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女帝拜师一口气看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9章(第1页)

永陵离天启宫二百里地远,为大行皇帝和澹台太后送葬之人过万,两座梓宫,再加仪仗,一路上各路祭与筮走走停停,到永陵得要十几天,之后返回快马加鞭也要一日。而王妡三日后就要举行登基大典了。

你说他能不急么。

还是说……

萧珹心中冒出一丝怀疑——萧珩以自己没有爵位封邑为由言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不去为大行皇帝送葬。

他不会是……

典仪唱除服,叫文武百官将身上的白麻脱下,一下打断了萧珹的思绪。

除服后,礼部再捧上一封明黄大制,宣大行皇帝上谥号——献。

萧珉自此称为梁献帝。

然后……

没有了。

对萧珉十年皇帝生涯,只有一个“献”的谥号,没有庙号,更不可能有尊号。

谥号评定皇帝生前功过,庙号为有大功或大德的皇帝立庙奉祀,尊号是前朝搞出来的给皇帝的尊崇颂扬溢美之词。

梁袭前朝旧制,前朝就已滥用庙号,不管有没有大功大德,哪怕是在位仅一年的少年皇帝都上庙号。梁朝在这一方面完美继承了前朝,并且在尊号上面玩出花儿来了。

就如被称颂百年的明君梁睿宗,全称是——睿宗敬天昌运纯诚至德文武英明章圣仁孝昭皇帝。

萧珉的父亲,虽然不是美谥,也上了庙号“熹宗”。

而萧珉,只是献帝。

献帝,献帝,“献”出了皇帝位。一个字评定了萧珉的一生。

萧氏宗亲和旧皇党满心苦恨,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萧珉在时,王妡架空他把持朝政。

萧珉去了,王妡连最后的哀荣都不给他。

大制宣完,由德阳王萧珹领头,太卜署的巫师们开路,浩浩荡荡的万人队伍开拔前往永陵。

王妡站在乾元殿丹陛之上目送萧珉的梓宫出乾元门,按制,该由新帝率文武百官为大行皇帝扶灵,王妡没兴趣送萧珉这一段路,指了萧珹。

“陛下,萧三爷说他有要事禀报。”贡年来禀。

“他倒是来了。”王妡一哂。

贡年讨巧道:“萧三爷时机选得好。”

萧珉和澹台太后同时出殡,京城半数禁军都去护送梓宫,文武百官也去了一多半,皇城内外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