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温香软玉是褒义词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要我说就烧了(第1页)

由于经过前一阶段的不懈努力,书画真迹见得多了,工具书看得多了,收藏爱好者与最初相比,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这时其往往会盲目自满,宣称能辨真假、识优劣,“敢看画”了。《乡+村+小+说+网手机阅读xc》而实际上这时他仍处于“半画盲”状态,对真迹能看得比较清楚,对假仿的或几可乱真的伪作懵懵懂懂,是只能识真而不能辨假的“半瓶子醋”。此阶段,其“敢”在市场上买画、于拍卖会上举牌,往往购入大量的藏品以拥有而窃喜,上当“吃药”在所难免。

随着书画投资购藏“实战”经历的增加,“学费”交多了,收藏者变得见多识广,认识到书画实迹的真与伪,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在不少情况下是真伪夹杂,真中有伪或伪中有真,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真的不一定是优的,伪的不一定是劣的,深切地领悟到书画鉴赏之功,非轻易即可修炼而成,其应是一种终身致学的课业。此阶段其购买藏品将会格外慎重,见书画精品当仁不让,势在必夺;而对应酬之作,不管其名头多大,价格多低,一律不予购藏。

经过十余年的学习、钻研和在书画艺术市场上的“跌打滚爬”,收藏者此时不仅能对遇见的名家作品过目不忘,而且还能对见过的伪品特征了如指掌,即从曾经我眼的书画实迹中均能获取收益。此时其方可深悟名人书画投资收藏中,“名头、质量、价格”关系之相辅相成,深感“机遇、眼力、资金”与此道缺一不可,深悟中国名人书画地域内知名之特性,进而渐入“遇真迹一见如故,见精品为之一惊;看假画一目了然,视劣品厌恶之极”的佳境。

三人听了黄志军的话,倒是对林崇文感兴趣

我师父现在还活着,但是他一个人拒绝见任何人,三位大学者就不要想着去见他了。黄志军说。黄志军不想让三个人见自己师父,因为自己师父太惨了,都是文人,看看他们现在的身份地位,再看看自己师父,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所以黄志军还是不说的好。

周晴听着觉得稀奇,这三个老古董可是出了名的自负与高傲,自认天下老子才学第一,别说要去见别人了,就算是有人上门求见也不见得会见,反而对黄志军感兴趣对他的师父也感兴趣。

三个老头都不说话了,一人点了一支烟,在那使劲抽,觉得好像在思考什么事。

周晴一看就知道了,这三个老古董又想到了教育问题,自己做人的问题,保准不多会就会大发感慨,人老了就这样,特别烦,还是三个搞教育的老头一起,周晴很难受的了。

不过这次很难得,三人都没有发牢骚,因为他们遇到了高手,在高手面前发牢骚,那是丢尊严的事,高手只谈风月。

黄志军没有多想,他以为就是来把那碎掉的瓷器说清楚,然后就完了,后面帮人家看画,也只是顺带的事,而且吧,三个大教授不可能只听自己的,那幅画真的好,黄志军也喜欢,就算是假的,他也要,能仿造出这么精美的假货能当真了。

周文韬把烟灭了,又点了一只,给黄志军一只,黄志军赶紧拿出打火机,先给周文韬还有其他两人都点上,然后才给自己点,一屋子都是烟味,周晴觉得很讨厌,就先站到一边去。

你,是当铺出生的吧。周文韬又问了一遍。

是,当铺呆了十三年,徽州第一当,天合,老板张君辅。黄志军说。

原来是张公,徽州八大家,他算一个,可惜晚年不保,惨死越南。李秉中说。这些读书人当年有什么才子,大家他们都清楚的很,就像现在的明星一样,一说名字基本都知道。

按照当铺的规矩,这画该怎么办?周文韬问。

烧了~黄志军说。

烧了?三人都有些惊讶,这画他们三个都看不出来,要是拿出去保准看出来的人也不多。

假画比假币危害大的多,也伤人心,当铺凡是假的东西,没看出来的,都烧都砸,甭管你多少钱买的,一概不能留,这是我们的规矩,但是你们这些收藏家我就不知道了。黄志军说。

哼,你这话说的,是逼着我烧啊,你们一个搞当铺的,对假的都要烧,而我一个读书人要是不烧,就是没气结,不过这画还真不能烧,这是我一个朋友的,他拿来给我女儿做聘礼的。周文韬说。

那你这女婿可真有心眼,弄一个不清不楚的东西来做聘礼。黄志军说,说完就看了一眼周晴,想着就算有一百个心眼,在这样强势的女人手底下估计也没用。

周文韬把画收起来了,没表态,这画不能烧,当然得还回去,而且不能表明咯,否则万一人家说自己掉包了,说都说不清。

周晴,你打电话,叫叶志明来,我把画还给他。周文韬说。

哎,我知道了。周晴应了声,就给那个叶志明打电话,也是什么都没说,就让他过来一趟,随后就挂了电话。

那,没事我这就走了。黄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