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楚国第一大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1章 钦差驾到(第1页)

第251章钦差驾到赵元享不喜欢使用阴谋诡计,作为一个拥有实权的藩王,他还是喜欢用阳谋,要是看谁不顺眼,就直接带着人过去宰了他。但如果用阴谋能同时解决两个痛恨的人,那偶尔用一次还是没问题的。于是,他迫不及待的问道:“秦师爷,你有什么办法,就快点说吧。”

秦霄天阴险的笑了笑,道:“殿下,既然韦应忠要去幽河县,那我们就提前埋伏好,等他到幽河县之后,就趁机杀了他。”

“一位钦差被杀,幽河县县令肯定难逃其咎,就算皇上不杀他,他这辈子也不可能再做官了,到时候,殿下你就同时解决了韦应忠、陈知山两个心腹大患,又能借机安排新的幽河县县令,以前的那条线还在,只要重新控制住幽河县,那就能重新用这条线了。”

赵元享眼睛越来越亮,最后忍不住说道:“秦师爷,还是你高啊。”

这几个月,因为陈知山一直待在幽河县,赵元享害怕自己的事暴露,就只能忍着,不敢太放肆。可那是赚钱啊,谁会和赚钱过不去呢,更何况赵元享把军备发展到了最高的五万人,眼睛一睁一闭,五万人的吃喝拉撒睡都要他处理,这要是不多赚点钱,恐怕早就破产了。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研究该怎样继续贩卖资源,原来那条线,他花费了不知多少精力和财力,而且还七拐八绕,从剑南府绕到江南府,再经过官道,从黔州、幽河县,再从甘州出去。听起来感觉很远,几个地方绕来绕去,还跨了一个府,换作现代的话,那就是跨省啊。然而实际上,剑南府与江南府相邻,而且江南府的版图是凹状,而凹进去的那部分,就是剑南府的疆域。也就是说,其实齐州距离黔州并没有多远,甚至还没有越州到黔州的距离远。但是这一路上,都是官道,运的东西不仅多,还很安全,没有土匪强盗敢劫,这样不知能省去多少麻烦。而整条线,却在幽河县这里断了,因为其他地方的官道,都是从城外经过,并不像幽河县这样,是从荷花村里横插而过。那么多货,从人家家门口经过,肯定会惊动别人,所以在之前,赵元享才让刘老三买通严三实,就是因为严家是荷花村第一家族,把货挂在严家的名下,也没人敢查。不过现在刘老三他们都被杀了,幽河县铁板一块,人来人往,无论把货挂在谁名下,都可能引起县衙的注意,除非是陈知山沦陷,把货挂在县衙名下,这样才能高枕无忧。可陈知山真这么好收买的话,赵元享哪里需要费尽心弄死他?虽说陈知山似乎没听到过赵元享的消息,可实际上,赵元享一直派人盯着幽河县的一举一动,至于怎么盯,不足为外人道也。如今又想到了一个能够整死陈知山的办法,可把赵元享高兴坏了。现在他脑子里就想着一件事,就是尽快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不过…”就在赵元享美滋滋幻想的时候,秦霄天又开口打破了他的幻想,“殿下,韦应忠这次是钦差,身边肯定有侍卫守着,寻常人根本近不了身,要想靠近他,绝非易事。”

赵元享笑了笑说道:“这件事就不用你操心了,在幽河县中,本王早有安排,要杀韦应忠,还是没问题的。”

秦霄天以为他要安排齐王府培养的杀手,不禁说道:“殿下,齐王府的人不能动用,否则留下一点蛛丝马迹,那都会给齐王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赵元享微微一笑道:“谁说本王要用齐王府的人了,本王能用的人,可多着呢。”

不知道为何,秦霄天看着赵元享的笑容,竟然有种遍体生寒的感觉。同时,他心里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赵元享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啊。…陈知山交代冯启和葛回着手安排钦差迎接工作,预算不是问题,不求最贵,但求最好。把事情交给他们两个去办,陈知山还是很放心的。一个处事圆滑,另一个也逐渐没了下限,最关键的是他们深谙官场这一套,知道该怎样跪舔才最舒服。反正陈知山就感觉很完美…接待的事不急,反正还有近二十天,他们肯定会处理好的。趁着这个时间,陈知山就去监督香水的研发,毕竟香水是他重要的商业版图之一,可不能马虎。看这样子,应该很快就能量产了。…四月二十日,幽河县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皇上派出的钦差在黔州停留了两天之后,就直接抵达了幽河县。他这副姿态,就更是让众人一头雾水。不是说钦差来黔州,是为了调查黔王被杀一案吗,那他不待在黔州查案,去幽河县做什么?难不成凶手在幽河县?但无论其他人怎么猜测,钦差仪仗都到了幽河县。以陈知山为首的县衙主要官吏,全都出城迎接。对于迎接这种事,陈知山早就已经轻车熟路了,钦差是大理寺少卿费解,为正四品。而且大理寺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它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是全国最高的法律机构。大理寺少卿为大理寺的二把手,已经是多少官员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峰了。费解看模样大概有四十多岁,身形消瘦,穿着官袍,板着一张脸,看不出喜怒。他下了官轿后,细细打量了一下县衙官吏,最终就将目光锁定在了陈知山身上。“阁下就是陈大人吧?”

费解拱了拱手,不苟言笑。陈知山连忙行礼道:“下官陈知山,见过钦差大人。”

“不必多礼,本官之所以到幽河县,是奉了皇上的命令。”

说着,他神色一肃,声音也提高了一些,“幽河县县令陈知山接旨。”

陈知山愣了愣,“钦差大人,这没有圣旨啊?”

费解嘴角微微抽搐,“是口谕,这次的事情并不重要,所以皇上只传了口谕。”

听他这么说,陈知山便弯下腰,拱手道:“下官陈知山,接旨。”

费解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皇上口谕,幽河县百废待兴,故而铁矿一事,毋须上交,由幽河县自己负责,另外,朝廷从海外运回一些东西,皇上念陈大人有功,特地将这些东西赏赐给陈大人。”

海外运回的东西?陈知山有些郁闷,大楚的航海事业极为发达,所以朝廷时不时会派一队官船出海,一来是和其他国家贸易,二来则是宣扬大楚的国威,让他们知道大楚是不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