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中外史是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部分(第1页)

“好,一路辛苦了”,于天龙取消了对总部的诽谤念头,面对现实要紧,于是热情的伸出双手表示欢迎。“付旅长!医疗队的这群小姑娘就要靠你照顾了,如果没有房子,就先用帐篷!记住!军队的一切供应都应该以她们为先,要最好的。另外,尽快安排人给她们安排好住处和洗刷的地方,最好有热水”!于天龙知道,这群没吃过什么苦头的丫头片子如果不照顾好,不是饿死在这里就是冻死在这里,三月的大草原可是一点人情味都没有的,除了雪白的大地就只有刺骨的寒风了。当然,于天龙的这一串命令很得虞瑾的好感,在来之前,中华共和国卫生部部长丁敏还特意接见过她们,还要她们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只是没想到,一到这里,这个好心的师长就把自己的一切顾虑都打消了。

“是,师长!保证照顾好这群小兵”!在付新吉看来,这群女兵根本就不是来这里服务的,而是在这里旅游的,这应该和国内刚刚兴起的旅游热有关系吧,付新吉瞎猜着。对于于天龙这样安排她们,付新吉认为,虽然这些女兵要照顾,但也不要这样过份吧,说不定他们全是中央大官的女儿。不过这些都只能在心里想想,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要不然以后自己中了枪或者受了伤,那自己倒霉的日子就到了。

和付新吉不同,于天龙这样安排有自己的道理,一方面,他的心里确实非常想照顾好这十几个女孩子医生,另一方面,他看上的却是运送这群女兵前来的四个热气球。‘真是老天助我’!于天龙心中暗想。

经过短暂的寒暄后,这十几个女孩子小兵被于天龙全部请到大帐篷里去取暖,而倒霉的付新吉却被赶了出去安排医疗队的住处。

“这次来,我们本来是打算来吃苦的,没想到首长给我们安排得这样周全,真是非常感谢”!坐在熊熊燃烧的火堆边,虞瑾和其他十二个女医生边喝着开水边说。“既然师首长这样照顾我们,我们也不能小气,我从国内给师长和这里的几位旅长带来了一大箱报纸,是最近两个月所有在国内发行的政府和民间报纸,我想你们一定会喜欢的!还麻烦首长安排人把这个箱子抬近来”!

“王佐,你快去叫人抬进来”!一听见有报纸,于天龙心花怒放,虽然这里有电台和国内联系,但报告的都是一些请示和命令,对国内和国际情况了解的很少,现在听说有报纸,也顾不上把正在看美女的王佐叫出去做事情。不多久,一个积了一层厚雪的木箱子被抬到火堆边,并慢慢打开,跃入于天龙眼前的是整整一箱子报纸,于天龙飞快的抓出一把也不管倒顺就送到自己的眼睛前,其他两位旅长也不顾及什么礼节,飞快的串上去抢,身怕自己落后。虞瑾看在眼里心想,‘是不是在草原呆久了的男人都是一群狼?!’如果这三位首长知道虞瑾的现在的想法一定会非常的后悔,毕竟和虞瑾有同样眼光的还有她旁边的另外十二位虽然全部算不上是美女但也能很上眼的女孩!

“哇靠,师长,你快过来看,向谨带领的考察队一个月前已经横过那个叫俄勒冈的地方,到达法国人刚刚卖给我们的那块殖民地,叫路易斯安那来着,好拗口的名字,不过报纸上说,中央已经把这两个地方合成一个地方,就叫中国北美省。而且报纸上还说,向谨那家伙修建的美华城现在人口已经超过1万人,而且正有更多的人涌入”!兴奋得叫起来的是第二旅旅长田洪武,这家伙对开疆扩土特别有兴趣。

“别叫别叫,那里有什么意思,我听说向谨去的那些地方根本没有什么人,即使有人也是些野人,在那里开疆扩土没什么意思,我这里有条新闻才更有价值”,说话的是第一旅旅长巴格尔。“师长,你看我这里”,巴格尔把一份京都评论拿到于天龙的面前。“师长,你看,英国已经和法国人在亚眠签署了和平条约,法国和英国的战争不会就这样结束了吧?我还想早点去欧洲玩玩呢”,对于看到这样的消息,巴格尔有些失望,在他看来,只有一个混乱的欧洲他的骑兵旅才有机会象当年的蒙古铁骑一样横扫欧洲。

于天龙看出了巴格尔的心思,说道:“这些事情你就别考虑了,欧洲那个地方并不是好玩的地方,至少现在不是。另外,我告诉你,法国人并不是省油的灯,他么现在只不过是个缓兵之计而已,好戏还在后头呢”!于天龙神秘的笑了笑。

“师长,你看这里,中央已经决定从今年五月开始修建从北京到伊犁的铁路,工期八年。这里还说,前一阵子,日本的京都国和江户国又打了一战,江户国大败,为表示对中国的敬仰,京都国把俘虏的五十万江户士兵送给中央,根据报纸透露,这五十万日本中有不少是江户的老百姓,而这次中央下决心修建北京到伊犁的铁路和安排这些俘虏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这里还有一条消息,说曼中华在南非的军事行动十分成功,已经成功在南纬23度到30度之间横穿非洲,加上现在我们和英国人和解后,我国的商船在非洲和西欧的贸易做得越来越红火了”。为撇开巴格尔看出自己开疆扩土的心思,田洪武专门挑一些和土地没多少关系的新闻,但最后一条还是扯上了关系。

“好了,好了,你们自己好好看吧,如果你们觉得没什么事情做,那么你们就从这些报纸里挑出一些和河中以及阿拉伯世界相关的新闻,我们现在的任务都在这里”!说完,也不顾十多位女孩子诧异的目光,于天龙又埋头看起报纸。

面对这一大箱报纸,于天龙看了三天三夜,几乎没合过眼。从报纸中,于天龙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前几年在国内风起云涌的反叛情绪已经得到控制,各地政府开始在中央的统一安排下努力安抚民众和发展工商业。那些前朝的遗老遗少也开始安静下来,虽然有很多人仍然不甘心,但也不再敢闹事。然而两年的时间毕竟太有限了,加上交通不便,地方势力还是很强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还没有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在废除农业税后,工商业虽然迅猛发展,特别是在传统贸易和新产品贸易结合后,中国商品在世界上的优势已经成不可阻挡之势。但还是不能完全填补农业税空缺后给国家财政造成的亏空,这种亏空每个月至少有100万中华元。揪起原因,在于天龙看来,虽然中国现在的国际贸易越做越大,但都是一种商品买卖,而不是西欧殖民者那种赤裸裸的血腥的以人生命为代价的原始资本的积累!比如,非洲到美洲之间的黑奴贸易、西欧人到美洲的烧杀抢掠、以及大西洋上的以国家为主体的海盗掠夺商船的行为,这对刚从农业经济转过来的中国商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更别说去做了。但后世的经验表明,正是这些赤裸裸的行为才有西欧以后的繁荣。

抛开现在的国内局势不谈,现在国际局势随着亚眠条约的签定,基本上开始缓和。在西欧,法国人和英国人暂时还打不起来,在黑海,土耳其虽然暂时得到了中国的火枪支持,但其军队战斗力还没达到能轻易打败俄国人的地步,只要不失去平衡,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就不大,而美国人现在只不过才刚刚开始西进运动。但如果要从整体上来看,这一切的平静也好热闹也好,在以后的岁月中都将离不开中国的影子,而且这种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大,越来越浓……

比起于天龙的热血澎湃,坐在浩罕城王宫中的阿利姆汗心情不是很愉快,自从两年前坐上这个王位后,阿利姆汗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心神不宁过。作为费尔干纳盆地的最高代言人,阿利姆汗一直相信自己对这里有足够的控制能力。但自从两年前,自己东边的那位巨人发生###后,阿利姆汗忽然感觉到这个世界变快起来。先是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来到自己的国度,他们一边游说自己,让自己给中国人使梆子,一边通过费尔干纳盆地不断向中国渗透,虽然少有成功,但从自己掌握的情况来看,英国人收获颇多。而最近,哪个阿布提兵败伊犁后,也来自己的国度避难,要不是英国人大力劝说自己,并承诺帮助自己训练士兵和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自己是不会接受这匹白眼狼的。不过,不管怎么说,浩罕都是自己的国度,看着越来越多的阿布提跟随者来到这里 ,自己第一时间把他们拦在门外,并把大部分人赶了回去,要不然,自己睡觉都会做噩梦,谁知道这匹白眼狼会不会拿自己开刀!然而最最可恶的还是英国人!几天前,负责浩罕城管理的一位首领,在接受了英国人的贿赂后,竟然恶意杀害十一名中国商人,还扣留了一百多人,这还不算完,这个混蛋还故意放走两人去给中国人报信!等自己发现时,一切都晚了!英国人已经成功的把自己绑在了他们的战车上!不过,从英国人的口中得知,现在的中国极度不稳定,阿布提的万余名大军就把伊犁搅翻了天,而自己得到英国人训练和武装的三万大军相信比阿布提的那群乌合之众要强得多!如果自己和阿布提、英国人、萨木萨克一起合作,相信那到处都是金子的中国都城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这样也不用继续给中国人称臣了!阿利姆汗想着想着,两眼泛起金光。

第八十六章 经略河中(三)

借着金子的余光,阿利姆汗看了看自己这座有些破旧的有典型###风格的宫殿,心中一阵寒酸,难道自己一辈子都要呆在这样的破宫殿中度过吗?不!决不!作为真主在河中地区的真正代言人,自己是不允许的,绝对不允许!自从两年前,自己成为汗国的大汗以来,除了不再向中国称臣外,还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经过两年的努力,自己的汗国已经兵强马壮,只要时机成熟,自己随时可以向自己的老仇人,那条布哈拉汗国的掌门狗——海达尔。图拉发起致命的一击!把这个刚登上汗位的年轻娃娃永远的驱逐出河中!想到这里,阿利姆汗突然觉得自己的主要敌人不是中国人而是布哈拉这个老冤家。然而英国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告诉自己,中国人才是最重要的敌人,应该把眼光从河中放开。为了赶走中国人,只要条件允许,甚至和布哈拉人结盟都是必要的!

不,也许英国人在利用自己,自己的几位先汗一辈子都是在河中打拼的,难道现在世界变了?哎,谁知道呢,说不定中国人来这里并不是要消灭自己,他们的目标也许只要抓住阿布提,毕竟在自己已知的历史记忆中,从来没有过中国人染指河中的记载,而只有记载过中国人的强大与友善。想到这里,阿利姆汗已经忘记了刚才的满脑子金光,认真考虑自己目前的处境。然而悲哀的是,无论阿利姆汗怎么去设想,他已经成为英国人在中亚的过河卒,收留阿布提,杀害中国商人,已经使他不再有回头路可走。今日之中国,已经完全不同了!

和阿利姆汗有同样中国心思的还有布哈拉的主人海达尔。图拉汗,对于中国忽然控制住大帐汗国,海达尔。图拉非常的吃惊,因为这不符合中国历届政府的传统,虽然阿布提逃到了浩罕国,但大小和卓不也在那里避难吗,为什么中国政府这次如此固执。从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军队完全是打算在大帐常住下去,他们已经开始在那里进行必要的行政管理了!不过庆幸的是,自己没有收留中国人的叛徒,也没有杀害中国的商人,并没有受到英国人的利用。这次从中国军队的表现上看,浩罕国已经在劫难逃,即使他们有英国人的帮助!也许自己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这次机会,利用中国人的力量永远的称霸河中!想到这里,刚刚年过二十的海达尔。图拉眼睛里闪过一丝旁人没有觉察到寒光。想到这里,海达尔。图拉从王座上站起来,来到王宫的窗户边,两个懂事的侍女赶忙打开窗户,让初春少有的阳光洒在海达尔。图拉的脸上。王宫外的布哈拉城很美,自从170年前都城从撒马尔罕迁到布哈拉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整个河中地区最重要、最繁荣的城市。特别是自己父亲穆拉德汗统治时期,经过兴建灌溉工程和在财政、行政等方面的改革,整个汗国的中央集权和国家整体实力得到很大的加强,汗国在纺织品、陶器、文学、史学等方面,就河中来说,已经无国能及!现在的汗国就是在军事上也完全可以和浩罕国一决高下!想到这里,图拉看了看自己东边的浩罕国,不仅有点伤感,他们的好日子不多了……

就在河中的这对老冤家互相沉思中,于天龙的骑兵师正在为即将进行的战斗进行充分的准备,为尽快营救出中国在浩罕被关押的商人,于天龙甚至强行扣留了正准备回国的四艘热气球,他要利用这四艘热气球进行一次大胆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蒙古第一旅和原第二旅的士兵则按照以前的安排,互相混杂在一起训练、学习,蒙古士兵教原骑兵师士兵练习骑马和刀法,而原骑兵师士兵则教蒙古士兵练习枪法,两个旅的骑兵战士在经过两个多月的互相学习后,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而且各自的战斗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看着练习有了成绩,而热气球的准备迟迟没有多大的进展,于天龙决定来一次敌后游击战,以报浩罕国杀害中国商人之仇。为了尽最大可能减少后勤的依靠,于天龙把这个任务交给整天都只想着打战的第一旅旅长巴格尔和他的200蒙古骑兵,临行前,于天龙只说八个字“适时出击、运动打击”!其实,就于天龙来说,200个骑兵还是少了点,但一想到巴格尔天大的胆子,于天龙放弃了给他加兵的念头。

随着时间慢慢进入四月,草原上的积雪已经全部融化,一眼望去,无尽的绿色尽收眼底,自从三天前巴格尔和他的两百骑兵从新城江布尔出发后,他们已经成功翻越天山,虽然这里的地势不是很高,但还是花去了他们两天的时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一路上来没有损失一兵一马。其实,就行军路线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条好路线,特别对于骑兵。这一路来,不仅浩罕国要塞林立,为避开这些要塞,巴格尔不得不挑更艰难的路行军,一路来,居然没有碰见一个浩罕国人。不过,就巴格尔本人来说,对于这次任务,他是十分满意的,在他看来,呆在新城江布尔那才是最糟糕的事情,而两百骑兵已足够对浩罕国的那群混蛋发起致命的一击,这个时候,于天龙叮嘱的“适时出击、运动打击”八个字早被巴格尔抛到九霄云外。

根据地图上的指示,自己离浩罕北部最重要的城市纳曼干已经不会超过5公里,看着天色已晚,巴格尔决定好好休息下。让巴格尔郁闷的是,他和他的两百名骑兵在这方圆近两公里的范围内硬是没有发现一个帐篷!这已经是第三天了,难道又要睡草地!为了多带干粮,巴格尔来的时候,可没有带上一个帐篷!没办法,只有继续扩大搜索范围,在快要黑的时候,部队终于发现一队牧民,不管三七二十一,这队牧民在巴格尔和他士兵的冲击下,很快束手就擒,巴格尔和他的两百骑兵终于开始好好的睡上一觉。

第二天天没亮,巴格尔和他的两百骑兵就悄悄的出发,换上乌兹别克牧民的装束,用征集来的马车化装成商队的样子,为了不引起门卫的注意,巴格尔决定只带二十个人进城,其他人埋伏在城外一公里处。待一切都准备妥当后,巴格尔的商队在早晨阳光的沐浴下开始慢慢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