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封神演义白话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邓九公奉敕西征(第1页)

话说申公豹成功策反土行孙后,又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然后切换画面,咱们来到了绝龙岭。这里的兵士们吓得魂飞魄散,逃回汜水关向韩荣报告说,"大事不妙,太师在绝龙岭挂了!"韩荣一听,连忙修了个报告,速速送往朝歌。微子这位闲不住的小弟接到报告后,急忙跑去偏殿,见到纣王后,行了个大礼,说,“大王,有事要报!”

纣王听了微子的报告,吓得差点从宝座上跳起来,“我几天前还在做梦,梦见太师告诉我他在绝龙岭吃了亏,没想到梦话竟然成真了!”纣王心里那个难过啊,就像失去了亲爹一样。

纣王环顾四周,问道,“太师不在了,咱们该找谁来接替呢?对了,一定要把那个姜尚抓来,为太师报仇!”众官听了,都陷入了沉思,这可是个棘手的问题。这时,金胜这位大夫站出来,说,“大王,邓九公不就是个好选择吗?他之前大破南伯侯鄂顺,功劳可不小,要想打赢西岐,非他莫属!”

纣王听了直点头,马上下令,“快给邓九公发白旄、黄钺,让他专门负责征伐。速派官员去三山关,传达我的命令,不许停留!”王贞这位使命官接到命令后,立马上路,他骑的马快得就像射出的箭,他的心飞得比马还快。秋天的阳光正好,天气也暖和,可真是个出行的好日子!

那个传信的天使真是忙碌啊,跑遍了府、州、县、司,好几天都没停下来。终于有一天,他到了三山关的驿站,想必累坏了,那晚就在那儿休息。第二天,精神焕发的他来到了邓九公的帅府门前。邓九公和他的将领们可郑重了,焚香拜旨,然后郑重其事地拆开旨意,准备仔细阅读。

读完信的邓九公正在和天使交流,这时王贞突然说,“新上任的总兵孔宣马上就到了。”果然不出所料,孔宣转眼就到了。邓九公把事情交代清楚后,立即点兵祭旗,准备第二天就出征。就在这时,有人报告说有个矮子来送信了。邓九公让人带他进来,看到这个矮子身高不过四五尺,在滴水檐前行礼,递上信。

邓九公拆开信一看,原来是申公豹推荐的土行孙来帮忙。邓九公看了看土行孙,心想这人物不太讨喜,要是留下他,申道友可能会不高兴;但要是用他,又觉得不太合适。想了半天,决定让土行孙去管理粮草,充当五军督粮使。他对土行孙说,“既然是申道兄推荐的,我自然不敢怠慢。后军粮草正缺,你就负责吧。”就这样,命令下去,太鸾和邓秀分别拿着正印和副印先行出发,赵升和孙焰红负责支援,连带着邓婵玉这位女侠一起,浩浩荡荡地征战去了。

邓元帅一行人马离开三山关,向西进发。一路上,旗帜飘扬,杀气冲天,场面蔚为壮观。

邓九公带领的队伍在路上行军了整整一个月,终于有一天,他们到了西岐。就在他们精神振奋地准备着下一步行动时,一位侦查骑兵急匆匆地来到中军报告,“元帅,前方就是西岐的东门了,请您决定我们接下来的动作。”这时候的气氛紧张而严肃,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邓九公的命令,准备面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邓九公稳妥地安顿下行营后,不等片刻,便下令放炮并发出呐喊声,展示了他军队的威势和准备。

而在西岐,子牙从击败闻太师后,已经得到天下诸侯的支持。突然,一个侦察兵急匆匆地报告,“三山关的邓九公带着人马驻扎在东门外。”听到这消息,子牙询问身边的将领们邓九公的情况。黄飞虎立刻回答说,邓九公是个有才能的将领。子牙笑着说,“有才能的将领容易对付,但采用非常规战术的就难办了。”

与此同时,邓九公在营地里下令,“谁愿意第一个上前跟西岐的军队交战?”太鸾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率领本部的人马排开战阵,马上横刀,大声挑战敌人。这情报很快也被传到了子牙的相府,“有将领挑战我们。”子牙问身边的人,“谁愿意去迎战?”南宫适立即领命,提刀上马,摇旗呐喊,冲出城门,只见对方阵营中有一位将领,长得面如活蟹,颔下长着黄须,骑着一匹乌骓马,准备迎战。

南宫适大声问,“你是谁?”太鸾回答说,“我是三山关总兵邓九公麾下的太鸾,奉皇命前来讨伐叛乱。你们背弃臣节,招纳叛亡,无故造反,肆意妄为,破坏朝廷秩序,藐视皇命,真是令人痛恨。我们奉命剿除你们这些叛贼。

你们最好下马受降,前往朝歌接受审判,这样还能保住百姓的安危。如果你们继续固执,后悔就来不及了!”南宫适听了,却笑了起来,“太鸾,你知道闻大师、魔家四将、张桂芳等人的下场吗?他们都被消灭了,连一点残余都没有。我看你们这些人,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光芒微弱,影响力有限。你们最好还是早点回去,免得遭到屠戮。”

太鸾听了这话,气得大怒,催动他的紫色骏马,手持利刀直冲南宫适。南宫适也不示弱,驾马迎战,用他的合扇刀熟练地抵挡太鸾的攻击。两匹战马相交,一场激烈的大战就此展开。他们来回冲撞,如同擂破了战鼓,摇碎了锦绣旗帜,交战了整整三十回合,场面惊心动魄。

南宫适在马上英勇斗狠,他的刀法展开,全力以赴,斗志昂扬。太鸾也毫不示弱,怒发冲冠,眼睛瞪得圆圆的。他抓住南宫适刀法中的一个破绽,大喝一声“着!”,然后猛地一刀劈下。南宫适本来小看太鸾,没想到这一招来得如此猛烈,见刀光闪到,急忙闪身躲避,但还是晚了一步,那锋利的刀刃削去了他的护肩甲的半边,绒绳也被割断了几寸。南宫适被吓得魂不附体,败兴而归。

太鸾趁胜追击,收复了一些地盘,然后满载荣耀返回营地。他向邓九公汇报战果,“今天遇到南宫适大战,虽然没能斩下他的头颅,但已经削弱了周军的锋芒。”邓九公听后表示赞赏,“首功居上。虽然没能斩首南宫适,但你已经大大削弱了敌军的士气和斗志。”

南宫适战败归城,回到相府向子牙报告了失利的消息,说差点就丧失了军队和自己的生命。子牙听后镇定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作为将领,关键是要根据形势机动行事,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将领最重要的职责。”

第二天,邓九公下令调动五方的队伍,壮大了军容,炮声隆隆,全军士气高涨,喊杀声震天响。他们来到城下,要求与姜子牙对话。子牙接到报告后,吩咐辛甲带领大队人马出城迎敌,并决定亲自与邓九公交锋。西岐的炮声连绵不绝,城门大开,大队人马蓄势待发。邓九公定睛一看,只见两面大红旗在风中飘扬,引领着一队人马分列前方,其中红衣的周将统领着阵脚,场面气势磅礴,令人心悸。

随着两声号炮的响起,两面青旗迎风飞扬,带领着另一支队伍威武地站立在左翼。这支队伍中,身着青色盔甲的周将稳稳地控制着阵脚,他们的存在显然增添了战阵的庄重与力量,使得整个军队看起来更加整齐有序,气势如虹。

当第三声炮响起,两面白旗随风飘扬,领着又一队人马雄壮地站立在右翼。穿着白色盔甲的周将坚定地守着阵脚,他们的整齐步伐和坚毅表情增强了阵容的稳固和威严。白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象征着清晰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让这支队伍显得更加不可动摇。

邓九公望着这壮观的场面,对身边的将领们赞叹道:“姜尚真是会用兵啊,纪律严明,布阵得当,真正是个有才能的将领。”正当他们评价着对方的军容时,又见两面皂旗在空中翻飞,带领着另一支队伍,这次是站立在后方。身着黑色盔甲的周将稳如泰山地守着阵脚,他们的加入让整个阵势更显得深不可测,如同一股隐形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

紧接着,中央部分也展现了它的壮观阵容。杏黄旗作为核心,领着一大队人马,周围环绕着五方八卦旗帜,彰显着军队的庞大和力量。众多门徒成对排列,如同展翅的雁阵,一一驾驭战场。其中,二十四位战将特别显眼,他们身穿金盔金甲,披着红袍,手持画戟,分列左右,各有十二骑。而在这雄壮的阵容中央,四不相托座之上,坐着的正是姜子牙,他的气势轩昂,兵威严肃,整个人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威严。这一刻,他不仅是一位将领,更像是战场上的统帅,掌控着这支庞大而有序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