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隋唐乱世推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杨小凡对着镜子出了会神,心想,我要想办法离开这里,可是离开之后去那里呢?这里是关外,我就朝南走,学校在青岛,可是这个时候似乎还不叫青岛吧,算了,先去山东吧。

杨小凡打定主意,就开始四处找值钱的东西,以备路上用。

身后忽然响起了脚步声,杨小凡忙站了起来,转过身。

可儿笑眯眯的行礼,问道:“小公主,你在找什么?需要奴婢帮忙吗?”

杨小凡忙摇头道:“不用不用。”

可儿手里面托着一个盘子,轻轻放在一旁桌子上,“小公主,这里是你最喜欢的马□,现在要不要喝一点?”

杨小凡不知道马□是什么东西,不过听名字似乎是马奶,那就跟牛奶差不多,反正肚子也有些饿了,当下便点点头,缓缓走了过去。

可儿倒了一盏,双手递给了杨小凡,杨小凡勉强一笑,喝了一小口,入口有一股酒的味道,不过倒也不难喝,杨小凡一口气喝完了,才将杯子递还给可儿。心里寻思,这个可儿肯定知道很多大义公主的事情,我不如问她一下,“可儿,你为什么管母后叫公主而不叫王妃呢?”

可儿道:“回小公主,因为奴婢是公主陪嫁过来的,这个,小公主也不记得了吗?你从小可都是我带大的呢。”

杨小凡心想,我真笨,看她跟大义公主的服色,明明都是汉人打扮,自然不是这里的人了,还张嘴就问这么白痴的问题,心里想着,挠了挠头,“那可儿,你一定知道我今年多少岁了吧?”

可儿又笑了,“小公主,看来你这次真的摔得不轻,连这个都记不得了,你今年十四岁了,正月十六元宵节那天的生辰。”

杨小凡心想,妈啊,我一下子少了八岁,算了,穿越成个小姑娘总比老太婆要强些。

杨小凡忽然想起大隋使者的事情,问道:“可儿,大隋使者,来,到此,所为何事?”杨小凡已经开始尽量学着古人文绉绉的说话方式来跟可儿交流,毕竟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还是早点学会比较好,还好杨小凡平时爱看古装剧,虽然觉得说着别扭了点,但是措辞嘛,还是会的。

可儿见公主问的是正事,敛了笑脸,正色道:“回小公主,大隋使者前来,是恭贺大汉的寿辰。”

杨小凡皱着眉头问道:“难道不是来送屏风?”

可儿若有所思的说道:“屏风?小公主说的可是隋朝天子破南陈时缴获的那扇屏风?那屏风不是就摆在公主的寝宫里面吗,看来小公主是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杨小凡听闻,脸色刷就变了,天啊,还真被我料中了,看来大义公主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没准那一天就要倒霉运了,那我,唉,三十六计走为上,赶紧开溜。不行,我既然知道,就不能不管,我应该去提醒一下大义公主,如果她能跟我一起走掉,不就会没事了?可是历史就是历史,能扭转吗?算了,还是试一下吧!不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呢?当下咳嗽了一下,故作镇定的说道:“可儿,母后现在呢?”

可儿道:“公主在陪大汉吃饭。”

杨小凡闻言,点点头,“可儿,我想出去走走。”

可儿忙道:“小公主,不可,你身体刚刚好些,公主交代让你在帐内好好休息,不可再四处走动。”

杨小凡心想,看来这个小公主也是有名无实,连一点自由都没有,算了,不出去也罢,总之要想法子尽快离开这里。

可儿见公主不语,笑言道:“小公主,公主都是为了你好,一方面你身子还没有完全恢复,另外一方面最近总是有隋兵来犯,外面也不是很安全。”

杨小凡心中疑惑,“隋兵来犯?大汉不是跟大隋永修盟好了吗?”

可儿神色慌乱,道:“奴婢,奴婢失言了,请小公主责罚。”

杨小凡心想,倒是个聪明的丫头,看来她一定是听大义公主说了什么,她不肯对我说,肯定是怕我告诉大汉,当下笑言道:“可儿,周儿可是你从下带大的,你就告诉周儿吧。”

可儿踌躇了一会,道:“小公主,你知道了可不要跟公主讲是我说的,不然公主又要怪奴婢多嘴了。”

杨小凡心想,看来大义公主约束下人还是极为严厉的,面上不动声色的道:“好了,说吧,我不告诉母后就是了。”

可儿道:“事情是这样的,大汉帐下的冒顿将军最近总是带兵骚扰大隋边境,烧杀抢夺,无所不为,大汉知道此事,却并不禁止,公主怀疑极有可能是大汉暗中授意冒顿的,意在挑起两国战火,而大隋方面,之前一直没有任何动作,据说最近来了一位年轻将军驻守在边境上,武功极是厉害,莫顿受了两次挫折,虽然消停了一些,不过公主说冒顿心中一定不服,定会回去滋事,所以外面不是很安全,公主交代说,这些天请小公主都在帐内休息,不论外面发生什么,都不要出去,以免发生意外。”

杨小凡心想,看来大义公主对突厥跟大隋的情况真是了如指掌,连我这个现代人都很佩服她,实乃是女中丈夫,可是,想到大义公主的结局,杨小凡心中又是一阵怅然,沉默了一会吗,说道:“可儿,你先退下吧,打听母后陪大汉吃过饭了,就来告诉我,我想去看看母后。”

可儿答应了一声,缓缓退了出去。

杨小凡独自一人在帐篷里面坐了一会,一面筹划着真是天赐良就,等到大隋的官兵来犯,自己就可以趁乱溜掉,另外一方面又在想怎么说服大义公主一起逃走,虽然我并不是她的女儿,跟她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是她女中丈夫,巾帼不让须眉,为民族大义,忍辱负重,着实让人佩服,能做的还是要做,至于结果如何,就管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