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灵族族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秘密(第1页)

“一剑在半空缓缓落下,一女子站在汇灵山顶之上。女子望向众人眼角流一泪,于汇灵山山上挥剑自刎。”在漫天红光之下,汇灵山下遍地修炼之人,可却只有山上和山下的两把树立的剑最令人瞩目。

台下看客都已经听得入神,可老说书生却卖起关子,将手中的扇子合拢放在台上,端茶喝了起来。

也就在这间隙台下看客纷纷议论起来,瞬间鼓楼台一楼人声鼎沸。

“那两把剑是什么呀?”

“陨落之人是谁?”

“那女子为何要自刎呢?”

“这事怎么没听说过?”

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可在鼓楼台一楼的一个角落里却坐着一个红衣少年,他无动于衷地看着手中的画本。

“安静、安静、安静,”老说书生见场面有一些乱,于是挥动着双手,并喊着话,场面才安静一些,可正当老说书生想要开口时,角落的红衣少年却已经不再角落,拿着画本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人群之中,并看准时机抢在老说书先生说之前开口道:“这个是十五年前的汇灵之战,战陨之人叫灵铭,自刎之人叫林寒月。拿两把剑也是绝世名剑,一把名曰‘追魂’另一把名曰‘陨神’。”

红衣少年的话一出,鼓楼台一楼又乱了起来,议论声到处都是。可没过一会儿就传来了质疑声。一个中年男人看向红衣少年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些,看你这年轻的模样,十五年前你恐怕才几岁大吧?”

四周的很快有了更多的人看了过来,更多的质疑声传出:“对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时台上说书先生也看了过来,看了一眼后在台上神情面露难色,慌张的眼神躲闪不敢再看红衣少年。红衣少年正在思考如何说的时候,刚好与说书先生躲闪的眼神四目相对。红衣少年便指向说书先生说道:“是说书先生告诉我的。”

老说书先生一听十分惊讶,立马出声质疑道:“你个黄口小儿,不要信口雌黄。”

红衣少年也没有想到这个老说书生居然不承认,只好破罐破摔:“其实我和这说书先生认识,我经常在私下找他听新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在昨天告诉我的,而且他还告诉我他也就知道这么多。”

场面再度陷入一片混乱,就在这时红衣少年却偷偷摸摸穿过人群往大门口方向走去。

当老说书先生再想找杨世安的时候,杨世安却已经到了门口并且做了个鬼脸,还大声说道:“黄老头,我今年就行成年礼了,我已经不是个小孩了!”然后高高兴兴得头也不回地离开鼓楼台。老说书先生见状想要去追,可眼见四周一团乱,只好留下打圆场。

鼓楼台二楼包厢,一个身披黑袍之人在窗口看向离去的杨世安。随后房门外传来几下敲门声,不一会传出一个伙计的声音,“事情办好了。”

杨世安离开鼓楼台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西市,西市街道很繁华,两边摆满了商铺,杨世安慢慢悠悠地在悠悠地在街道上逛着,手上还拿着新买的画本。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饼的香气,杨世安瞬间被吸引,四处寻找着店铺,看到的那一刻两眼放光,直奔而去。

到店铺前放下画本就是和老板说:“来个两个饼。”店铺老板抬眼一看,见是杨世安高兴道:“是杨公子呀!别说两个,想要几个都行。”杨世安刚准备伸手去拿饼,却听到一旁不远处传来一阵打砸声,杨世安心想:“难道有人敢在西市闹事!杨世安闻声而去,并和老板说等会儿会再来。

杨世安到时四周人都不避之不及,杨世安仔细一看有一人站在店铺前抓着老板的衣领,后面还站了几个家仆,好像正在逼迫商家什么。

杨世安没有想太多,直接走上去喊道:“什么人敢在杨家西市闹事!”那人慢慢放下人笑道:“杨家西市?这条街就应该归我刘家!我来收点费用怎么了?”转头看向说话的杨世安,刘林见人是杨世安,就出言嘲讽道:“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不知道修炼,只知道看画本听故事的杨少爷,全靠家里的废物!”

杨世安听到废物两字就握紧了双拳,但并没有反驳。刘林却继续羞辱杨世安,“哥哥还是个残疾!”伴随的还有刘林和家仆的嘲笑声。杨世安再也忍不了,握紧拳头就冲向刘林,因为杨世安不曾习武修炼,所以刘林见状丝毫不怕,轻松躲过杨世安打来的几拳,还反手用灵力将杨世安打倒在地上。

“果然是个废物,看你的样子,这么多年就没有修炼过几次吧!哈哈哈哈。”阵阵嘲笑声传入杨世安的耳朵,杨世安还是艰难的站了起来,但双手却在颤抖。

“你们几个上去教训一下他,”刘林指挥身后的家仆,自己则是转身又去找店铺老板。刘林身后的家仆个个气势汹汹地向杨世安走来。

就在刘家家仆靠近杨世安之时,一把长枪划空落在杨世安面前,瞬间四周尘土飞扬,杨世安隐约看到长枪四周还散发一些红色的火焰。

刘林的家仆吓破了胆,纷纷躲回到刘林身边,刘林也被动静吸引,但视线也被尘土挡住,什么也看不见。但还是大骂道:“是谁!敢坏我的事情,知不知道我是东市刘家刘林!”

随着灰尘渐渐散去,杨世安看见一长发红衣女子站在长枪一旁。那身影杨世安看得有点熟悉但也不敢确定。“刘家公子的大名我怎么会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认不认识我?我给你们一次机会,立马离开西市!”随着红衣女子的声音传来,杨世安才敢确定。

“姐。”杨世安激动的叫出了口,然后走到杨予玲的身边。重复了一遍杨予玲的话,“走还是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