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错穿三国完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部分(第1页)

时费力。所以,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从旱跆入蜀。不过,蜀地的地形复杂,山路崎岖,等入蜀之后,他们就要换车坐船了。

在此之前,宝宝最远就是去过后山的外婆家。对不断变换的窗外风景,她新奇得很。小家伙精神十足,经常摇头晃脑的抓着黄老爹的手指“啊啊”的用外星话和他拉话。因此,自打出了草庐,黄老爹便笑声不断。

其他人见祖孙俩凑在一块儿口嘀嘀咕咕,鸡同鸭讲的不知所云,不觉莞尔。

而小弟上一次远游的时候还只有三四岁大,十多年来从没有出过荆洲。 这次远行,他是最兴奋的,明显精力过剩,时不时的跑开了去摘些山里野果、野花的给女眷们享用。貌似应该艰辛、枯燥的出行平添了不少乐趣。

因为是拖家带口的,有老有小,所以一路上走走停停。等到了益州边境,要换马行舟的时候,黄硕已经完全学会了骑马。

其实骑马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刚学那会儿。 黄硕不但累得腰酸背痛,而且不到两天,大腿的内侧就被马鞍磨破了皮,又红火肿,疼痛难忍,还不好意思跟旁人说。

晚上躺在路边的小旅馆里,她浑身的骨头象散了架一样,腿上的伤更是火烧火辣的。好几次她都想放弃算了。但是一想到自强大计,又不吭声的咬牙坚持了下采。

终于,最难捱的前十来天过去了。

不到一个月的叻夫,黄硕学会了骑马,腿内的伤也不治而愈。令她喜出望外的是,不知不觉中地已经瘦了一大圈。  嘿嘿,没想到骑马还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减肥运动。  消瘦下来的她换上男装,扬鞭策马,竟如同一位风皮翩翩的俏公予。 连黄夫人都夸她马儿骑得不错。

黄硕暗地里得意了一把。 嘿嘿,她的自强计划展开的很成功哦。

看着娇妻狐狸般的笑脸,诸葛亮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有点被算计了的感觉。学骑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黄硕那番难受样儿,他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是给点颜色,这丫头就能开染布坊,天生就不是个安分的。因此,他故意冷漠的装着不知道,就是想让她受点教训,知难而退。谁知。黄硕竟坚持了下来。女人家家的,这么要强做什么!行为可疑,动机不纯。 这世更加坐实了黄硕意图“心怀不机”。诸葛亮不免有些气急败坏。

最要命的是,这种要强似乎会传染。 过了没多久,一直安安分分坐车的陈菁竟然也提出了要学骑马的请求。原来,看到黄硕在马上英婆飒爽,陈菁心里难免有些痒痒的。她想,同样都是女人,这事她也可以做到啊。

这下在一旁坏笑的小崔同学的头就大了一号。 劝说未果之后,他冲诸葛亮呲了呲牙,只好无可奈何的去当马术教习。才刚教了两回,便暗自叫苦:哼,这学生的脾气比老师的脾气还要大。为此,小崔“难受的”讹着诸葛亮请他喝了N次酒。谁让他老婆是这一切罪恶的源头呢,好好的婆娘都让她给带坏了。

好在陈菁运动神经还算发达,很快就学会了。小崔同学抚额欢庆,在心里指天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给这姑奶奶当老师了。若有违誓,就让陈菁生不了儿子。

老天爷收到后,打了个炸雷,怒道:你丫注定命中无子,发的哪门子毒誓。明明就是一妻管严,敢做不敢当!

终于,旱路无惊无险的走完了。退了车马队,一行人包了一艘大船入蜀。

站在船头,看着两岸青山连绵不绝,诸葛亮的心情无比欢快。事实证明了,他的担心很多余。也许黄硕只是贪玩罢了,想必未来女子可能就是这般真性情的吧。

才坐了半天的大船,宝宝便有些沮丧。她才不要闷在船舱里呢。

于是,黄硕等人便轮流拖她去船面上吹风。水上的风景自然与陆地上的不同。宝宝两眼放光,拍着小手儿,咧嘴乐了,露出两颗一深一浅、小米粒般的门牙根,口水长流。 丫头开始长牙了。

黄硕不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按触长江。大学毕业那年的“五一”

节,她特意去三峡旅游。当时也是逆流而上,在长江上坐了三天三夜的船。只是那船是四层的星级大游轮,平稳舒服多了。站在高高的甲板上,觉得天地都在自己脚下。  而这只能供几十人同时吃住的船楼就好比是浮在水上的一片小小的叶子,颤颤悠悠的。两岸巍哦的群山威压下采,同样是在雄壮的母亲河面前,这次她却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力。

“在想什么呢?”见她一脸虔诚,诸葛亮很好奇,悄然无声的站在了她的背后。

。黄硕深吸一口气,回过头来嫣然一笑:“没什么。只是有些感慨。

站在天地之间,我们实在是太渺小了。”世事无常啊。有谁会想得到,两年后,她却以这样的方式故地重游。只是,此时的长江叫大江,江面宽阔,清波绿水,完全是无任何污染的原生态。突然始生出一个很俏皮的想法。 想找块显哏的山石,用汉语拼音刻上“黄硕到此一游”,不知后世会有多少史学家猜破脑袋啊。但转念又一想,这也太折腾人了,还是积点德吧。

诸葛亮长叹,正想说点什么,这时船体明显的震了一下,船速明显的慢了下来。很快,就有一个船工跑了上来禀报:“先生,前面是一处浅滩,需要人力拉纤,所以船要走得慢点了。

除了崔州平,大家都还没看过“拉纤”,于是,纷纷走了甲板看热闹。

果然不到一炷香的工夫,河面拐了个急弯,眼前出现了一个浅坡,船#了下来。坡上有不少衣裳褴褛的男子扛着一圈圈粗粗的绳索正住这边一窝蜂的疾跑过来。

船公们似乎跟他们很熟,一边吆喝着,一边把捡起纤夫们扔上来的绳子用力的拴在一侧船舷上。

人仰马翻的忙乎了老大一阵,船终于又缓缓前进了。

时已近深秋,霜风如刀。比较冷了。而江边气强较山地更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