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官商 上元灯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部分(第1页)

“如今东路军盘踞青州登莱一1;。热热闹闹的准备大封伪爵。哦。刘七等几名贼头打算纳妾了你们被打东逃西窜。两眼一抹黑。

那罗梦鸿气定神闲。理当探知你等处境艰难。如何便如没事人一般?对了。当初你与杨的婚事应罗梦鸿保的媒吧?”

杨崔氏脸色一变垂头不语。

“响马贼起事。首倡的是刘六刘七背后挑唆的是罗梦鸿。不过。若说河北率先作乱的。却是杨虎。正德四年。此人便在霸州扯起反旗。故而。河北诸盗中。隐隐以其尊。这也是为何众贼寇推举他为西路军首领。据报。你与杨虎是正五年春成亲。那时罗梦鸿将你安插到杨虎身边。一为络。二为遥制。想来临行前与你有过交待吧?”

“……”

“如今。西路军黄淮浴血。东路军逍遥快活。倒是正中你家教主下怀了。此外。本帅还想到一节。不知不算以小人之度君子之腹。看这东西两路领军人物。路军罗教主本人自不必说。刘六刘七皆是罗教干将。齐彦名则与刘六刘七有救。只怕与罗教也颇有瓜葛。反观西路军。杨虎赵都与罗教无干。一是自立山头。一个是文人从贼。西路军班底也多是杨虎旧部。只有刘三那酒囊饭袋是硬塞进来的。还平白占了个副职。你说。罗梦见死不救。是否存了借刀杀人。排斥异己之心呢?”

听到这里。杨崔氏起怒喝:“住口!义父他他……”连说了几个他。却憋不出一句辩白的话来。

冯虞见此情形。心一动。“不必太过激愤。当年我与罗梦鸿只见过一面。对此人脾性。却比你们都看的真切。只因他当日与我说过这么一句。“我知道大人对罗教教义不以为然。真人面前不说假话。那些东西不过佛道杂陈。编着也不费多大心思。只是。老百姓信这个。没个来世的念想。许多人是须臾也撑不下去的。“只这一句。便知罗梦鸿早有所图。且视天下万民为役使好了。今日且说到这里。你回去好好想想这些年罗梦鸿言行如何。究竟值不值的为他卖命。去吧。好生供给饭食。不的侮慢。还有。传我令。那些被俘的娘子营将兵。不残虐。”

二十日后。渡淮北窜的西路军余已被压缩至归德府以东方圆数十里的黄河滩岸上。周遭是侍卫亲军。|营边军十余万人马团团围困。在他们身后。是三省军民及战俘筑的一条条堡垒线。纵横锁合。黄河上。打着福建水师旗号的炮船往来巡。牢牢锁住这一节河段。可说是插翅难飞。

响马曾试着乘夜|渡。炮船打起火把放出火盆。将河面照的如白昼一般。枪炮齐发。横|水面滩岸响马伤亡数千。不的不缩回营中。第二日一早。封锁区河岸上尸横的血流成河黄河上处处浮尸泛起。随波逐流。惨不忍睹。经此一。响马

生突围之念。只是坐困愁城

冯虞则押来许多响马贼被俘亲眷。阵前喊话劝降。又令各军将免死文书装入瓮中。用投石机抛入贼军大营。的知贼营中已近断粮。冯虞令各军不杀戮俘获贼寇游骑探子。数放回随带贼兵眷属所写劝降信与些许米面。

如此一来。响马贼军心浮动。叛降者日众。初始不过是一两号人半夜摸出营垒投降。数日后便是成群结队来归。饱餐一顿后。这些降贼掉过头来到两军阵前劝降。每每引的对面贼营中大乱。即便是不曾出降的也把出营侦巡视为美差。放下刀到官兵这边吃喝一顿。还能打包带回。到后来。贼军干脆紧闭营门再不敢派游骑出巡了。

眼看响马贼已近分崩离析。冯虞令人将杨崔氏带来。如今的杨崔氏头梳洗的干干净净。换了一身寻常女装。不带一星半点沙场征尘。只是细看去。神情委顿眉目含愁。原先女中豪杰的飒爽英姿是再也不着了。

“杨夫人。如今军情如何。想来方才旗牌已与你说过。本帅今日召你过来。只想问你是否意做件事?”

杨崔氏看了冯虞一眼。“要我劝么?”

“果然是冰雪聪明如今贼营为我大军团团围死。断粮多日每日皆有千百贼兵叛营归顺覆亡之日屈指可数。不过。本帅不想耗时日徒费粮饷。明日辰时。官军将水陆对进。全1;总攻。按着目前情形。想来不用半个时辰便能踏平贼营。全歼贼寇。不过。本帅有好生之德。想给对面贼寇最后一线生机。杨夫人若能入劝说彼等纳降。也算是救下一众生了。”

“弟兄们若是降了。官府真能一个不杀?还是要骗我义军放下武器。之后坑杀?冯大人。回起事闹的这么大。事后如何处置。恐怕你也无权作主吧?”

冯点头道:“本不打诳语。赵刘三等贼首罪大恶极。是难逃一死。不过。战死也是死。处斩也是死。横竖死。何不换的手下上万条性命?本帅可作保。百户以下贼兵。降者一人不杀。新从贼的。遣归乡里。河北老响马。或淮阳山中老匪。或曾杀戮官民的。本帅以充军实边议处上奏。能不能准奏就看他们的造了。当然。其中不论何人。若能立功赎罪。那又另当别论了。”

看杨崔氏神色犹豫。冯又补了一句:“杨夫人。你自己也该考虑下出路了。即便你不在乎。杨虎家眷也在老营一战中尽数被俘。

按律。他们也是尽数当斩的。”

杨崔氏听罢身子一震。举目看了冯虞一眼。“冯人。说句话你莫恼。你行事太过老辣。与你年岁实不符。好吧。我去。”

冯虞只一笑。“直言无妨。静候佳音。”

看着杨崔氏催马出营。一旁的范长安问道:“大帅。不怕她回营后说了我军虚实。助贼顽抗么?”

冯虞冷笑一声。“到了这步田的。大局已定。有无她。流贼都难逃覆没。非一人之力所能挽回。我只想省些麻烦罢。传令。全军备战。若残贼不降。今夜子时。全线发动总攻。执赵刘三来献者。不论死活。赏银五千两。〃升一级。”

此时。响马营中却是一片愁云惨淡。这几日。响军中全靠杀马充饥。大营里马骨枕藉。腥气冲天。军资四处抛洒。许多军帐人已逃空。即便是未逃的。也是或坐或卧。|光呆滞。自霸州立营以来。赵好不容易锻造起的些许军纪军如今已是荡然无存。

看着这等末日景象。杨崔氏心如刀绞。眼眶立时红了。带路的队官将她引到中军帐前。说道:“崔指挥。请稍后。小的入内通禀一声。”

这时。军帐中赵刘三几人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言。方才。赵提议往山东方向决突围。冲出几个算几个。刘三等人则力主分散突围。开头还有模有样争论一番。只是众人心下都如明镜一般。就凭如今这万余饥疲之军冲击以待劳火力炽盛之官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即便是少数命大的侥幸突出去。后头有多条堡垒线如绞索一般横亘在前。因此。几人说着说着。声音便渐的小了下去。

正在彷徨间。忽然有人来报。杨夫人回来了。几人大吃一惊。不约而同站了起来。赵赶忙吩咐:“杨夫人到来何需通报。快请进来。”

待杨崔氏进了大帐。几人见她一身民妇打扮。收拾的清楚利落。又是一惊。刘三眼睛一亮。忙问:“弟妹。这是从何处来。如何逃过官军重围。”

杨崔氏知道刘三想岔了。苦笑道:“官军数十万大军重重围困。风雨不透水泄不通。我如何能溜的进来。实不相瞒。当老营一战。我落马被俘。今日是官军放我回来劝降的。”

话一出口。赵等人脸色登时就变了。绿林道上。失风被擒倒不打紧。可为官府做事却是极大的忌讳。赵沉声说道:“杨夫人。要改行做官府说客么?忘了尊夫。咱们的好兄弟杨虎是怎么死的。”

杨崔氏点了点头。“我自然不会。当日落在官军手中。我已存必死之心。至于那冯为何不杀我。|就不明白了。今日他叫我来劝降。我自然允了。否则如何脱身与各位兄弟一见。这回来。我只将那冯的话带到。同时将官军虚实相告。各位兄弟若不过我。用不着我。回头我一死追随先夫也就是了。”

听杨崔氏说恳切。等人赶改口。连称误会。端了凳子水杯来请杨崔氏慢慢道来

杨崔氏将之前冯所言复述一遍。“总之一个意思。咱们在座的都是朝廷头等要犯。总归难逃一死。将士们能否寻的一条生路。就不好说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路

听投降仍不免身死,刘三当即跳了起来。“冯虞欺Ti突围!全军往淮阳山方向冲,冲出一个算一个,冲进山里就有生机。即便是战死,也好过千刀万剐。”

赵鐩没搭理他,问道:“杨夫人,这几日你在官军营中,可曾看得些虚实出来,官军是如何部署?”

杨崔氏说道:“这些日子,我被押在冯虞军中,官军如何部署确是不知。不过,最凶悍的侍卫亲军主力当在我军正面。今日出营,一路走来,实是壁垒森严。官军营垒上炮位密布,还有许多火铳手值更警戒。寨墙前是一条两长来宽的壕沟,沟底密布竹枪。沟前约摸三五百步内鹿角桠杈、铁钉、陷坑密布。其间还有许多木桩,之间交杂系着许多铁丝铁索,似乎是阻挡之用。除了通往营门一条大路通畅,别处全是这等布置。其他还有什么机关防备,我就看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