集资从当地豪绅手中赎回了云居寺,重新交由佛门管理,然后就四处云游,去过五台山、江南、江西等地;后来他为一个矿税案鸣不平,又去到京城;此时朝廷正在抓‘妖书案’的人,因他为递状子出入官宦门庭,便诬陷他在搞与‘妖书案’有关的串通,于是抓起他酷刑逼供。”

“怎么感觉都这么莫名其妙就抓人!”

“更关键是,那位李太后此时好像不在了,不见她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