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从朕登基开始免费全文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1章 嘉靖一番烧脑的魔障论(第1页)

嘉靖此时端坐偏殿,临时搭起来的八卦台,怎么坐怎么不舒服,且耳边听得严世蕃大呼小叫,早已是十分不耐烦。

被形势逼到了这步,在一般人理解肯定觉得不可思议,但嘉靖却最是明白:这个框架决定了他只能这样——

用朱墨变法,是躲在背后,故意不明确职分、关系,这样的效果反而会好,一旦明确了,朝臣就会各种抵制。朱墨的角色,必须既是皇帝的分身,又不能有分身的痕迹,露出任何痕迹让严嵩抓住,他就会带领朝臣说是皇帝失德,天下人一起起哄,局面就回到杨廷和当时逼宫的局面。他一生极力避免的,就是这种皇帝与朝臣之间的直接对立。

但这种做法也有弱点,那就是眼下这种情况了——

严嵩实质是逼宫,甚至可以说是霸朝了,他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百官缙绅全都反对变法,而变法的旗号名义上由朱墨扛着,可人人也都知道是他嘉靖在幕后支持的。严嵩勾结外力,形成危急之局,自然是想要逼迫他嘉靖放弃变法、放弃朱墨……

但严嵩想的虽好,也用足了力量,可两方对弈,看得最终还是战阵之间。很多事情,尤其是兵事,胜败并不取决于力量对比;如果真取决于力量对比,那此刻就该给俺答纳贡了……

真实的力量,是智慧、意志,而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八万也好、十万也好,多也有多的弱点,战阵之间,成败关键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何况,他嘉靖跟俺答打了半辈子交道,鞑靼诸部之间的矛盾,可是一点也不比明朝内部少……这些才是真实的力量对比……

数日前,他也已经给三边总督郭乾、蓟辽总督杨博密旨,此时兵马暗中调动,京师防卫已经没有太大问题,至少能扛住一阵子,而宣大那边,郭乾也已经秘密调兵援救,局面并没有完全崩坏。何况,自己一道圣旨下去,卫军肯定会效死力,加上一批虎将,朱墨也不见得就一定惨败。

而且,

嘉靖一直觉得:朱墨是想和戎?那就不一定真会大打了……

而自古以来,和戎与变法,都是相辅相成之事。朱墨这样想,也没什么奇怪?他好奇的,只是朱墨到底有没有办法让俺答讲和?

至于严家,反正就那样了。他们以为这么一下就控制住了朝廷,那就是狂妄了,至少,目前还有好几个力量是不支持严家的——

比如张居正,他根本就没来。严世蕃肯定百般逼迫,可这个张太岳却拿定了主意不掺和,这就是中立态度了。还有徐阶,裕王那番话肯定是徐阶说的,那也说明徐阶也是中立的,徐阶这样,李春芳自然也跟着……

最意外是高拱,他竟然公开说破了严家的心思,这又是一种中立,而且是很强势的中立,那就说明他这是在捞名望、攒后劲儿了……高拱这个人,一向外粗内细,这一番巧劲儿不意外,可意外的是他的野心,可着实不小。都说张居正志大,这高拱的志气又哪里小了?

严嵩严世蕃提出的“钱、兵、人”,都是霸朝之必有的,谁控制了这三样,也就控制住了朝廷了,控制了朝廷,也就控制了天下。可是,朝政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他嘉靖将近四十年的皇帝,就这么容易对付吗?

枯坐了许久,思虑一直都是明镜一样澄澈。

而这时,

他见严世蕃和高拱已经把话说破了,裕王也直接点了朱墨的名。这就不能再拖了,再拖,势必就要说到了朱墨变法这个题目,那就立刻吵翻了天,永无宁日了……

他当即抱起拂尘,缓步走到正殿。

……

众臣许多没有去过玉熙宫的,这时见嘉靖果然一身羽服、怀抱拂尘,轩眉朗目,缓步走来,还真像个有道修士

,顿时忍不住咋舌。

只见嘉靖走到龙椅旁边,却又不落座,静静地望着朝臣。一直等到全场气息几乎已经完全静默下来。

他才开了金口,道: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