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女帝不好当 菜青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不用两人多话,武后当即开门见山道:“粮食大致有多少?可够一城百姓食用?”

李令月回道:“共有三百石,足以供一城百姓吃些时日。”

武后颔首,心想等这些粮食吃完,周边的粮草也该运到了。便又吩咐李令月道:“如此便依着户籍册去城里分发吧。”

“是,女儿这就和刺史商议,将娘赠予百姓的粮草分发下去。”李令月领命,带着苏慕蓁就向门外走去。

武后看着女儿的背影,暗自忖道:她并未吩咐李令月积攒粮草,这么多的粮食不可能立即聚来,这说明李令月之前就有准备。莫非女儿真的能卜算天命?想着女儿之前的话,她的眉头忽然蹙了起来,李令月曾说过会给她一份大礼,看来就是这一份了。解了燃眉之急,又将功劳算在了她头上,而且还不忘替自己谋一份人心。这丫头当真是长大了。

唇角微微弯起,武后的面上浮现出一丝笑意,那是个复杂的笑,有欣慰,有忧虑,还有一丝冷厉。

朱唇轻启,武后的话语观不出喜怒,“去将婉儿唤来。”

李令月同刺史商量过后,让苏慕蓁代自己前去协助,而后就去寻了上官婉儿。临近婉儿宫殿时,她忽然发觉宫人正在向外搬运物件,心中忽然生出一个不好的念头,她走近问道:“你们这是作何?”

宫婢急忙放下手中物什,对着她施礼道:“回公主的话,天后有令,让上官才人搬到长生院内,奴婢等正在为才人搬运物什。”

李令月蹙了蹙眉,娘让婉儿搬到自己的宫殿里,这应该不是随性之举。她记得上辈子婉儿搬到武后宫殿是在武后即将登基的时候,那时候武后诸事繁忙,为了方便政事,才唤婉儿入住,而此时……李令月想,这时这么做,应该跟自己有关。

疾步走近内殿,李令月在桌案边看到正在收拾书籍的上官婉儿,心里一急,伸手便攒住了婉儿的柔荑。

会对她如此大胆的人,除了李令月,再无他人。上官婉儿并不介意李令月的亲近举动,她停下手中活计,抬起头,对着李令月淡淡一笑,“公主。”

李令月目露关切,攒着婉儿的手更紧了,“婉儿,阿娘怎么突然叫你搬去陪她了?”

武后的心思不好揣测,上官婉儿亦知自己的搬走没有那么简单,但还是淡笑着道:“公主莫要担忧。近日政务堆积,天后见婉儿每夜歇息过晚,唤婉儿过去,只是为了省去婉儿赶路的时间,可以多歇息会儿罢了。”

“这样啊。”李令月柔和笑着,眸子里却隐隐透着担忧。婉儿搬到武后身边,处处受着武后盯梢,自己再想像之前那样同婉儿独处怕是不大容易了。看来阿娘对她也存了疑虑。

“婉儿……”李令月垂眸觑着上官婉儿,眼里是满满的关切。

上官婉儿知道李令月担心她,她反握上那只手,轻轻拍了拍,“公主,婉儿已经及笄了,会照顾好自己的。”

婉儿还是那样的会为她着想。心里一阵揪疼,李令月弯眉淡笑,“东西都收拾好了么?我帮你吧。”

顷刻后,李令月送上官婉儿前去武后宫殿。两人刚至偏殿,便见着了武后。武后打量着同婉儿并肩的女儿,调侃道:“怎么阿月,婉儿搬到娘这里,你还不放心?”

话虽是笑着说的,可听到李令月耳朵里,却总觉得暗有所指。她知道当权者都有猜疑的毛病,眉毛微微弯着,她快走几步,行到武后身旁,揽起武后的玉臂,娇声道:“阿娘又在说笑。世人谁不知晓,天后的寝宫可是全天下最安全的地方,婉儿住在您这里,女儿怎么会不放心。”

武后“嗯”了一声,未置可否。她看了女儿一眼道:“既然你放心,便回去吧。粮草那边也需要人去盯着。”

李令月觉得这大概是母亲的一次示威,母亲想让自己知道,即便自己能卜算未来又如何。眼下还是她当家作主,她不让自己同婉儿过多接触,那自己也只能遵从。勿要凭借卜卦再搞些小动作,否则下一次可不会这么容易就算了。

乖顺地低下头颅,李令月将眼底的戾气藏住,道:“是。”

第26章

东都饥荒之事刚过去不过两月,长安城就又传来一件令二圣忧心的事——素得二圣宠信的正谏大夫明崇俨被盗贼所害,命陨当场。二圣得知后颇为震惊,当即命大臣立案调查,并从洛阳迁回了长安。

李令月和上官婉儿自也跟着同行。这一次,李令月很乖觉,她没有同李治开口求得和婉儿同车,只对着婉儿轻轻一笑,就自行上了武后备给自己的车舆。明崇俨死了,六哥也要下去了,属于她的时代就要来临,她有耐心,不会再因心急而惹怒母亲。毕竟现在这个时段很敏感。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回了长安,一到大明宫,武后就立刻召了大臣,询问明崇俨的死因。大臣只道明正谏死于盗贼之手,但却并未捉到真凶。这样的结果显然不会令武后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