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谜踪之国剧情全部解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部分(第1页)

众人得知此事,均有黯然之感,但此时置身险地,谁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他们仅有最基本的技术和装备,必须依靠地图和罗盘,不能偏离既定路线太远,当即从高约百米的古树上返回地面。

地下到处是积水和泥沼,不时有发着微光的蜉蝣从面前飞过,这上亿年前沉埋在地底的古岛,范围大得无法探测,它遍布着大量早已灭绝的古代树种,地形复杂多变,史前植物群落下覆盖着这许多峡谷洞窟,多为水流切割侵蚀而成,属于喀斯特地貌,洞穴里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迭岩,洞中套洞;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人掉到洞里就别想再爬出来。

众人胆量再大,也不敢往深处乱走了,胜香邻以火照罗盘辨识方位,带队行到一处水流平缓的暗河前,以塔宁夫探险队的地图作为参照物,推测穿过这片被地下水淹没的区域,应当可以返回那条通往“潘多拉的盒子”的路线。

司马灰等人没有渡水载具,更不知河水深浅,眼见水面甚是宽阔,附近无路可绕,便各自将背包和枪支弹药顶在头上,一个紧挨一个涉水而行,在阴冷刺骨的地下水中走出数十米,那水浅的地方到膝盖,深处可及胸口。

奋力趟水涉过河流,寻着路线进入一条木菌云芝丛生的深谷,先找了一处隐蔽干燥的树洞,堵住洞口,拢起火堆烘干衣物,胜香邻取出干粮分给众人食用,轮流执哨休息,倒也平安无事,然后又按地图指引,径往一条峡谷深处行进。

众人吸取了教训,尽量选择安全地带蹑足潜行,这峡谷曾是古岛上的山峰,地质运动和风雨侵蚀,使它演变成了无数巨型岩块,既孤立又连贯,分峙迭出,错落起伏,管状木菌生长得比丛林还要茂密,地下水流充沛,山体间悬挂着大大小小的瀑布,如同白练般蜿蜒倒垂,潮湿压抑的环境也使人昏昏欲睡,深谷中云缠雾绕,没地图进去就得转向。

众人勉强打起精神,用猎刀、火把开路向前,途中“二学生”又以先前之事询问司马灰。司马灰几个月前也曾在缅甸丛林受到化学落叶剂灼伤,因此他完全能够理解“二学生”的想法,就说反正这天是社会主义的天,地是社会主义的地,死到哪不是一死?你要真是个胆大不要命的,权且算你一个无妨,不过你能不能活着见到“潘多拉的盒子”里的东西,我现在可没法保证,那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高思扬对司马灰的怀疑并未减少,又听其言语冷漠,好像根本不把人命当回事,忍不住说道:“司马灰,你真是个冷血之人。”

司马灰忽然停下脚步,压低声音说道:“现在没时间谈论我的优点了,这里好像有些什么东西?”

众人闻言向前望去,发现木菌从中卧着两只无头的大石龟,都是重达千斤,说他们是石龟,也只体形相似,因为脑袋掉了,所以不知究竟是个什么石兽,背上没有负碑,光秃秃地生满了苔痕,拨开挡在身前的木菌,赫然是个由山体内垂直下陷的圆形深坑,规模大得骇人,地形也异常突兀怪异,借着微光用罗盘测距仪观察,直径至少在百米以上,里面有雾气,看不到底部状况,而周围的形状则十分整齐,每层都有无数大小相连的洞窟,燕子巢似的紧紧依附在山壁上,洞口的条条凿痕和斑斑斧迹还隐约可见,从高处垂下的古树根脉,顺着地势缠绕盘旋,将那些废墟般的洞穴遮蔽了大半,幽闭神秘的气氛难以言喻。

第四卷 阴峪海 第一话 魔盒

众人对照地图看了一阵,推测此地即是图中的“潘多拉的盒子”,但里面的情况还无法想像,得下去探到底才见分晓。

司马灰让众人暂作休整,然后对高思扬说:“从这附近的古树爬上去,应该能找到一条通往地面的隧洞。如果里面没有发生坍塌,你和‘二学生’也许还有机会回去。”

“二学生”连忙摇头,表示坚决跟司马灰等人一条道走到黑,只是手里攥着根木头棍子,觉得胆气不足。

罗大舌头说:“‘二学生’你小子也算有种,告诉你跟着我保准不会吃亏,你可别小瞧这根棍子,解放前在关东有路放山的老客,说白了就是在山上挖人参的参帮,他们钻到不见天日的老林子里,身边宁可不带土铳,手里也得握着一根棒子,那叫‘索宝棍’,上边还得拴俩老钱,年份是越吉利越好,像什么康熙通宝、乾隆通宝都成,只要这‘索宝棍’在手,自然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司马灰没空听罗大舌头胡说八道,他又告诉高思扬和“二学生”,这个代号“潘多拉的盒子”的地方,很可能是个极深的地下洞穴,我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危险,只知道它肯定会有危险,你们通讯组剩下的两个幸存者,能活到现在也算命大,但每个人的命只有一条,你们可得仔细掂量掂量再决定。

高思扬心中也早有打算,通往地面的隧洞位置在哪,以及内部是否发生过坍塌,全都无从得知,如果没有胜香邻这样的专业测绘人员,即使手中有罗盘和地图,她也根本找不到路,再说就算返回了地面,也仍是置身于阴峪海莽莽无边的原始森林,那地方凶禽大兽出没无常,谁能活着走得出去?现在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就是跟司马灰一起行动。只要众人紧密协同、各施所长,哪怕当真是万丈深渊,也不见得有去无回。

司马灰见高思扬表明心迹,到了这个地步也就不能再全盘隐瞒,于是大致说了自己当初跑到缅甸参加世界革命,游击队溃散之后,逃至野人山裂谷遇到“绿色坟墓”,身边同伴死的死、亡的亡,返回国内后为了揭开“绿色坟墓”的真面目,又跟着宋地球参加了一支考古队。穿过苏联人钻掘的罗布泊望远镜,并在地底极渊中得知“绿色坟墓”这个境外的地下组织,妄图潜入地心寻找某个巨大的“秘密”。关于这个秘密,几千年来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有说是“神庙”,有说是“黑洞”,也有说它是“古代敌人”,它就象是一切灾难与恐怖的根源。不论“绿色坟墓”的企图如何,追根搠源总是由司马灰等人而起,他们的命运也早已同这些谜团纠缠在了一起。唯一生存下去的意义,便是去寻找终极的答案,此时通往谜底的“潘多拉的盒子”就在眼前,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路途则充满了未知和死亡。

司马灰简单说了遍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至于“古城密室中的幽灵电波、失踪的苏军潜水艇、极渊中的时间匣子、行踪诡秘的赵老憋”之类内情则只字未提,毕竟这些事极为离奇古怪,又事关重大,他不想轻易吐露。

高思扬和“二学生”没想到这件事牵扯如此之深,对方有所隐瞒也合乎情理,但高思扬还不敢轻信,“绿色坟墓”与“潘多拉的盒子”有什么关系?

司马灰知道此事终究绕不过去,就说夏代洪荒泛滥,禹王开川导河,将内陆洪水引入禹墟,又把拜蛇人视为神物的一块石板沉入地心深渊,后世称此物为“禹王碑”。拜蛇人则妄想重新掘出石碑,从而摆脱夏王朝奴役驱使的命运,所以在禹墟中存有大量神秘诡异的记载,考古队破解了夏朝龙印之后,得知深山洞窟中埋有“天匦”,那东西早在神农氏架木为巢时就已经有了,只有找到它才能进入深渊,但司马灰也不清楚“天匦”究竟为何物。如今掌握的线索仍是有限,仅知道“天匦”可能就在阴峪海下的洞窟里,春秋战国时楚人崇巫信鬼,认为这洞窟通着地脉,底下是锁鬼的背阴山,这些环壁重迭的洞穴,大概都是楚幽王时期开凿而成,据说埋有古楚国重宝密器,看其形势阴森险陡,仿佛真是通往地狱的大门,那些幽冥之事虽然难辩虚实,可一旦选择进入“潘多拉的盒子”,即使没有阴魂恶鬼,也肯定要遭遇许多难以预想的危险,生命的终点是死亡,这条路却未必有终点。

高思扬对“禹王碑”之类的事情并不了解,此时不用问也知道司马灰是擅自行动,她沉吟片刻,仍决定跟随众人深入地底,对司马灰说道:“我现在是回不去了,何况我这条命是你救下来的,因此不论前路如何艰险,我都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但愿你所言属实。”

众人见高思扬愿意同行,无不深感振奋,司马灰当即着手部署,吩咐众人各自检查枪支弹药,配备“1887型杠杆连发霰弹枪”的队员,此前都携带六十发“12号弹药”,沿途使用过半,就从“二学生”的背囊中,取出备用弹药进行补充,罗大舌头那条加拿大猎熊枪,口径大射速慢,耗弹量低,他自己带的四十发“8号弹药”已足够使用,而火把却只剩下三分之二,司马灰觉得消耗过快,就让“二学生”负责将烧尽的火把留下,如果途中发现可燃物质,还可以重新利用,并把胜香邻的猎刀分给“二学生”防身。

胜香邻检视了一遍物资装备,有些担心的对司马灰说:“矿灯的电池还很充足,而且利用电石发光照明远比火把持久,又能探测地下空气质量,我估计剩余的电石至少可以持续照明二十天,取暖的毡筒子只有三套,轮流使用也可应对,这些事都不成问题,可咱们携带的干粮有限,仅能够维持数日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