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乡村的孩子唱出天籁之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大伯陪我谈诗(第1页)

“妈,还不出来迎接客人。”蒋凤瑛大喊道。

“你这疯丫头,吵吵啥呀,领来就领来呗。”屋里有个妇女说道。

“张市长来了,还不出来。”蒋凤瑛又喊到。

从屋里走出一个妇女,腰里系着围巾,还在擦着手,一见我大伯,上前捞着我大伯:“稀客,稀客,张市长,那阵风把你吹来了。”

“妈,客人你还没见哪。”蒋凤瑛说。

那个妇女瞅瞅我,我也在看着她,四十岁左右,高个稍胖些,听蒋凤瑛说,她在烟草部门工作,待人很热情,说话也客气。

“伯母好。”我向她鞠躬。

“这是张茂山的大娘,这是张茂山的大伯。”蒋凤瑛介绍道。

“这是你的侄子,哎,对啦,老蒋给我说过,看我这记醒。凤瑛,去看着锅,我给你爸打个电话,叫他快回来。”蒋凤瑛也妈把我们让进屋里说着跑走了,蒋凤瑛炒菜去了。大伯、大娘问我家里的事,我挑好的说呗。

“张市长,稀客,稀客,那阵风叫你给吹来了。”蒋伯父笑着伸着手直奔大伯,大伯也伸出手,蒋伯母也进来了,手里还掂着小菜,大娘说着客气话,我冲蒋伯父笑笑,后来才知道他叫蒋中凯。蒋凤瑛叫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来,稍后进来一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蒋中凯吵了他两句,他又走了,蒋凤瑛说是他二哥,天天吊儿郎当混日子,见谁愣登个眼,不甩乎不在乎的样子,蒋凤瑛的父母经常吵他。

“老蒋,叫那个小伙子回来,坐一起吗?”大伯和蔼地说。

“别叫他,桑普愣子穿不成树,养个败家子。”蒋中凯摆着手说。

“爸,你叫张茂山来,谈正事,张市长俺是在路上碰见的。”蒋凤瑛说。

“好,我们边吃边聊。张茂山,在我家不要受拘束,有啥话说,有啥事,离家上学,有多难事,尽量帮助你,我把你看成我自已的小孩,你不介意吧。”蒋中凯说。

“蒋伯父,谢谢你,蒋伯母,你能容忍我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孩,我会把你的肺气炸。”我低下头说。

“能有凤杰气人,他才叫我的肺气炸哪。”蒋伯母说。

“蒋伯父,我把诗稿带来了,请你是指错误,这稿子我还没叫人看过,你是我第一位读者。”我说着把稿子掏了出来,递给蒋中凯。我心里却在后悔,拿了谭老师的一首《风流》。

蒋伯父接过稿子,仔细阅读后,递给大伯,大伯看吧笑啦,递给大娘,大娘看了几遍一直点头,蒋伯母凑上去小声念着:《风流》

神州,历经五千年,从古至今,代代风流人物出现。

惊天动地的伟人哟,有的被金钱、美女诱惑,身败名裂编入伪人圈。

有的一身正气为百姓,在国家面临困难,抵御外来侵犯,维护中华,国泰民安。

一首《沁园春?雪》,诗人把风流古人赞。

龙的家园受百年辱,中华呼天喊地盼伟人,挺身而出冒风险。

新中国的成立,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把华夏山河治久安。

他的风流事迹,——墨客撰写传万年。

日红二首

《日出》黎明时分,春雨过后的空气新鲜,今晨终于盼到天晴。

我散步于荒野,此刻心里特别高兴。

许久,看见遥远的东方,太阳出来了,红彤彤的,从海上冉冉上升。

哇,春天的日出,在东方最远、最红。

我多么想去大海边,——看到日出的情景。

不,有朝一日,我会登上泰山之顶。

我脑海里灵感闪现,想构思一册画卷,对开始提笔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