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朝第一猛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部分(第1页)

一个什么借口把他留下而发愁呢,再见到他以后立即便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这个小家伙,也顾不上搭理赵桓恭和他的管家,直接问起那个小伙子话来,人也还算机敏,回答起问题来有条不紊的很是那么回子事。想来是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个叫做赵弘的小伙子并没有念过多少书,不过却是识字的,而且自由便开始习武,并且当着李恪的面打了一套拳,拳法很普通不过却舞得虎虎生风。等到他退到一边之后,李恪这才隐晦的向赵桓恭表达出自己对这个小伙子的喜爱之情,赵桓恭自然是满口的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询问则简单得多,李恪只是问了一些常规的问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新意。赵桓恭也是背书般的回答了他的提问以后,便离开了李恪的行辕。

夜晚时分,赵桓恭派人赶着两辆大车,从李恪的行辕的侧门送来了两万贯铜钱以及大量的奇珍异宝。这些个财宝对于别的人来讲,也许就是一大笔财富,但是对于李恪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送走赵桓恭派来的人以后,李恪直接把赵弘叫到面前,让他把物品清点以后贴上封条,等到回到长安以后就全部都还给他。

又在泉州逗留了几日,李恪动身离开泉州赶往广州。临行前李恪告诉泉州刺史,赵普的案子他已经派出人去调查,如果有了什么最新的证据,会通知他的,不过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估计不会再有什么新的证据,所以这个案子基本上也就这个样了。

李恪之所以又在泉州逗留了几日,实际上是派出人手去和陈硕贞取得联系。正常的法律途径不能够解决,就要采取一些偏激的办法来达到目的。陈硕贞的那些个手下,经过李恪派过去的亲卫们的几个月的调 教,也应该开始见成效。不能够总是把重心放在劫大户这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层面上,偶尔也要干些有技术要求的活儿才对。

从泉州前往广州,如果走陆路的话山路将会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绝对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再加上李明达完全可以适应海上的生活,所以李恪还是决定从海路乘船赶往广州。

泉州距广州有近两千里的海路,至少要在海中航行十几天。上一次从杭州离开时,由于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导致了一连在海上吃了二十天的海鲜,这对于一个生活在内陆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这一次李恪可是提前做好了准备,购买了大量的蔬菜、风鸡、腊肉,省得上船以后天天的吃那些该死的海鱼。

已经临近年关,春节将毫无疑问的在船上度过,所以为了避免船员们闹情绪,李恪特意给每人发了个红包,足足有五贯钱。这才使得那些个水手们欢天喜地的上了船。

这一次李恪是下定了决心,到了广州以后说什么也不继续的转下去了,象征性的在那里停留个几日,然后就直接乘船返航。算算日子,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孩子马上便要诞生了,而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居然远在数千里之外,不但看不到他出生,连满月都赶不回去,如果他过百日的时候还不能赶回去的话,就未免太不称职了。

刚刚出海三日,就赶上了一场大雾,由于距离海岸并不算远,加上附近就有几座小岛,小岛的周围环境有比较复杂,使得船队不得不停止前进,等到大雾散去之后再行。

谁知到这场大雾居然一连持续了三天之久,就连在海上生活了几十年的陈华也说,这个季节如此的大雾实在是异常少见,至少他在这个季节还没有赶上过这么长时间的大雾,话语间大有调查一番的意思。李恪哪还有这个闲情了解为何会有如此的大雾,大雾一停便不停的催促尽快赶路,并且许下重金的承诺:只要能够在一个半月之内赶到扬州,他便每人打赏十贯铜钱。船员们即便是干上一年的时间,也挣不到十贯钱,如今只要一个半月之内赶到扬州,便可以得到这些钱,自然是拼尽了全力。

李恪的重金悬赏终于有了效果,在大雾拖延了三天的情况之下,船队依然在第十三天到达了广州。广州的繁华一点都不弱于泉州,来往于东南亚一带的近海船队数量,甚至于要高过泉州。不过这一次李恪是真的没有任何的心情在这里停留了,和当地的官员进行了一番简短的沟通,又抽空和当地最大的奴隶交易商谈定了收购奴隶的意向后,便迫不及待的乘船返航。

返航之时,船队中又多了一条大船以及一百六十余名黑人奴隶。教导和训练这些奴隶的重任,自然也就落到了先前的那些个黑人的头上。有他们的传帮带,相信很快的就可以使这些个新加入的黑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进来。

二月二,龙抬头。

在船员们的努力下,李恪终于在这一天抵达了扬州。中途除了在泉州以及杭州两地补充了一些必要的给养外,船队一直处于高速行驶状态,不但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了扬州,还提前了好几天。李恪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再次提高了五贯的奖赏,使得船员们激动的就差高声呼喊:“辽王万岁了。”

扬州位于长江北岸,从这里既可以乘船前往徐州然后沿官道直奔长安,也可以直接走陆路沿官道直奔长安。两条路各有优点,李恪为了赶时间,根本就不考虑到徐州绕行的方案,直接选择了走陆路赶回长安。同行的人自然是早已经知晓他如此赶时间的目的,所以也没有人敢提出任何的异议,全凭他如何决断。

本来还想再多写一些岭南的故事,为后面的出海征战做些铺垫,思之再三觉得在江南地区停留的时间过长了,而且没有什么太过于精彩的故事,所以直接把后面的那些铺垫一刀斩断,这才有了今天的这一章……

漫步已经抱好脑袋了,等了一天的兄弟们要是不高兴的话,尽管捡起砖头砸过来吧!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四十四章 策略

第四十四章 策略

离开京城已经九个多月的李恪,终于回到了长安。由于回家心切,头一天夜里连夜赶路,凌晨时分来到长安城明德门外的时候,城门尚未打开。亲卫们想上前叫开城门,却被李恪制止。当时的律法森严,他们又没有十万火急的紧急情况,没有必要给城门官找麻烦。再说距离打开城门的时间已经不长了,不在乎多等着一会儿。

不到半个时辰的光景,城门打开李恪等人陆续进入城中。尽管非常惦念家中,李恪还是决定先到朝中复命。

李恪在宫门口只是稍作停留,便有宦官宣他进殿。正值早朝时分,李世民也没有时间详细问他此次出行的细节,只是让他交回江南、岭南两道巡察使的印绶,吩咐他明日早朝后到御书房议事后,便放他回家休息。

回到辽王府的时候,府中的人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几个王妃早早的便守在了大门口等候他的归来。也顾不得惊世骇俗了,李恪走上前去把几个王妃分别搂入怀中,重重的亲了一口以后,才在府中家丁、婢女们惊诧发呆的表情中,坦坦然的迈步走向客厅。

来到客厅,接过婢女递过来的茶水一饮而尽以后,这才把目光投向正抱着孩子的格根塔娜,问道:“男孩还是女孩,几个月了?”

“女孩,两个月零三天了,等着您回来给孩子起名字呢。”

李恪听后叹了口气。“唉!我这个做父亲的还真是不称职,孩子都已经两个多月了,我才见到头一眼。”说到这里,看到身边的几个人的眼圈都有些红,连忙转移话题说道:“孩子出生的时候,我正在南方,干脆小名就叫南南吧。大名还是过些日子再说吧。”

这时杨怞云开口说道:“夫君连夜赶路,想必一定是非常疲惫。不如先去歇息一会儿,有什么事都等睡醒以后再说。”

李恪点了点头,无意中发现几个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殷切的神情,不由得一阵头疼:找这么多老婆有啥好处,出趟远门回来,都不知道该去那里睡觉才好了。

杨怞云显然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道:“天也亮了,我们几个也该做事了,夫君不如先自行去休息吧。至于晚上到哪里休息,那就看你自己的意愿了。”

李恪醒来之时,看到杨怞云正坐在房中的窗旁看书。一时兴起,想悄悄的走到她的身旁吓她一跳,谁知他刚一坐起来,杨怞云便放下了书笑着问道:“夫君醒了,要不要吃点东西?”

自己的小伎俩没有得逞,李恪的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不过经她这么一问,还真的觉得有些饿了,于是说道:“被你这么一问,还真的觉得有些饿了。现在是什么时辰,如果晚了的话,就等到晚上一起吃吧。好久没有和你们一起吃饭了。”

“还是多少吃一点吧。你不知道你这一回来,她们几个立即像是没了魂儿似的,干什么都没有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