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错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1部分(第1页)

虐成这样,也差不多了。刘宦者叹道:“曹美人(曹丕当上皇帝后,气恼妹妹胳膊肘往外拐,没有封曹节为山阳公夫人的语命,而是恶心的封了她一个‘美人’的称号。),也太心急了。再好的美酒也不能这般牛饮啊!”

最小的刘敦才不到四岁,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稚声稚气的叫道:“啊,难道这里面装的不是毒酒?”

“呸呸呸,小公子胡说什么呢?”刘宦者一连往地上吐了几口唾沫,“陛下可是您嫡亲的大舅舅。您这样说可是大不孝。让人听去了,可不得了。”

不是毒酒!刘协大悲之后逢大喜,神经不够粗壮受不住,竟也晕倒了。

玩笑好象开大了。刘宦者一边逃离作案现场,一边尖声叫道:“太医,快传太医!”

四个儿子面面相觑:这里哪有什么太医啊!

刘协当的是傀儡皇帝,平常没事做就爱研究医学药典。十几二十年下来,居然让他无师自通。出宫之后,他就是家里的郎中。大伙有个什么头痛脑胀的,都是找他讨剂药吃。

老大看出父母无大碍,破涕而笑,招呼兄弟三个把父母扶到内室去休息。

刘宦者很自觉,差事办成这样,没脸去补觉了。他老老实实的又赶回了洛阳,跟曹丕叩头认错。

曹丕听了后,哈哈大笑:“这差事办得不错,赏!”

刘宦者趴在地上,以为自己又重听了。陛下真的就这么不待见一母同胞的妹妹啊!

可是,接下来曹丕立马就让他带着太医去给曹美人瞧病。

刘宦者脑筋不够用,打了一个哆嗦,华丽丽的当场晕倒,死机鸟。

曹丕无奈,只好让旁人拿着圣旨去太医院请人。

半夜赐酒,第二天又赐太医。朝里朝外传得沸沸扬扬。许多人的脑海里冒出了无数个问号:莫不是前皇帝昨夜被赐死了,前皇后受不了这个打击,一病不起?

次日早朝,几个顶着熊猫眼的老臣壮着胆子站了出来,说外面传的不象样子,请皇帝张榜澄清辟谣。

曹丕不屑的说道:“笑话!朕赐自家妹夫一壶酒,给自家妹子派个太医过去,也要张榜解释?”

也就是说,那事极有可能是真的!大殿上响起一片吸气声。众臣看向曹丕的眼神甚是复杂。

曹丕懒得理会他们,冲司马懿努努嘴。

司马懿硬着头皮出列,从袖袋里摸出一本奏折,双手顶过头:“启奏陛下,微臣有本。”

“讲!”曹丕坐直了,看着他眼光灼灼。

侍立在旁边的刘宦者碎步过去接了奏折,咚咚咚的折回来,双手呈给了曹丕。

曹丕装模作样的打开竹简卷,一目十行的浏览。

许多人的脖子不由伸长了,恨不得把眼睛飞过去。

“好。爱卿所言甚是。”曹丕哗啦啦的一把卷了竹简,塞给刘宦官,“念!”

众臣一听,原来是谏言皇帝要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杜绝后宫参政。

刘宦者一念完,不等曹丕开腔,臣子们早就悄声议论开了。殿堂上象是飞进来了一大堆苍蝇,嗡声一片。

司马懿隐约听到又有人骂他奸臣,心里抱屈。这明明就是皇帝本人授意的,只不过是借他的口提出来而已,与他何干!

曹丕重重的咳了两句,等众臣安静下来,朗声说道:“众位爱卿有何异议,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在座的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哪能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缩了缩脖子,殿堂内彻底安静下来。

曹丕冷哼:“朕觉得司马爱卿的提议很不错。朕承天命掌管天下,朕才是天下万事的主宰。所以,宦者、后宫妇人均不得参政议政,大臣遇事不得禀报太后,这都是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准!”

他一锤定音,根本就不给大臣们辩驳的机会。

随后,曹丕又找来尚书令大人,命令他领着几个尚书郎把这道奏折好好整理、补充,尽快制成律法大告天下。连律法的名字他都想好了,为《终制》。

敏感的大臣们立刻意识到了,这是皇帝欲独揽大权的一个信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位可比他老爹狠多了。看样子,前皇帝肯定是驾崩了。

散朝后,曹丕毒杀废帝的消息象是插上了翅膀一般,迅速向四面八方传开。

而与益州、东吴接界的那些将士很快就接到了皇帝的密令:隆重的替废帝带孝发丧,规格等同于天子级别。

“曹丕那厮毒杀了天子!”张飞等人立马回报给了刘备。

当着群臣的面,刘备失声痛哭,眼泪与鼻涕齐飞,如丧考妣。

大汉天子死了,连最后的希望也熄灭了。所有人都跟着哭天抹泪。

哭过之后,几个脑瓜子灵泛的大臣哭哭啼啼的向刘备进言,当务之急是要给天子发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