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西华 野老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吴佩孚1(第1页)

这还不算完那,时间不长广州城内到处盛传广东省匪患成灾啦,除了广州城有大批军队驻扎没有遭受匪患,其他的地方就算是有少量的军队也白搭,全被土匪祸害了。文学迷WwW.ΔWenXUEMi.COM广东的乱局搞得胡汉民一个头两个大,尼玛,有些罩不住呀。要派兵出去剿匪吧,这里的云南北伐军驻扎在城外还得提放,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思来想去没辙,只能看着广东一步步混乱下去。

就在胡汉民头疼的时候,前线传来了唐生智取得大捷的电文,原来是唐生智一鼓作气势如虎拿下杭州后,继续挺进,目前军队已经开进到上海外围,本月底拿下上海不成问题。

留守政府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就是尽快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谁都感觉到这里越来越不安全了,再加上军队的人数锐减不足以保护他们,大家有这种心理在所难免。

唐生智在八月二十三日拿下上海的,这个时候孙传芳的军队也快赶来了,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不过,唐生智这一次捡了大便宜,战功卓著一时间名声大噪。

广州的留守政府等不及了,政府班子先期迁往上海,军队留下几个团留守,一些部门6续也要迁过去的。不过,他们前脚刚走,云南北伐军就动手了,留下的军队全部被缴械,军队开进广州城全面接收广州城。政府人员要走要留原则是自愿,其他的动产不动产却全部收缴,其中就包括黄埔军校,这里可是有不少学员哪,其中一位叫胡琏的学员上峰特意叮嘱送到后方去。

说起来这件事情干的挺卑鄙的,怎么说大家都是北伐军同一个战壕的,人家在前方打仗你丫的把人家的老窝给端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不过呢,这事情顶着云南的名头干的,这黑锅也是要龙云来背与浩仁没半点关系滴,这货的手段极其恶劣,无耻之极呀!

南方的军事行动到目前为止还算顺利,你妹呀,简直就是顺利的一塌糊涂。北面的军事进展也不错,西华军的北伐形势一片大好。

西华军占据山西地盘老阎当然不高兴了,派人来交涉。西华府义正言辞地表示:一,山西阎家军应归属于军阀类,是受北伐主要打击的对象;二是西华军是从西军手中夺取的临汾等地,与山西阎家军无关。如果山西方面愿意武力对抗,西华军不介意挥军东进武力统一山西。其三,告诫山西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全国的统一在即,希望山西尽快做出正确的选择。阎老西很肉疼也很无奈,西华军太强大,不是山西能够对抗的了的。几番扯皮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暂时互相不以武力相抗,双方在临界范围不住扎重兵。而冯将军赶回来却太晚了,西部已无立足之地,很悲伤、很无奈,只好带着三万残兵奔赴中原。

新疆的杨增新在西华军抵达新疆后很快决定易帜,宣布加入西华府。杨增新生于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字鼎臣,汉族,云南蒙自人。清朝光绪十五年进士。历任甘肃天水县知事,河州知州,6军学堂总办,政绩突出。光绪三十四年入疆,先后在阿克苏、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任道台。一九一二年被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疆督军、省长。后世在一九二八年六月,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疆省主席兼总司令,同年七月七日被下属樊耀南刺杀身亡。卒后绕道苏联将其尸运回北京,葬于昌平区南沙河畔。杨增新多次击退外蒙古军队,保全了阿尔泰(今阿勒泰地区),使得新疆在他统治时期未受到到严重的侵略。

杨增新立即起身前往四川述职并接受一些新思想、新的执政理念,毕竟西华军政府自己有一套完整的执政方针,新疆省毫无例外地要执行西华军政府的那一套执政方针,不可能另起炉灶,大统一先是要在思想上统一,然后才是其他方面的统一。

范哈儿部以两个独立团为先锋,以土匪身份把那一片搅翻了天。农奴解救出来身体年轻点的直接收入军队或带回编入工程队,可以带家属。土匪们神出鬼没地四处出击消灭反动势力,以完成清净地方的任务,范哈儿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逐渐地把西藏分散在各地的民众迁移出来,西藏的内部广大范围将来要设立无人区,当然,这一行动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七月二十一日,广西留守军政一齐宣布广西加入西华府,当然,对外宣布的是归属西华国家党领导,依附四川省。而水军终于把媳妇熬成婆了,移师广西防城港变更为西华海军,他们将在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西华海军正式成军。自广西出兵一个师又两个团突然杀入海南岛,把海南划入势力范围。至此,西华军政府大的军事行动再下一城,战绩是辉煌滴。

此时,李宗仁部正在东征的进程中,很无奈地找到老蒋要说法。老蒋此时也被惊得下巴差一点掉在地上,尼玛,我在前边打的这么辛苦,拿下一个省的地盘多么费劲,他们倒好在后方捡着样的便宜,一个省的地盘呀太特么让人痛心了。老子苦心经营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打开点局面,可前面打后面丢这**算神马事吆,可如今正在紧要时刻难道还要回军收回地盘吗?还是大局为重啊,忍,老子忍,娘四屁,先拿下南京再说,等成立中央政府到时候慢慢滴一个一个滴收拾。老蒋好生规劝李宗仁,没了广西省还有广东省,许诺北伐后广东为李部的防区,现在是非常关键时期不能再树强敌,此事得先派人慢慢滴交涉,当前北伐大业为重中之重,不能因小失大。如果把四川省推到北方一面,我们将承受两面夹攻,那时中华大地再无我等立足之地。说完了摇一摇头,深深滴长叹了一声:哎……

两湖战争进行的太快了以至于吴佩孚得知消息后为时已晚,这位直系老帅急忙抽调剩下不多的河南直系军队意欲反攻,待军队集结完毕准备开拔的时候,西华军政府的客人到了,王新国代表西华军政府来到河南面见吴佩孚,并且带来了西华军大元帅浩仁给吴佩孚的一封长长的亲笔信。

老吴一边看信他的脸色随着读信的过程阴晴不定,这封信不仅讲述了国内的形势,河南省现在面对西华军政府三面包围,五十万大军挥师挺进顷刻就可拿下河南省,北伐胜利已成定局,各地军阀将在不长的时间被逐一消灭。也把国际上的形势也则要讲述了一下,最重要的是陈述了华夏民族到了危亡和兴起的关键时刻,进一步就是世界强国,错一步就会陷入外国列强的魔掌。当然,信中毫不吝啬对吴佩孚民族情结的赞美之语,并告诫,民族大义高于一切,在西华军政府已经掌握了大半个华夏的情况下,一切阻挡统一之路都将成为绊脚石,都将被无情滴打击、被消灭之。

看完了信,吴佩孚陷入久久地沉默之中,好长时间没说话。心里经过一番斟酌和思考,吴佩孚终于抬起头来,深深滴长叹一声:“哎,罢了,老夫年事已高还是收起这份野心吧,你们那位大元帅说得好啊,民族大义高于一切,我不会当那个绊脚石滴。”

随后,吴佩孚就和王新国畅谈起来,吴佩孚奇怪地问道:“怎么以前就没听说过呢,你们从神马时候开始展的,不声不响地就拿下大半个中国,不应该呀?”

王新国恭敬地回答说:“回大帅的话,我们是在一九二五年六月开始酝酿起兵的,我们大元帅不想让本民族流血太多,基本上没有和对方正面开战,大部分都是以奇兵突袭,走偏锋、走捷径完成扩张之路。对内快展,对外保持低调姿态,一直到今天我们才可以明确表态了。走到这一步我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而取得如此成就完全靠我们英明的大元帅运筹帷幄。”

吴佩孚听到这一切都惊呆了,泥马,简直就是妖怪,额,神仙啊,一年的时间从一个团起步竟然展到如此地步简直不可思议,可事实就是如此由不得你不相信。摆摆手说道:“别叫我大帅,这天下只有一个大帅,也只有你们大帅配称之为大元帅,这天下还有如此奇才,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啊!”

“额,吴老,我们大元帅让我征求你的意见,一个是全军副总参谋长,一个是河南省的省长,让你老选一个,或者你还有其他的要求也可以提出来的。”王新国对吴佩孚说道。

“呵呵,大元帅想的周到,我已经年纪大了,争雄之心一放下恐怕心气一下子没了,干什么都行啊,只要能为本民族出点力。这样吧,眼下河南还需要我在这儿镇着,等你们安排好人接替,我就过去当个副总参谋长吧,这角色适合我这年纪的人,哈哈。”吴佩孚心情也开朗起来,又和王新国谈了一些下一步的安排,手下的军队总是要整编的,把大体的方略确定了下来,河南的事务也就告一段落。当然,河南省的归附暂时不会对外宣布,一切要看时机再决定。

一下子拿下四个省,这兵员可就海了去了,最忙最累的当属范腾啦,这货累并痛快着,一张嘴一直就这么咧着,哈哈地傻笑不止。

这些军队的军官都派到四川军校学习去了,士兵们则被各个军队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挑选分类,虽然规模很大、范围很广,但一切都是有条不紊、井井有序地进行着,毕竟这种事情在西华军当中经常生,都是老生常谈,惯熟。

当两湖战事结束后,浩仁派王新国到了山西并给吴佩孚带去了一封长长的信,大意是北伐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内战无一点意义,空耗民族之血。信中特别阐述了华夏目前的形式以及周边国家对我国的影响。内战的消耗使外国势力有机可乘,华夏危险矣!信中诚恳地劝导吴某为华夏计,结束内战,及早抽身以便取得一个好的结果。西华府成立在即,欢迎吴将军及时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