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长安萧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2章 长恨歌一百零六(第1页)

攻陷常山郡后,以叛军将领陆义守常山,施寺明则继续带着麾下叛军向其他归附朝廷的郡县进军,由于常山失守,其他诸郡纷纷惶恐,叛军所过之处,尽数残灭,于是邺郡、广平郡、钜鹿郡、赵郡、上谷郡、博陵郡、文安郡、魏郡、信都郡等,又复陷于叛军之手。

常山与平原两郡与朔方军所创造的有利局面瞬间瓦解。

朝廷得知河北又将失守的形势之后,再一次陷入恐慌,于是改任潞州长史陈千礼为上党长史加特进,率领军队镇守上党,并出山郭口讨伐叛军。

清河太守见常山沦陷,附近的郡县纷纷投降归敌,于是派遣属官李鄂至平原郡向义军盟主严真清求援。

——平原郡——

李鄂奔赴平原,向严真清禀报了常山郡的遭遇与河北道如今面临的处境。

作为抵抗叛军的盟主,听闻诸郡复陷敌手,又闻族兄一家惨死于东京,严真清涕泪交流。

“严公为国而死,全家英烈,百姓不会忘记的,还请使君节哀。”

李鄂宽慰道。

“眼下叛军攻势正盛,我们该如何应对?”

严真清擦掉眼泪向李鄂求计。

“平原郡因使君所在有着极强的号召之力,因此这段时间中,您招收了不少义士,下官的建议是,利用平原郡的兵力,联结清河郡,清河乃富庶之地,钱粮充足,如此一来便能御敌。”

李鄂说道,“叛军分兵南下,而朝廷派了陈千礼大将军统率十万大军,自太行山向东进发,准备兵出山郭口,限制叛军前进。”

“使君如果能在此时攻下魏郡,击杀魏郡的叛将,再攻取井陉口,迎接朔方的军队出井陉,一举收复邺城与幽陵,集平原、清河两郡的兵力一同攻向东都洛阳,再分兵精锐控制各地要冲,坚守不战,不出一月,叛贼必然溃败,自相残杀而死。”

严高清看着沙盘,当即点头表示同意,“就按你说的办,我亲笔修书一封,劳烦小友替我送回清河郡。”

“举手之劳,一定办到。”

李鄂说道。

------------------------------------

——朔方——

常山郡沦陷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朔方节度使苏仪的军帐中。

由于大军准备南下,与朝廷会攻洛阳,所以无法及时赶到救援,就在常山沦陷的第二日,朝廷对苏仪所举荐的良将任命下达地方。

由李光必担任河东节度使,兵出井陉,平定河北,苏仪亲自挑选了一万人马交给李光必率领。

几日后,严高清一家在洛阳殉国的消息传开,朔方军将无不为之愤怒,继常山沦陷,叛军又攻克了数郡,使河北形势再度严峻,朔方军想要东出的计划也由此变得棘手了起来,苏仪急忙召集军将商讨分兵东出的对策。

“常山失守,我军士气低落,河北复落入敌军之首,皆拜王成业这个庸臣所赐。”

军帐内,苏仪气得捶桌大骂,“朔方军在东北苦苦得来的胜利,如能与常山平原诸郡联合,加之朝廷西征军队,南方又有鲁炯镇守,叛军在洛阳,四面会攻,如瓮中之鳖。”

“而今常山失守,叛军在河北的兵力,远胜于我军,朝廷又下了命令,让朔方军分兵,光必这一万人马,如何能敌施寺明的平卢骑兵。”

苏仪有些担忧。

“无数忠义将士用性命换来的局面,却被一个贪欲之人所坏,这样的结局,换做谁也无法接受,”苏仪的次子苏烁道,“更可恨的是,王成业那孙子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处置,还让他继续守着太原,我看,朝廷没救了。”

“住口!”

长子苏烨斥责道,随后将弟弟拉到一旁,小声提醒道:“现在父亲大人手握重兵,我们需谨言慎行,否则我们的下场就会像风高两位将军一样。”

“现在的圣人,只会选择听到自己想要的话。”

苏荷从旁道,“所以那些近侍官员大多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

“眼下的河北的局面,不能就此放任。”

苏荷指着沙盘上的河北道诸郡,“常山郡如此变故,我相信身处河北东道的义军盟主不会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既然朝廷已有命令让朔方军分兵东出,常山沦陷,进军的路线又被切断,那么身在平原郡的义军盟主严真清,一定会想办法打通这条道路。”

苏荷随后又指着一地,魏郡,“有太行山为障,朔方军想要东出,必过井陉,出井陉后,魏郡就是最大的阻碍,现在叛军围攻饶阳,必定派兵镇守魏郡,如此一来,兵力就会有所分散,那么饶阳也就没有那么容易被攻取了,如今清河、博平、平原等郡还未被攻克,山东清河郡的富庶,我想没有人不知道吧,加之平原郡现有的兵力,一定会智取魏郡,迎接朔方军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