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湖南人把什么叫做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推向全国的第一人。他创造的祖庵菜非常有名,是南方菜系最具特色的代表,其发明的祖庵鱼翅、红煨熊掌、透汁鹿筋、鸡汁鱼唇、糖心整鲍等,这些都离不开“剁辣椒”。

把朝天椒晒干了,或者干脆碾成粉末,是所谓的干辣椒,炒菜时都会习惯性地撒上一把。湖南的厨师,如果叫他们在炒菜时不放辣椒,他们就傻眼了。一把干辣椒,就是一束不灭的阳光,让人温暖,给人壮胆。

长征时,红一方面军要翻过夹金山。此山山顶终年积雪,空气稀薄,人迹罕至,气候变化无常。毛泽东喝完一碗热气腾腾的干辣椒汤后,把马让给伤病员和体弱的女同志,身穿夹衣夹裤,手持木棍,沿着前面部队开出的又陡又滑的雪路,向山顶攀登。几小时便越过山头到达懋功县达维镇,受到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的夹道欢迎。这一天是1936年6月17日。

辣椒是湖南人的精神依托

湖南人选择了吃辣椒,不仅仅是气候的原因。因为在辣椒传入湖南之前,湖南人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几千年,没有吃辣椒也能适应这里的气候,为什么会在近300年前一定要选择吃辣椒呢?是因为湖南人历来就讨厌寡淡或甜腻的口味,并且长期习惯于香浓刺激和咸味很重的菜肴。

中国科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公布过一份关于湖南人饮食习惯的研究报告,认为湖南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不大符合健康标准,其中有两项结论,一是湖南人摄取的盐分比其他省份的人高出两个百分点;二是湖南人偏食,诸如肉类食物中偏爱猪肉,而很少吃牛羊肉等其他肉类。

可见,即便是在饮食这样非常生活化的问题上,也表现出湖南人霸蛮的血性。湖南人偏食,在饮食上固守地域习惯,很难接受其他风味。口味也偏,重咸轻甜,因此摄入过多的盐。湖南人口味重,花椒、桂皮、茴香子、八角、丁香花蕾,五香都喜;姜、葱、大蒜、紫苏,四辣全爱,有时在一样菜式中,将各种刺激性佐料都放齐,还嫌不够刺激。既然这样追逐刺激的口味,一旦发现了更加刺激的辣椒,谁还舍得放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关于吃:以辣著称贯天下(3)

在耕读模式下生活的湖南人,日子显得有些平淡,在饮食中加入刺激,生活才变得有滋有味。

有一种名为“地狱之火”的灯笼辣椒(Ha…banero),据说有个叫甘莫斯的墨西哥人,一口气吞掉了13个辣椒,5分钟后,他脸色骤变,七窍生烟,最后竟身体自燃,化作灰烬。这似乎有些神秘的意味。湖南对辣椒的敬畏,就像面对“地狱之火”。改革开放以来,这把“地狱之火”以湘菜的形式燃遍神州大地。北京的天伦王朝、湘君府,深圳的小芙蓉和福青龙,广州的湘约人家和湘鄂情等,纷纷在当地撑起了湘菜大旗。乃至境外,德、美、日、乌克兰等国,也不难看到湘菜馆招牌。在德国,湘菜馆有4000多家,几乎到处都是。德国人喜欢吃湘菜,将湘菜认定为“中国菜”。

在湖南境内,你更是找不到一个不吃辣椒的地方。辣椒有助于御寒,有助于刺激寡淡的口味,提升冲动的气质。火热的气候和火热的辣椒,与湖南人火辣的性格相互映衬。

重要的是,中国任何一个吃辣椒的省份,都没有像湖南一样,把辣椒当作湖南人精神的一种标志。辣椒传入湖南的时候,湖湘学派刚刚形成并开始授业。也许是这种巧合,使辣椒在湖南有了精神上的意义。那时候,王船山正在倡导“知行合一”。湖南人把吃辣椒当成了与自己的秉性相吻合的一种行为了。

血性的辣椒男人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湖南饮食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一部分,湘菜还与湖南的一些名人关联着。“毛氏红烧肉”、“毛氏盐菜包”、“左宗棠鸡”、“曾国藩鲍鱼”、“张谷英油豆腐”等等。

也许是巧合,辣椒传入中国以后,在食辣核心圈里的湖南、四川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四川有刘光第、邹容、杨锐、向楚、张澜、彭家珍、蒲殿俊、吴虞、郭沫若、陈独秀、*、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张爱萍等人。湖南则有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陈宝琛、黄兴、蔡锷、宋教仁、陈天华、焦达峰、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罗荣桓、任弼时、林伯渠、李富春、邓中夏、何叔衡、李立三、陶铸、*、*等人。这些人都可称其为“辣椒男人”。

一位学者在“中国辛辣文化圈理论”中指出:以往传统认为食辣主要是祛湿驱寒,现在最新研究表明,冬季日照少、湿润而寒冷是形成辛辣重区的主要环境因素。辣椒因环境而具有生命力,而辣椒又赋予了食辣者革命情怀。

湖南本来是移民省份,本来就是迁谪地,外来的文化很容易找到扎根的土壤。湖南人号称“天下第一辣”。湖南人生就刀钢火辣的性格,倔犟、务实、负重、傲岸、执著、果敢、进取、自信、侠义等。

辣椒男人不怕死。上上个世纪末叶,一位吃辣椒长大的浏阳热血男儿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本有机会躲过这场劫难,可他却断然拒绝逃亡,束手就擒。临刑前吃下10多只他最爱吃的腌制红辣椒。朗吟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绝命诗,长啸一声走上菜市口的断头台。“头颅特重乾坤轻。”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维新变法运动喷洒了一腔热血。

湖南衡阳人夏明翰(1900—1928),是*湖南区委组织部部长、长沙地委书记、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在武汉被捕,受尽了酷刑。在灌辣椒水时,他被呛得满嘴是血,他怒斥道:“来吧,你们这些禽畜不如的东西,我死都不怕,还怕辣?!”回到牢房,他知生命将要结束,忍着伤痛用半截铅笔给母亲、妻子、大姐分别写了三封信。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上,他还留下了一个带血迹的吻痕。被捕两天后,即3月20日的清晨,夏明翰被带到汉口余记里刑场。执行官问他有无遗言,他大喝道:“有,给我拿纸笔来!”接着,他挥笔写下了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一正气凛然的词句,是革命者热血谱写的战歌,激励了无数后人为之奋斗。

关于吃:以辣著称贯天下(4)

辣椒男人不怕压。“不吃辣椒便不是真正的革命者。”毛泽东把辣椒和革命扯在一起,他强调的是一种反叛精神。当年这句话让喜欢以共产国际压人的德国人李德很尴尬,也曾弄得生于山东,貌似清高的江青不高兴。毛泽东说这话自有他的道理。大学者王力先生说过:“辣椒之动人,在辣,不在诱。而且它激得凶,一进口就像刺入了你的舌头,不像咖啡的慢性刺激,只凭这一点说,它已经具有‘刚者’之强。湖南人之喜欢革命,有人归功于辣椒。”

可见,毛泽东是最具典型的“辣椒男人”,一生泰山压顶不弯腰。观其一生,他每遇艰辛与争斗,总是用辣椒来解压。在遵义会议期间,食堂专门杀了一头猪,上的菜几乎都和猪有关:回锅肉、白菜炒肉片、干萝卜丝炒肉、炒猪肝、猪血肠等。吃饭时,彭德怀和*赶到了。彭德怀坐在毛泽东对面,两人打赌吃辣椒。毛泽东正想用辣椒发发汗,解解压。工作人员立马端来一碗油炸黄皮辣椒。两人轮流吃,不大一会儿工夫,各吃了十来只。彭德怀失去了耐性,一下夹了四五只,放在口中嚼,结果被辣椒呛了,拼命咳嗽,眼泪都辣出来了。众人都笑了,毛泽东悠然说道:“问题的焦点是战术失误。你的实力本来比我强,输在太性急。”

到了陕北延安,毛泽东想吃红辣椒,而在这战争环境中,边区穷,老百姓自己不说吃辣椒,就是基本的生活都难保障。于是,毛泽东亲自动手,在延安杨家坪种了一块辣椒地,为了“争取外援”,还将自己种的辣椒当礼物送给共产主义老大哥斯大林。

辣椒男人不怕苦。红一方面军到陕北后,湖南人任弼时与贺龙率领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了。长征过草地,一连走了10多天,丁点儿吃的没有,连野菜都找不到了。警卫员李少清愁眉苦脸地望着任弼时。任弼时随手从草地上拔起一把草,准备吃,且笑着编了几句顺口溜——野草甜,野草香,红军粮食满山冈。李少清说,这草有毒,吃倒了好些人了。任弼时抬头一眼瞥见李少清身上的手枪背带,眼睛一亮。他让李少清拿来一把小刀,一人扯住皮带一头,隔一寸割开一条很长的口子,第1次割下8块,找些树枝点起火,他亲自烧了起来,当烧得见焦时,就把皮面上的黑焦刮去,再放到水里煮。然后带头嚼着吃起来。贺龙、关向应过来后也跟着吃,说这是好东西,比野菜好。贺龙加上一句,要是加把辣椒,那汤会更鲜。这一说,李少清身上还真的有3只干朝天椒,那是来了“瞌睡”时“提神”用的。于是就有了“牛皮辣椒汤”这道美味了。而且,新中国成立后,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吃皮带”写进了小学课本。

1941年,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辣椒男人”王震,任359旅旅长兼政委。他带359旅开赴南泥湾,以天为帐,以地为床,实行“屯田政策”,至1944年垦荒播种万亩。“花篮的花儿香,让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南泥湾》,让黄土高原上的这块土地名扬大江南北,也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这也是湖南人的“务实、倔犟、负重、不服输”的“红辣椒精神”。

关于吃:以辣著称贯天下(5)

辣椒男人不信邪。“艺术辣男”齐白石,吃辣子吃出了硬性格。年轻时他画的虾子每只250元。当时一个很有权势的人向他求画,给了齐1000元,让齐给画虾。但是他附带说,你给咱多画一只吧。齐看他还算殷切,就给他画了。但是画成后,画面上有4只虾子是生动灵巧的,独有一只是没精打采的。那人就问齐为什么有1只虾子是没有神采的?齐说:你只给我1000元,我就只能给你画4只,那只虾没给钱,就给你画了一只死虾子。吃辣子的人,大凡性格也像白石老人一样辛辣的。

“辣椒男人”撩得难。湖南人嗜辣,罗荣桓(1902—1963)也不例外。1934年,红都井冈山吹起了一阵极“左”风,把不吃辣椒、不抽烟、不喝酒作为“青年工作的纪律”规定下来。时任红四军政委的罗荣桓被极“左”分子排挤到总政治部当动员部长,任个闲职。那时,红军总政治部设在红都瑞金的白屋子里,屋前是一大片稻田。18岁的江西人萧锋(1916—1991)结束了11个月的*中央第一期党校的学习,奉命调到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做青年干事工作。

快晌午时,罗荣桓请萧锋一起吃饭,说是没有什么菜,让警卫员去稻田里捉几条鱼来。一提到捉鱼,萧锋来了神,说自己在裁缝铺当徒弟时,经常给师傅抓鱼摸青蛙,捉鱼当然是行家里手。“用辣子炒了吃,那才香呢!”萧锋说。“啊!你敢吃辣椒?!”“鱼虾没有辣椒可难吃咧!”萧锋说。话一出口,萧锋记起“吃辣椒”是违反青年工作条规的,于是,郑重其事地叮嘱眼前的罗部长:“你可别给我去汇报,吃辣椒违纪,一旦组织发现会挨批的。”罗荣桓听后哈哈大笑。他对当时“左”的一套本来就很反感,便不屑一顾地挥挥手说:“同志,咯(这)你就放心,那些阴招我可是使不出,吃辣椒还能比得我们湖南佬?!”他们拿了铁锹、篓子、脸盆等,把稻田边一节小河沟围干了,捉了两斤多活鱼、半斤多河虾。鱼虾炒辣椒,他们正吃得开心,被另一个前来检查“AB团分子”的撞见了。萧锋立马住了嘴。罗荣桓却全将那些辣椒夹到自己碗里。

这后几天,萧锋正在与罗荣桓钓田鸡作菜,有人来传话,要萧锋去交待,说只有AB团分子才违反“青年工作纪律”吃辣椒。罗荣桓知道就因这桩事,便大声对萧锋说:“那天是鱼虾炒青椒,今天是红椒炒田鸡,你们江西人怕辣,辣椒全给我吃啦。”说完,问来人是不是也来撮上一顿。这么一说,那人灰溜溜地走了。

情真意切的辣妹子

“辣妹子辣,辣妹子辣,辣妹子辣辣……”这首《辣妹子》,有着火辣辣的节奏,火辣辣的音韵,火辣辣的情感,这是*的《辣妹子》。*原唱后,这歌便风靡全国。一种湖南妹子情真意切,敢爱敢恨的情感,也因*“美起来”。*的美成了“时尚国标”。

有人问*,辣妹子的内质是什么,她说,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撩得难。有人问她的美容之道,她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跑步、爬楼梯,当然还得控制饮食。最重要的是坚持,如果不坚持,就等于白费。而说到吃,她说她很能吃辣,湖南人嘛!“离不开。我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背一大袋辣椒,去奥地利时曾经背两大瓶辣椒酱,安检的时候没过去,幸好同行带的一瓶过了,结果我们所有的人都去抢。”她说。

关于吃:以辣著称贯天下(6)

湖南妹子都喜欢吃辣椒,她们对辣椒的钟爱,比过了男同胞。湖南妹子在饮食上通常比男性更倾向于传统,比男性对辣椒具有更强的韧性,正如她们对痛苦的韧性超过男性一样。湖南妹子和四川妹子、贵州妹子一样,都能吃辣。辣椒中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吃辣椒能增进血液循环,且有减肥效果。因此,辣妹子都有着窈窕的身段,长着娇嫩的肌肤,拥有水白的肤色,在外形上给人以娇柔的感觉。

也有人受《辣妹子》这首歌的影响,将湖南辣妹子想象成性格外向,快人快语,脾气火暴,疾行如风。其实,同样辣出来的湖南妹子,个性像五色辣椒,色彩斑斓。一般说来,常德妹子泼辣,张扬,作风干练,口才不俗,与《辣妹子》渲染的风格近乎;桃花江的妹子婉约柔和,脚踏实地;东洞庭湖畔的妹子性格内敛,细密;南岳妹子豪侠,少言;邵阳、娄底妹子刚烈,务实;怀化妹子能干,善良;张家界妹子淳朴,诚恳;永州妹子小巧,灵秀;郴州妹子单纯,朴质;长株潭的妹子,灵秀聪慧,情感细腻,举止端庄,口齿清晰,颇有淑女风范。

这么说来,“湘女多情”。浸润于三湘四水洞庭湖域,辣妹子自然有着说不尽的柔情,道不尽的温顺,口哼着“辣妹子”的湖湘妹子,自然“野”得水汪汪,“烈”得真切切。

辣妹子噙着“野”性。吃过湘女亲手炮制的“野味”就知道了。既然是三湘四水、洞庭湖流域的山野乡间,这里的人们免不了有享受“野味”的口福。此“野味”与野生动物无关,绝对绿色天然。每逢春至,田野溪边的蓠蒿便蓬勃生长,这种在《离骚》中称“蓠”的蓠蒿,在乡下是用来喂猪的,而作为野菜在城里却能卖到好价钱。辣妹子用糯米掺和着蓠蒿所做的蓠蒿饼,那才是真正的“野味”。深绿的颜色,咬一口,野趣四溢。若是加点辣椒粉,用湖边芦苇林的芦叶包制成粽子,则别有一番风味。然则,成群结队的湖湘女在芦苇林里采摘芦叶的情形又何尝不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如果跳上一段“巴人舞”,敲着编钟,踩着楚乐,乡野的辣妹们,把楚雨湘风的文化韵味,演绎到了极致。湖湘女的温润多情、风情万种,尽在其中了。

辣妹子“烈”得真切。在近现代湖南女性当中,有一些人开了历史风气之先。陈衡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