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初唐名将为什么那么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部分(第1页)

无意中发现,秦琼正在向自己这边张望,神情中也带着一丝惊诧。很显然他也看出了其中的奥妙。两个人彼此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看到学员中已经有人跃跃欲试,柴绍对着学员们说道:“这一次的地图推演,就以他们这些军官们为主吧。你们这些人有的是这种机会,他们却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说到这里,柴绍转而对着军官们说道:“你们对这里地形已经非常的熟悉,想必也已经有了想法,那就不妨上来说出你的战术。不要不好意思,要知道这种机会对你们来说并不多,一旦错过可能会悔恨终生的。”

一名军官站了出来,走到地图前面,用手指着地图上标注着“青石岭”的地方说道:“如果是我指挥的话,就选择在这里设伏。这里山势陡峭,最窄处只有四丈左右的通道。在这里我只要一千士卒便可以保证高句丽的军队无法从这里通过……”

还不等他把话说完,又有一名军官上前说道:“你的计策应该说还不错。但是你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情况,那就是高句丽方面此次是主动撤兵,而非是仓皇逃窜!”

“那又怎么样,一样还是过不去我把守的山口!”先前上来的那名军官不服气的辩解道。

“首先,你根本就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说了,高句丽此番是主动退兵。主动退兵就意味着他们并非慌不择路的逃窜,而是有计划的撤退。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有足够的时间派出斥候到可能有危险的地方进行探查。我大唐此番出动了几千人马,可能完全的躲避过对方的斥候的侦察吗?对方一旦发现我们在前面设伏,还会自寻死路的往圈套里面钻吗?难道他们就不会绕道而走吗?不要忘记了,他们只要向西绕行八十里,然后在一路向北,就完全可以避开所有的可以设伏的地点!”

先前那位军官的脸色一阵发青,恼怒的说道:“那你说该怎么办?看你说的如此热闹,一定有什么好的办法啦!”

“没有。”后上来的那名军官非常干脆的说道:“我思考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一个上好的设伏地点。”

“你!……”先前的那名军官气急败坏的指着对方的鼻子,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柴绍的声音及时的响起,止住了他二人无谓的争吵。“谁还有更好的办法,不放上来说说。”

军队一方的军官相互看了一眼,再也没有人上前。最好的设伏地点已经被排除,剩下的地方虽然说不上是一马平川,却也不再有险要之地。不能依托有利地形对敌人发动进攻,便只剩下正面交锋这一条路可走。可是大唐方面此次派出的设伏人员才几千人马,仅相当于对方的六分之一强,正面交锋简直没有半分胜算。

看到军方再也没有人出来,袁诤走到了地图前面。深吸了一口气以后,说道:“首先我要说明一点,我估计不出来主任会在哪里设伏。”说到这里,看到下面的军官们开始发出不满的起哄声,他尽管有些紧张,还是继续说了下去。“大家稍安勿躁,先听我把话说完。尽管我不知道主任会在那里设伏,但是我个人认为,在哪里设伏并不重要……大家先听我说完再发表意见好不好!重要的是,设伏时所采取的手段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要说的是,一开始我的想法也和刚才这位军官的想法一致,但是很快我便意识到了不妥。就如同后面这位军官说的那样,只要对方的主将不是无能之辈,便不会在没有追兵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步卒带入死地。那么既然这里不是设伏的上佳地点,而别的地方又无险可守,那么我的已经派出去的设伏队伍会怎么办呢?就在这时,我想到了主任上一次与吐蕃作战时所采取的手段。于是,我终于明白了,设伏的地点并不重要,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说到这里,袁诤看到了李恪正在满含赞赏的神情看着自己,心中不免一热,说道:“其实,我们可以在任何的地点设伏,哪怕是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设伏,也一样可以把高句丽的这四万人马歼灭!”

“不可能!我们的人马只相当于对方的两成还不到!”最先上来的那名军官高声喊道:“你简直是一派胡言!”

“今天与高句丽的交战你们当时都在场,应该是非常的了解神威大炮的威力。如果把这些个炮弹埋入地下,只要一踩上去,便会发生爆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如果这种地雷遍布方圆十几里的范围,让你逃无可逃,而地雷的外围又埋伏着数千名弓箭手,你又该如何应对?你们并没有见识过那种令人魂飞魄散的恐怖场面,要知道吐蕃的二十万大军便是被不到三百枚地雷,便炸得溃不成军的!”说到这里,袁诤转过身对着李恪问道:“主任,不知学生袁诤的判断是否有误,还望主任释惑。”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十六章 金蝉脱壳

第十六章 金蝉脱壳

“你的思路基本正确。”李恪说到这里,走到了地图前面,指着地图解释道:“首先,我在峡谷的出口处设置了假象,很隐秘的假象。只有很好的斥候才会发现的破绽。这麽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高句丽方面误认为峡谷之内我们埋伏有伏兵。当然,为了避免高句丽方面的斥候过于废物,没有发现我所设置的假象,出口处设置了大量的地雷,足以引爆山上的巨石,并由此彻底的阻断出谷之路。不过这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才设置的,真正的布置全部集中在这是。”一边说,李恪一边用力的点了点山谷入口处西边不远的地方,那里距离山谷的入口处不过十里左右,北面就是茂密的山林,往南则是大片的平原,是平原与山地的交界处。

“你们一定会怀疑,这里的视野非常的开阔,即便是山林里面也无法藏匿下数千人马,而不被对方发现。其实很简单,山林里面我根本就没有藏匿一兵一卒,不过平原上却潜伏着我大唐的七千三百名士卒,而且全部都是弓弩手。不过山林之中并非安全的处所,我在山林中足足埋下了四百枚威力巨大的地雷。当然了,其他的地点,我也埋下了大量的地雷,总数将超过一千五百枚。可以这么说,这里将是高句丽这支部队的坟场,就算是他们长出翅膀,也无法逃离这一区域。”

直到此时,在场的所有人才算了解了李恪的全部布置。所有人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的这些个布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明明是昨日才抵达这里,居然这么快便将对手今后将会采取的步骤猜得一清二楚,而且已经预先做出了相应的布置。就拿高句丽方面有可能退兵来说吧,一切都还只是在大家的猜测中,到现在还没有得到证实,他居然已经想好了该如何趁着对方撤兵,给予对方毁灭性的一击。一时之间,四周静得可以听到周围人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人打破僵局,站出来问道:“大都督,如若高句丽方面并没有选择退兵,而是留下来继续与我们作战,那样一来您的布置岂不是全部白费了?”

“如果到现在高句丽方面的主将还看不清事实,妄自认为可以与我大唐正面交战,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蠢材,到时我会用神威大炮告诉他,他做出留下来继续作战的决定是多么的愚蠢!”

想到今日作战时神威大炮那令人心悸的威力,所有人都忍不住放声大笑。

高句丽的中军大帐之内,高句丽方面此次的作战主将渊成惠,刚刚解释完他做出退兵决定的缘由。刚刚在听到主将说出要退兵时的热闹景象,此刻已经完全消失。主将的分析非常的有道理,己方在兵力相等条件下,付出了一万士卒的性命,却只给对方造成了不满千人的损伤,再考虑到对方那更胜从前的投石机的巨大威力,这一仗再打下去确实令人看不到任何的胜利可能。除非在下次交战的时候,唐军的所有士卒集体拉肚子。有人在心里暗暗地诅咒道。当然,这也只是他暗地里yy一下罢了,就连他自己都明白,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能说没有,但是不会比自己一觉醒来,身边的人告诉自己,自己已经成为了高句丽的国王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