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楚国第一大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9章 干脆就派他去吧(第1页)

第299章干脆就派他去吧大楚现在要跟瓦剌和白莲教同时开战,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必须要尽快结束和一方的战争。瓦剌开战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吃饱饭,这个要求还是很容易满足的。至于和亲,则是顺带条件。两国交战,就算重修于好,也肯定要有维系和平的纽带,否则怎么会安心撤兵呢?现在瓦剌指名道姓要将赵如柔当成和亲公主,等和瓦剌首领完婚之后,瓦剌才会正式退兵。而皇帝之所以改变态度,就是因为突然爆发了白莲教。现在只要能平息剑南府的烽火,那大楚就可以腾出兵力专心攻打瓦剌。…和张守珪他们商量了一下后,当天中午,陈知山便写了一道奏折,犹豫了半天后,才让人以八百里急报送到幽都。十天之后,弘德十一年十月初,奏折就送到了皇帝的桌案上。时隔数月,赵永望整个人都变了个模样,两鬓斑白,眼眶深陷,眼睛里满是血丝。曾经意气风发,力图中兴大楚的弘德帝,现在就像一个迟暮的老人一般。最近几个月,大楚发生剧变,瓦剌入侵,白莲教暴乱,各地天灾人祸,贪官污吏并起,这不就是帝国分崩离析的前奏吗?大楚决不能在他手上毁灭,弘德朝君臣十几年的呕心沥血,好不容易将这个帝国拉回正轨,这会儿要是出事的话,他如何去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啊?可和谈的条件太刁钻了,除了让大楚赔钱之外,还要赔人。赔人也就算了,大不了随便找个女人,然后册封她为公主,再送去瓦剌和亲。这种套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用,比如闻名的文成公主,她就是唐朝李世民的宗女,听说要和亲之后,李世民就把她找过来,将她册封为公主,再送去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得到了公主,就屁颠屁颠送上聘礼,然后将大唐当作舅舅。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好忽悠的,特别是瓦剌还指名道姓要秦国公主赵如柔,就说明他们已经提前打听好了关于赵如柔的事,这让赵永望想随便找个女子冒充都不行。然而真要把赵如柔送去瓦剌,赵永望心里也很舍不得,那可是他最宠爱的公主,要送到瓦剌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这让他怎能忍心?最近瓦剌还派了一位使者来幽都,说是来和大楚协商赔偿跟和亲一事。凭心而论,要是国内没有白莲教暴乱一事,瓦剌凭什么派遣使者来幽都耀武扬威?望着桌案上的奏折,赵永望没有第一时间查看,而是将头望向下方的庄元魁,声音嘶哑问道:“老师,北方战况如何了?”

庄元魁神色也很憔悴,道:“目前还胶着不下,臣已经下令,让处在东边的镇东王出兵相助,有镇东王和赵王练手,瓦剌绝对无法再前进分毫。”

赵永望闻言,却没有丝毫喜意,而是捏着额头,头疼道:“可是北方和东方的主要战力都赶去支援,剑南府的白莲教也是一个大麻烦啊。”

庄元魁凝重道:“如今朝中有能力的武将都被派去了北方,剑南府有十万大军,可没有骁勇善战的将领指挥,就算兵力再多有什么用,更何况白莲教的数量突破了二十万,在数量上我们也很不占优势。”

赵永望沉默片刻,道:“齐王那边有什么动作?”

庄元魁苦笑道:“臣让人去和齐王交涉,原本想让齐王府领十万大军镇压白莲教,可谁曾想齐王却推诿说他能力不足,不足以率领十万大军,无奈之下,臣只能让兵部巡查御史分率十万大军,可他们都是文官,哪里懂领兵作战,如今只能凭借城坚兵多苦苦支撑,再这么消耗下去,总有被攻陷的一天。”

赵永望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只有答应瓦剌使者的要求,把如柔送去瓦剌…”庄元魁张了张嘴,可话到到嘴边,还是说不出来。赵永望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如柔是不是离开幽都了?”

“回陛下,是的,不过有随行侍卫保护她,不会有问题。”

“你去通知一下,让侍卫盯紧她,随时将她带回幽都。”

赵永望颓然的叹了口气,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庄元魁也没阻止,只是拱了拱手。赵永望心中悲凉,便拿起桌案上的奏折,随意查看起来。咦?仅仅看了一眼,赵永望便提起了精神。“臣幽河州知州陈知山,闻剑南府白莲教猖獗,为祸百姓,遂毛遂自荐,请求陛下降旨,让臣领兵前往剑南府,镇压白莲教,还百姓太平天下!”

“…”看到这奏折,赵永望的目光总算是多了些神采。“没想到啊,大楚危难之际,只有一个五品官敢有如此胆识。”

“罢了,既然如此,那朕就如你所愿。”

庄元魁闻言,诧异道:“皇上,这奏折是?”

赵永望笑道:“是幽河州的知州陈知山所奏,他说不忍剑南府百姓忍受战火之苦,便决定亲自领兵去平定叛乱。”

庄元魁心中一动,皇上不知道赵如柔去了哪里,他可是一清二数,听侍卫汇报,赵如柔每次离开幽都,都是直奔幽河州而去。他曾经微服私访的时候,就知道赵如柔去幽河州的事,以那丫头的性子,该不会是对陈知山有意思吧?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次陈知山突然自告奋勇,肯定和那丫头脱不了干系。只是他虽然和陈知山接触的时间不长,可通过这么多事情,他也略有了解。像这种人物,应该不会无的放矢吧,更何况是写奏折这么正式,那就相当于立下军令状,要么死在战场,要么得胜还朝。一个敢铤而走险,用生命做赌注的人,应该不会随便立军令状才对。莫非他真有把握镇压白莲教?“皇上,这陈知山既然敢写奏折,说不定他真有把握,反正剑南府大军没有一个合格的统帅指挥,干脆就派他去吧。”

赵永望挑了挑眉头,问道:“老师对他有信心?”

庄元魁摇摇头,“不算有信心,但也知道这人不会空口说白话,更何况,皇上你的打算是将幽河州立作最后一道屏障,他要是没点真本事,地方再好又有什么用?”

赵永望认真思考了一下,随即道:“这话说的不错,好,那朕即刻拟旨,让陈知山统领剑南府平叛将军,全权负责指挥平叛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