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中外史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部分(第1页)

不退缩到阿拉哈巴德城内。到这个时候,韦尔斯利才明白过来,赶忙往阿拉哈巴德增兵,而自己也马不停蹄的赶到阿拉哈巴德,和史密斯一起布防。

站在阿拉哈巴德矮小的破烂不堪的土墙后面,韦尔斯利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见一公里外布哈拉人修建在高地上的营帐,韦尔斯利放下望远镜,打量着城外横躺着的满地尸体,韦尔斯利心中感到很迷茫。自从半个月前两军进入胶着状态以来,布哈拉人都会派一些印度士兵和自己杀上一回。如果这样下去,韦尔斯利不知道自己能耗多久。作为印度总督,实际上,韦尔斯利更是东印度公司的总经理,而此时的东印度公司在国内一次又一次要求政府加强干预的情况下,已经面临严重政治危机,如果战争长期拖下去,无疑会加重公司的经济危机,这是韦尔斯利不愿意看到的。

随着太阳慢慢爬上天空,大地又恢复了闷热,阿拉哈巴德城在太阳的烧烤下炙热无比,许多负责警戒的士兵不得不躲进事先准备好的帐篷或者房子里,以逃避阳光的毒辣。韦尔斯利和史密斯虽然来印度有好些年头,但对于这样炎热的天气也接受不了,两人不得不命令士兵给自己打来一些井水解热。

两人脱光上衣,把用井水侵泡过的毛巾捂在身上,顿时感觉舒服了许多。“总督大人,你发现没有,最近亚穆纳河的水量小了很多”,凉快过后的史密斯躺在椅子上,随口说道。

“可能是因为这天气太热了,蒸发得厉害”,韦尔斯利由于比较胖,不停的往身上浇着井水。

“恩,不过,总督大人,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得尽快把布哈拉人赶回老家去,不然对公司和国内都不好交代”,连续多日的战争已经让英军损失惨重,特别是弹药的消耗量已经达到补给的最大极限,史密斯对这样的消耗战,很是不快。

“你看这样的天气能打战吗?将军,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依靠适应炎热的印度士兵根本不可能打败布哈拉人。将军应该清楚,布哈拉人的武器装备十分先进,就拿他们的大炮来说,射程远远超过我军大炮。如果我估计得没错的话,现在布哈拉人的炮弹十分缺乏,否则,就是大炮射程的优势也会逼迫我们撤离阿拉哈巴德。除了这个,还有他们的骑兵,作为游牧民族,这也是他们的王牌之一!因此,我认为,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场战争胶着下去,然后从沿海的港口中抽掉几艘战舰来打退布哈拉人”!韦尔斯利点燃一根烟惬意的抽起来。

就在两人为战争做计划的时候,一个士兵慌张的跑了过来。“将军!亚穆纳河涨大水了,河水已经漫过土墙,赶快撤离吧,将军”!面对忽然的变故,史密斯已经失去了镇定,不停的走来走去,韦尔斯利在沉默了片刻后,立即命令道:“命令下去!让所有的士兵寻找船只和高地,快”!

然而,这个命令太迟了,此时将近一丈高的河水已经冲过阿拉哈巴德西边的土墙,许多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英军士兵瞬间就被河水卷走,河水夹杂着树枝横扫着阿拉哈巴德城中的一切,房屋被冲跨,大炮被轻易的卷走,无数士兵立马毙命,韦尔斯利和史密斯慌忙从指挥部逃出来,跑进附近的一所教堂避难。

半小时后,整个阿拉哈巴德已经一片汪洋,五万多士兵死亡大半。这时候,布哈拉人则划着小船出现在英军的面前,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清理战争!面对无可挽回的局面,韦尔斯利和史密斯理智的选择投降!

是役,在整个阿拉哈巴德战争中,英国人死亡万千多人,有万人被俘,在这损失的六万人中,包括了万名英军士兵!也就是说,在阿拉哈巴德战役中,英国人损失了在印度的一半军事力量,至此,在陆地上,英国人再也无力抵抗布哈拉人的脚步。

两个月后,阿拉哈巴德战争失败的消息传到英国国内,在外务大臣坎宁一再坚持下,英国波特兰内阁通过了远征印度的提案。1809年9月26日,一支包括20艘战舰、25艘快速帆船和三万陆军的庞大舰队从英国出发,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印度。用在外务大臣坎宁的话说就是:“在大英帝国海军面前,所有的一切阻碍都只会成为荣誉”!

然而,英国政府不知的是,此时布哈拉人在印度平原上的部队已经超过八万,通过两个月的扩张,他们已经成功攻占比哈尔,孟加拉和奥里萨都在布哈拉人威胁之下,而英国人能驻守的只有依靠战舰保护的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这样的沿海港口。

除了海达尔·图拉在印度平原进行的扩张外,希瓦国王伊尔土泽尔和阿富汗国王沙·马哈茂德也加紧了在马拉特联盟的战争步伐,通过血腥的屠杀,整个马拉特联盟已经土崩瓦解,其境内的臣民不是逃向各个港口就是进入德干高原的其他土邦。

随着布哈拉人在印度的血腥扩张,一个让海达尔·图拉没有想到的情况出现了。原本一些对英国人非常防备和反感的印度土邦纷纷和英国人走近,甚至接成同盟,当海达尔·图拉成功把印度北部的马拉特联盟、奥德和比哈尔连成一体,准备向德干高原推进的时候,英国人和印度人形成的一个简易联盟出现在海达尔·图拉面前,这一变化使得海达尔·图拉的扩张计划变得艰难。看到这种情况,海达尔·图拉知道,如果不打败英国人,那么这将是一场没有任何希望的战争,而要打败英国人,只有从海上打败他们,想到这,海达尔·图拉想到了中国人——自己的坚强后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百零六章 海盗的神话

这次东征的55艘战舰和三万陆军他们的共同指挥官为霍雷肖·纳尔逊,按照原来的历史,霍雷肖·纳尔逊应该在1805年10月带领其地中海舰队和法西联合舰队的海战中身亡,但霍雷肖·纳尔逊却奇迹般的没有被法舰“敬畏”号上的步枪手击中。作为指挥这场击毁8艘和俘获12艘法西战舰,使法西联军人员死伤和被俘达7000余人,英国战舰无一损失的最高指挥官,霍雷肖·纳尔逊被晋升为上将并受予勋爵。

对于这次远征印度,霍雷肖·纳尔逊有吉大的信心,在上次指挥27艘英国战舰击败33法西联合舰队后,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霍雷肖·纳尔逊自信自己这次指挥的55艘战舰有打败任何敌人的信心,包括遥远的中国人。虽然上次英国舰队在印度被中国人打败,但在霍雷肖·纳尔逊看来,那只不过是中国人偷袭得到的,而后面允许中国舰队航行在印度洋也只不过是中国人成功的利用了法国因数。

为避免被中国人发现,纳尔逊的舰队在海上航行了三个多月才达到开普墩,在经过短暂休整后,1810年1月初成功进入印度洋(对此情形,朱涛不得不对自己的情报系统进行整改和重新部署)。对于英国人忽然进入印度洋,此时的中国印度洋舰队刚刚在锡兰南部海面完成集结,整个舰队包括15艘月级战舰和10艘日级战舰,还有唯一的1艘热气球母舰。对于中国舰队的集结,纳尔逊并不知道,他现在的想法只是先去攻打停靠在新京市港口中的两艘中国印度洋舰队的一艘月级战舰和一艘日级战舰。纳尔逊虽然有些自大,甚至是喜欢冒险,但对于了解对手的实力纳尔逊很是在行,他并不急于去印度,而是想先热热身,也给自己部下找点信心。

1810年1月12日早,纳尔逊的55艘战舰一齐出现在新京市的外海,准备合围在新京市的两艘中国战舰,进而摧毁新京市。就在纳尔逊准备发动进攻的时候,两艘悬挂金龙蓝底海军军旗的两艘中国海军战舰一东一南出现在纳尔逊的身后,原来,中国的两艘在发现纳尔逊要去攻打自己后,为避免新京市被破坏,这才想到这一步,把英国人引走。对于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的两艘战舰,纳尔逊感觉有种被欺骗的感觉,马上命令舰队一分为二去分别包围这两艘战舰,纳尔逊自己把目标定为东边的那艘日级战舰。作为在月级战舰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这艘日级战舰,整个战舰满载排水量达到惊人的3000吨!最高速度30节,若以18节的速度航行,可以连续航行8000海里,配备425名海军官兵。舰首和舰尾各安装两门口径为280毫米的双联装舰炮,使整个舰艇拥有八门主炮!采用半自动人工装弹,理论速度每分钟五发,最远射程15公里。同时在舰桥下方的左右两边各安装一门口径为30毫米的速射炮,使用弹带进行装弹,每分钟射速500发,有效射程800米!如此强大的实力使作为印度洋第二分舰队副队长的刘杰(原李广号111舰长)有信心和英国人周旋,就是打不过,最高30节的速度也可以使自己轻易逃脱,唯一让刘杰担心的是自己的战友能否跟英国人周旋。

作为这艘日级战舰腾龙号的舰长,同时也是新京市港口海军的最高指挥官的刘杰,新京市在整个印度洋舰队中的地位十分无奈。整个新京市可以说是整个印度洋舰队的西大门,然而新京市落后的条件却不能为整个舰队提供足够的补给,所以,常年在新京市都只驻守两艘战舰。

“舰长,英国人靠上来了”,看着英国人的几十艘战舰慢慢的逼近,腾龙号的大副心理很焦急,毕竟他们是用一艘战舰去对英国人几十艘战舰!

“距离多少”?驾驶舱内刘杰双眼盯着前方,头也不回。

“两海里,按照目前的速度三分钟后就能想遇”,其实,这个大概的距离,拥有多年航海经验的刘杰就是自己不问也能猜个###不离十。

“穿我命令,腾龙号直接从英国人舰队的中部穿过去!一分钟后开火,把英国人最中间的几艘战舰打掉”!一比三十!按照常理,逃跑是唯一的选择,当然,拥有强大火力和防护的腾龙号,让刘杰决定给英国人一个下马威!

半分钟后,英国战舰在纳尔逊率先开火,整个舰队开始由1字形慢慢变成一个C形。‘想包围我,呵呵,你们还嫩了点’!刘杰冷笑着,从容面对不断落在腾龙号身边的炮弹。第一轮炮火过后,纳尔逊对于中国战舰毫发无伤的继续高速向前感到十分恼火,这是对自己巨大的侮辱!虽然,先前自己还想俘获这艘中国战舰,以看看中国战舰上到底都采用那些新技术,可以让战舰没有风帆就能航行,但现在,纳尔逊只想把他彻底击沉!

“开火,继续开火!”从来没有这么被瞧不起过的纳尔逊大声命令,随着纳尔逊的命令,第二轮火炮被发射出去,这次炮击准确度高了不少,总共有八发炮弹落在腾龙号身上,然而坚实的炮弹并没有给腾龙号造成任何伤害,唯一的结果只是刮落了些漆。看到腾龙号毫发无损,纳尔逊这才明白这艘战舰全部用钢铁构成,急忙命令部下采用霰弹,以杀伤舰上的人员。就在英国战舰准备发动第三波攻击的时候,腾龙号上的八门舰炮一起开火,八枚炮弹朝着不同的方向奔去,还没等纳尔逊看清楚,就有其中的三发分别击中两艘英国战舰,其中一发击中一艘快速帆船,280毫米口径的炮弹直接把这艘帆船从中间一分为二,然后两头一翘就沉入深深的印度洋,另外两发炮弹共同落在一艘战列舰上,它的命运并不比那艘帆船好多少,整个舰艇的舰首被齐齐削去,上层建筑被击中,引发大火,几分钟后也开始下沉。在腾龙号取得开门红后,英国人发动了第三波进攻,这次全是霰弹,然而结果并没有象纳尔逊预料的那样,这艘中国战舰还是没有任何伤害,直直的朝自己冲过来,只不过再也没有发射一发炮弹。一艘英国战舰见此,想上去拦截,结果被拦腰撞断。腾龙号则在英国人的炮火中,送别南下而去。

霍雷肖·纳尔逊看见中国人的战舰如此大摇大摆的冲撞而去,心中极度恼火,羞辱难担。多年的战争生活,在霍雷肖·纳尔逊恢复清醒后,霍雷肖·纳尔逊开始觉得这只不过又是中国人的一个阴谋,在纳尔逊看来,中国战舰如此在自己面前显耀自己的实力,那么目的就只有一个,说明中国人犹如这样的战舰非常少,也许整个印度洋也只这两艘!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纳尔逊知道中国人不仅控制了太平洋,很分别成立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舰队,那么自己判断印度洋只有这样两艘战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否则,如果中国人如果有很多这样的战舰,那么他们就应该向自己示弱,而不是展现自己的强大,何况,中国有没有那么多钢铁建造这样的战舰还是个未知数,对于国内流传的中国已经装备百艘铁甲舰的传言,纳尔逊并不相信。想通这一层,纳尔逊急忙命令舰队放弃追逐腾龙号,南下去汇合自己的舰队,准备东进!

看见英国人已经上钩,刘杰已经顾及不上为自己和战友击沉五艘英国战舰而高兴,而是急忙向印度洋舰队司令祝凡发去电报“鱼已上钩”!

在接到刘杰的电报时,祝凡和他的印度洋舰队已经出发,26艘战舰一艘接一艘的驶出新加坡,朝印度洋奔去。半个月后,整个舰队成功到达印度南部的海洋上,按照事先早商议好的部署潜伏下来,只等纳尔逊上钩。

自从在新京市遭受小败后,纳尔逊对自己这样的决定一直有些怀疑。如果说十多年前,中国人在印度打败大英帝国的海军可能是出于偷袭,那么在圣赫勒拿中国用商船成功击败大英帝国的海军,就不是偷袭能够达到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的。自从十年前中国人开始扩张后,整个世界的版图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南下攻占澳大利亚,西进占领中亚和波斯,东去控制太平洋和美洲,而现在,作为中国人帮凶的布哈拉人更是把印度搅合得底朝天!而且,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在成功控制了墨西哥、南美和加勒比的海岛后,已经在做进攻美国和加拿大的准备!如果按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整个地球,除了欧洲,都将是中国人的天下!而这一切能否改变,完全在于自己能够取得胜利!想到这,纳尔逊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好笑,以自己一国的实力,放弃法国的扩张不管,而去为整个欧洲买单,自己的国家是否太傻了点?但如果这次不出兵,那么印度将可能成为波斯第二,为什么出兵在这个时候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不过,换过来想,如果这次能够成功打败中国人,那么起码可以阻止住布哈拉人在印度的扩张。根据以前英国人提供的情报,纳尔逊知道布哈拉人原来只是中亚一个小汗国,自从跟上中国人后,一下子变得强大无比,竟然打败了大英帝国在印度的军队,这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1810年3月5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整个北印度洋风平浪静,纳尔逊和他的50战舰齐齐出现在距离锡兰西部百海里的海面上,根据战前的安排,在这里,纳尔逊将安排一部分舰队北上孟买,剩下的大部分则继续东进,寻找中国人的舰队,进行决战,为后面自己部队在整个印度的反攻创造条件。就在纳尔逊要命令舰队分兵各进的时候,负责前面侦察的两艘战舰跑回来一艘,整个战舰的上层建筑几乎都不存在。‘不好,肯定出事了’,这是纳尔逊的第一个反应。果然,侦察船带回的消息是他们碰上了中国舰队,至少有十艘,已经跟着这艘英军战舰驶来。就在纳尔逊是否决定进行迎击时,十二艘中国战舰已经在海面上露出了他们的金龙蓝底海军军旗,了望台上传来的消息更进一步证实他们是和前次自己在新京市遇到的中国战舰一样,是铁甲战舰!纳尔逊彻底惊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