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楚国第一大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5章 幽河县的发展规划(第1页)

第185章幽河县的发展规划这八条大路,使用权完全在县衙。性质上已经属于官道了,所以陈知山想怎么整就怎么整。更何况,在道路两边建房子,对很多人都有好处。县衙门口已经张贴了一张效果图,无论是百姓还是商人,看见效果图之后,都纷纷拍手叫好。甚至有商人还跑来县衙问陈知山,问道路两边的地能否提前预售,他们想买来建新房子。对此陈知山肯定是欣然答应,地留着有啥用。就是为了盖房子嘛。有商人愿意出钱修房子,那不是好事一桩嘛。当然了,现在不是建房子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立春,那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等着大家。春耕到了…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粮食乃是人类生存之本,要是没有粮食的话,无论是多厉害的人,都得折戬沉沙。幸好路这些差不多都修完了,而且还有近千劳工都是因为有罪被发配去修路,真正的农民占比并没有多少。这几个月,虽说县衙有各种各样的事要忙,可对于开垦荒地这事,陈知山也一直都没落下。目前计入在册的田地,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亩。这个数字看起来很恐怖,实际上并不多,因为现在一个县的占地资源并不多,比如幽河县,百姓占用的地不过占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而且还有其他未开垦的荒地。可以说幽河县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地!以前有刘老三作恶多端,百姓开垦多少地都会被他给抢走,所以百姓才不敢开垦荒地。而如今陈知山放开了政策,免除所有人赋税三年,百姓也不用交税,那肯定是卯足了劲儿开垦荒地。所以,才会在短短几个月内,从原本的几十万亩,翻倍到了一百二十万亩。春耕刚开始没几天,第二批灾民又到了。这次差不多有四千多人,幸好陈知山早就准备好了他们的住处,所以他们一到幽河县,就能直接搬进房子里。而且陈知山给每个灾民都买了几十亩地,让他们自己耕耘,自己养活自己。只要解决了灾民的住处和粮食问题,那他们就能成为发展幽河县的一大助力。人逢喜事精神爽,陈知山开心之余,就去巡视了一下四大书院。四大书院本来有四百多人,这次的四千灾民中,又有两百多符合进学校的小孩,所以在陈知山的强烈干预下,这两百多个小孩也全都进入了书院学习。黔州州学教授苏木说过,以后幽河县拥有举办诗会的权利。这个诗会是整个黔州的盛会,所以陈知山可不想幽河县在其他县面前丢人。苏木动用特权,今年的诗会就会在幽河县举行。而且诗会就在中秋之时,还有七个多月的时间,他必须得培养出一批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出来。现在质量跟不上,那就用数量堆上去!尼玛六百多个学生,总能出一两个才子吧?在书院转了几圈,显示了一下自己的威严后,陈知山这才离开,然后找来冯启他们,县衙官吏聚在一起开个会议。见该到的人都到齐了,陈知山才缓缓开口道:“民以食为天,春耕已经到了,现在没出什么问题吧?”

冯启站起身,说道:“这几个月,幽河县人口和耕地亩数骤然上升,超过以前四倍多,而且这些地是刚开垦的,现在百姓的种粮有些不够啊。”

“还有灾民,因为户籍还未登记好,不知道谁和谁是一家人,所以土地分配也不均匀。”

等冯启说完坐下后,陈知山才开口道:“不论如何,一定要将春耕放在第一位,葛主簿,从今天开始你努点力,尽快将所有灾民的户籍都登记好,然后再将地划给他们,让灾民也能种上地。”

葛回点头道:“是!”

“还有一件事,经过之前的缺粮危机,本官觉得应该要在县里开设几个粮仓,这样碰到粮食危机的话,县衙就能开仓放粮,度过危机,而且粮仓里起码要备能够支撑幽河县人口三年的粮食!”

“今年春耕,县衙要保证每一户人都能有地耕作,其中因为有不少灾民,所以手续比较繁杂,这边县衙就要劳累一点,争取在几天时间内搞定所有手续,让灾民也能种上地。”

“本官希望今年的秋收,能够实现大丰收,而且还能有富足的粮食收入粮仓。”

“明白!”

交代完了之后,陈知山就开始给每个人分配任务。第一件事,身为县丞的冯启要统计好县里还剩下多少富足的粮食,并且挑选地方建设粮仓。第二件事,葛回负责登记户籍,并且为灾民分土地。第三件事,王庄和衙役负责去黔州购买耕地用的农具。如果在黔州碰到什么经验丰富并且愿意来幽河县的铁匠,那就一定要将他们带回来,待遇从优。就这样,春耕的事情算是定下了,现在已经二月份,到了月底就要开始耕作,所以必须要在十几天的时间内,把一切都处理妥当,让百姓能够放心耕作。另外,陈知山还主动拿出了两千两银子,成立了一个农业补贴基金,如果有哪些地方因为农业问题需要用钱的话,就可以从这个基金里面拿。既然确定了春耕的事情,而且眼下人人都分配了任务,那也就不需要陈知山了。于是,他又一次当起了甩手掌柜。反正办法他想了,钱他也出了,接下去就是看他们的执行力。只要百姓有田种,最后能有粮食收入,那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在所有百姓准备春耕的时候,县里的整改工作也没闲着。光发展县外明显是不行的,县里还有许多废宅,过完年之后,在陈知山的示意下,商人们终于对这些废宅动手了。“哎呦嘿呦!哎呦嘿呦…”一声声呼喊声和轰隆声在废宅区响起,哪怕是在大老远的地方,都能听见这动静。一栋栋废宅被拆掉,同时还有各种建房子的材料运进了幽河县。拆房子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因为这些废宅大部分都是以木头为主,再加上劳工有近千人,拆的速度能不快吗?至于建房子的材料,还是以木头为主,而木头这种东西,幽河县没有,可外面的九峰山上,那是要多少有多少。现在九峰山已经没了土匪,还有郝萌带着人在山上训练,哪有人敢去山上当土匪?所以百姓们可以随意上下山,也不用再担心安全问题。缺木头,就去山上砍树。缺泥沙,就去山上挖土。总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