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文人包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市长秘书的马拉松初恋(1)

“纪委书记和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打起来了!副市长的衣领被扯破了一块。纪委书记的鼻子也被打出了血,血把白色的夹克染红一大片……”。丁山听到这消息,兴奋得跳了起来:“好新闻呀,好新闻!”但是,光听到这么一点信息是无法写出一则新闻来的,还需要更完整的内容。可是,传送消息的老师却说不出下文。

“你是从哪儿听来的?”丁山马上摸出采访本。老师却不以为然地说道:“农贸市场的肉摊边。”

下午,丁山没有课,便来到市委办进一步了解情况。接待他的是一位小姑娘。看过丁山的采访证后,对丁山就有些爱理不理的,忙着处理桌上的文件。

“我想采访一下市委书记,关于纪委书记和副市长打架的事。”丁山说明采访来意。可小姑娘眼睛一瞪,很惊奇地问道:“什么?不清楚。”摇了摇头后又说道:“接待记者采访要和宣传部联系。”

宣传部就在市委办的楼下,丁山来过不止一次了,因此,三脚两脚就下了楼。推开了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彭小天的门,大大咧咧地说明了来意,副主任彭小天看了丁山的采访证后,向他一丢:“假的!”

“我是……”丁山刚想争辩。彭小天便抢着说道:“哪有什么采访证?只有记者证!”他双眼斜视了一下丁山后,又继续说道:“采访证只是某个专项活动临时发的,只有记者证才是全国统一发放的。采访证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有效。”

“听说纪委书记和一位副市长打架了!”丁山还是不死心,继续追问。

“什么乱七八糟的。就盼出乱子!”彭小天听后很气愤,刚想再教育丁山几句,可巧此时电话响了,便趁机不再搭理丁山。丁山见自讨没趣,只好离开了办公室返回学校。

其实,纪委书记和管工业的副市长打架确有其事。他俩打架时,市委书记查一天也在场。那是在查书记特意安排的小宴会上发生的事情,为了缓和他俩的矛盾查书记当起了和事佬。可就在查书记上卫生间的时候,俩人就打了起来。

二人结仇的原因没人清楚,只知道是为了查账。说起来有些绕:纪委书记还在担任副市长的时候还分管着农业,而现在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当年还只是副调研员。当年的副调研员现任主管农业的副市长要查前任的帐,由此俩人就有了过结。

按理说,做到了这个级别的干部,涵养应该好,有过结也只能闷在肚子里。可他们还是打起来了。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大家都清楚,查书记绝不希望这事张扬出去,因此,大家也都替其瞒着。

在郎壳子这种地方,市委书记不想办的事,哪个如果硬要办,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当然就没有谁愿意给丁山叙说实情了。丁山也是,本来发表不了的新闻却要硬生生的去采访,真是自讨没趣。可这也不能怨丁山,因为丁山不是记者出身,仅仅是青墩中学的语文老师。

在郎壳子这个只有三十万人口的县级市,丁山是少有的古董级文学爱好者。并且,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一些诗歌,但因为写诗没钱赚,这两年也开始转型写民俗小说,虽然写的很多发表的很少,但他热爱文学创作的那颗心依然赤诚,每天都会写上一两个小时。特别是每年的寒暑假,丁山总是提着那个猪肝色跨包,带上几件衣服往返于乡间小道,收集民间故事歌谣什么的。

他之所以走上记者这条路,还是缘于一年前的一次民间故事收集。那天,丁山在郎壳子境内最偏远的青溪乡某村,正在听一位老人讲述《关于杨天应的传说》。突然,急速的狗叫声打断了老人的讲述。循声望去,走来一位头戴太阳帽身背照相机的年轻人。年轻人向老人打听村子里的一位住户。在年轻人与老人说话的时候,丁山认出这位年轻人来了:“膀爷!”,年轻人愣了一下“三门太!”,看得出来人也很吃惊,一阵大笑后两人便拥抱在了一起。给丁山讲故事的老人一见,便慢慢起身说:“屋里坐!屋里坐!”

市长秘书的马拉松初恋(2)

膀爷是丁山的大学同学,因为长得膀大腰圆,同学们便叫他膀爷,他的真名叫邰从化。叫丁山做三门太,意思是丁山有女人缘,要找三个老婆。其实,毕业几年了,现在丁山还是单身一人,邰从化也早没有了当年的富态。

邰从化现在是地级市《西都日报》副总编辑,丁山所在的郎壳子市隶属西都市。这次来主要是核实一封群众来信。青溪乡一户人家是男到女家落户,村里没给男方分责任田。邰从化向老人说明来意后,老人便打发孙子去喊村长,不一会儿,村长和村支书便来到了二人面前,热情地邀请邰从化到妇女主任家中作客。丁山因为和他熟识也顺便被邀请作客。

妇女主任家是新修的砖房子,也是村寨中唯一的一栋砖房。到了妇女主任家坐定后,邰从化几次提出他的来意。村支书总是借口说“不急不急,等会去看看就是。”说完总是把一些别的话题扯来扯去,说了半天也没有回复到邰从化问的问题上来。

邰从化也是见多识广的老油条,见状连忙转变策略,与村支书聊了些生产方面的话题。聊到这个话题,村支书便来了劲。从买谷种到卖肥猪等等,关于农村方方面面的事都扯到。当他们聊得起劲的时候,乡里的党委书记也风急火燎地赶来。邰从化再次说明他的来意。党委书记和村支书竟都一个态度:不急,把饭吃完再说,吃饭是头等大事。恰巧此时,妇女主任高声喊着:大家洗洗手吃饭吧!

乡党委书记坐在主客位,邰从化被拉坐在书记左手边,丁山被安排在书记右手边,村支书和村主任依次两边坐下。虽然是农村,但是吃的菜可不差。一色的绿色食品外加土鸡腊肉等本地特产,都是城市人难得吃到的上等菜。喝的是自酿的正宗泡酒。

丁山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场面。他以前在村里也有人请他吃过饭,但大都是一些学生家长什么的,家长们也非常客气,也总是一大桌子菜,但没有乡党委书记和村支书陪同的场面。党委书记一个劲地往邰从化碗里夹菜,然后回过头来邀丁山:“吃菜哦,自己来!”丁山只是好好好地答应。没有更多的话说。好几次邰从化说到他的任务,党委书记马上岔开话题:“吃饭的时候不揽事,等会再说。”就这样你一杯我一杯地劝邰从化。

在中国吃饭没有酒是不行的,在郎壳子这个地方喝的是地方酒——泡酒。说它是酒其实并不准确,喝在嘴里并没有感觉到酒的辛辣味,对于郎壳子人来说只是一种饮料。在夏天喝是最好的,具有散热解渴的作用。当然,喝多了也会醉的。特别是第一次喝这种酒的人,往往认为这酒度数不高,没事的。什么时候醉了,自己还不知道。

丁山是知道这种酒的。他觉得今天的场面很像这种酒,乡党委书记这般人就是想在这种和风细雨中灌倒邰从化。虽然丁山和邰从化是同学,但毕业多年没有联系感情自然淡了不少。丁山只是略微含蓄地提醒:“老同学几年不见,酒量大了好多!”邰从化点了点头:“酒量和以前差不多,只是这酒好喝。”见邰从化这么对泡酒感兴趣也就随他去了。果然,不一会儿邰从化就醉了。

带着任务的邰从化在呕吐中被乡党委书记和村支书扶上了车位。丁山也顺便坐了顺风车前往市区。当车经过青墩中学的时候,丁山就下了车不再和邰从化有什么联系。

这一次偶遇邰从化对丁山的触动很大,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自己也是到村去采访,人家也是到村去采访。可是待遇就是不一样。人比人啊气死人。想当初一起上大学的时候,我丁山还是学校文学社的骨干,那时写的诗就在《星星诗刊》发表,而你邰从化只是一个读死书的人,毕业论文都还是我帮忙才能完成。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看来写民间故事传说没有多大出息,还是要写新闻!

市长秘书的马拉松初恋(3)

看着几年来记录的那些民间故事本子,丁山真是感慨万千!突然,他握着拳头在桌上狠狠地砸了一下。迅速地将那些记录民间故事传说的本子,丢进抽屉,一把锁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