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初唐名将为什么那么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部分(第1页)

我又从他那里骗了几样好东西过来。这其中就有一粒仙丹以及仙丹的配方。”

“啊!……”两个人刚刚从震惊之中恢复过来,李恪的这句话无疑又如同一枚重磅炸弹,重重的砸在他们的心头。

“殿下……这个……这个……能不能冒昧的……”孙思邈张口欲向李恪求取丹方,却又实在是有些张不开口。他自知这个丹方有多么的珍贵,就算是自己想用什么东西去换取,可是自己一个清修之人,又能有什么值钱之物与之等值呢?一时之间急得他有些坐不住,额头之上更是隐隐冒出汗水。

张老道在听完李恪的话后,也是心内一阵大痒,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这点斤两,所以也就早早的就打消了得到这个丹方的念头。谁知就当他无意之间目光从李恪的脸上扫过之时,却无意中发现他却在有意无意间看了自己一眼,眼神之中更是包含深意。不禁有些疑惑,稍作思考,恍然间大悟:他这是想拉拢旁边的这位孙真人,在暗示自己给他帮忙!再想到李恪平日里的为人,从来不让帮助过他的人失望,只要自己今日帮了他,日后自然会有自己的好处。

想到这里,捋了捋颌下的山羊胡,笑着说道:“殿下,您这样做可是不够厚道啊!以老道对您的了解,您但凡只要说出来的,就不会再收回去。想必您这一次一定是有什么事要求到孙真人吧?如果是的话,你不妨直说,孙真人乃是前辈高人,自幼便在山中修行,哪懂得你这些个弯弯绕。”

孙思邈听张老道这么一说,立即便反应过来,对方是有事相求,而且还不是什么简单之事,否则的话也不至于用如此珍贵的丹方来换取。想到这里,说道:“不知老道有什么可以帮上殿下的吗?不过老道乃是修行之人,世俗中的官职老道是不会感兴趣的。”

李恪先是鄙夷的看了张老道一眼:靠,没见过你这么不回答掩护的!然后站起身来,毕恭毕敬的对着孙思邈深施一礼说道:“李恪绝无要挟真人之意。李恪今日前来,原本只是陪同夫人们来上香的,并不知道真人也在这里,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官职之事。刚才李恪已经说过,过两日将启程前往江南赈灾。俗话说:大水过后必有疫情出现。今日得见真人,便想到如果能够请真人随同李恪一起前往江南,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不管是对当地的百姓,还是朝廷都是一件天大的喜讯。故此,李恪才出此下策,不当之处还望真人见谅。”说到这里,见到孙思邈似乎正在考虑,便又说道:“如若真人肯于随同李恪前往江南,除了刚才所说的丹方之外,李恪这里还有《汉书》中便有记载,如今已经失传的《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以及《旁篇》。真人可以任选其一,作为此次江南之行的酬劳,不知真人意下如何?”

“殿下,您真的有这些久已失传的医学经典之作?”

李恪有些难为情的挠了挠头,说道:“当初那位仙人曾经把大量的书籍用仙法存于李恪脑海之内,然而由于所存的书籍过多,李恪又不喜欢医术,所以直到刚才和真人聊天,脑海中这才浮现出这些医书的书名, 想来应该不会有错的才对。”

“不说那些经书,单是为了江南的百姓,我等便不容推辞!”

“如此,李恪在这里代表江南的百姓也代表朝廷,先行谢过真人了。只不过……”

“只过什么?”看到李恪话里有话,孙思邈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害怕他又要添加什么别的条件。

“真人勿要紧张,李恪绝没有提额外的要求的想法。只不过这书的内容,都是当初那位仙人留在李恪的脑海中的,虽说李恪不会忘记,但是李恪启程在即,恐一时之间难以有时间全部整理出来。到时候真人千万不要以为李恪是在借故拖延时间。”

听到李恪的说辞以后,孙思邈这才算是放下心来。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他不是去游山玩水,这赈灾可是一个非常繁琐的事情,能够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整理医书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如果自己再去强求短时间内完成,就有些显得不近人情。于是说道:“不碍的。殿下不用为此事着急,事情的轻重缓急,老道还是分得清的。不知殿下准备何日启程前往江南赈灾,老道也好早作打算。

“四日后启程,第一站预计是荆州,届时李恪在山下恭候真人。”

“好,届时老道在山下等候殿下。”

正事已经说完,李恪转头对张老道说道:“张道长,广元宫庆贺之事,本王事先不知。这样吧,回头你和观主说一句,就说李恪愿捐助纹银一千两,就算作是香火钱吧。你回头让人去本王的王府去支取便可,本王今日没有准备,就不去和观主说了。”

“老道在这里先行替观主谢过殿下了。”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十二章 晋阳的病情

第十二章 晋阳的病情

七月初十,大雨。

长安城地处大唐中部偏北,属于大陆性气候。每年立秋过后,很少会有大雨天气。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雨后身穿棉。从七月到十月的三个月里只有十场雨,平均要十天左右才会有一场雨,而且很难有大雨降临,一般都会是持续个连三天的小到中雨。其实对于农民来说,更喜欢的是这种小到中雨,它可以起到滋润土地的作用,大雨虽说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很高的降水量,但是由于降水过于集中,很难真正的渗透到土壤中去,就已经顺势流走,起不到灌溉以及蓄水的作用。

农民不喜欢大到暴雨,正整装待发的李恪也不喜欢,如此大的雨势必会造成道路的泥泞,从而延误赶路的时间。途径翠屏山的时候,孙思邈正等候在路口处。把他请到自己的车上,并把李治和李明达介绍给了他认识。

介绍李治的时候,孙思邈只不过是礼貌性的打了一声招呼,在介绍李明达的时候,孙思邈的目光则一动不动的停留在了她的脸上。就在众人都不知道他这是为什么的时候,他又突然间伸出右手的三根手指,搭在了李明达右手的手腕处。

李明达被他的这一举动吓了一跳,刚要把手缩回去的时候,李恪阻止了她的举动。李恪这时已经反应过来,孙思邈一定是犯了职业病,看到个先天不足的病人,自然是要好好的监察一番。所以在别的人看来,孙思邈显得有些失礼的举动,到了李恪眼中就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如果他不是这种对于医术有着非常执着的劲头,也就不会成为一代的医神了。

此刻的孙思邈正在一手把脉,一手轻轻地捋这颌下的胡须,覆盖在眼皮下的眼珠,正在不停地转动。从中不难看出他正在认真的琢磨着李明达的病情。过了许久,这才松开放在她手腕上的手指,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别人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个举动,正在全神贯注的盯着他看的李恪见状,心中不由得大为着急。如果她的病情,连这个被后世奉为医神的人都不能治愈的话,恐怕就真的没有任何的希望了。

睁开眼后看到李恪正满眼希冀的望着自己,孙思邈不无惋惜的说道:“公主殿下先天不足,想必是出生之时她母亲的身体便不好,出生之后又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服用大补之物,这么做原本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没有考虑到公主的年龄尚小,且体质偏弱,以至于虚不受补,白白的糟蹋了这许多的上好药材!”

“真人的意思时是说,宫中的庸医们耽误了明达的病情?”李恪问这番话的时候,脸色明显的变得难看起来。大有孙思邈一句话便可令他里转头回宫,大杀庸医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