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陌上阳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孩子们喝酒吗(第1页)

两人歇好准备起身的时候,天边霞光渐消,一轮白白的圆月悄然挂起来。

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的,两人根本不知道往哪边走是风都,只好跟着人潮走。

殊不知这时间许多人正赶在城门关闭前出城回家呢。

天色越来越黑,路越来越窄,人越来越少,走着走着,这长长的路上就只剩下两个人影了。

还好今晚月朗星稀,照出这条清晰可见的路。

晚风轻轻摇,树梢左右舞,林中鸟归巢,陌上人惊魂。

秋风微凉,树影婆娑,叶子发出簌簌的低吟,他们清晰地听到自己一步又一步的脚步声,轻轻的,踩在心尖上。

董碧韬心里越发发毛,见伏海不知什么时候寻了根木棍防身,赶忙抢过来自己紧紧攥在手里。

伏海连忙又捡了根树枝,抱着董碧韬的胳膊。

两人不自觉靠拢,手牵手肩并肩小步往前挪。

“少爷,那里有户人家。”伏海的脚步顿了顿,拿手里的树枝指了个方向,总算看到一处灯火了。

“叫哥。”董碧韬面不改色,他都不记得这一路提醒多少次叫哥哥了。

顺着树枝所指,不远处突然出现一户亮灯的人家,在这茫茫夜色中分外诡谲,却是他们当下唯一的希望。

夜,静的可怕,耳边传来树叶的沙沙声,夹杂着阵阵虫鸣。

走了这一晚上,实在是走不动了,董碧韬停下脚步,盯着亮灯的那户人家看了许久,才决定冒险前去看看。缓缓道:“我们去那里借宿吧,明日再去风都。”

“好的,哥。”

循着灯火一步步走过去,走近了才发现,这是一个林中小院,屋子前面四四方方围了一圈篱笆,院门旁边挂一个木雕的精致门牌,上面端端正正写着四个大字“别风小院”。

这院子方才被周遭高高的樟树林挡的严严实实的,怪不得没发现。

“哥,好香啊。”

伏海上前推开院门,四下环顾,院子里并不见人,却收拾的很干净。

门楣上两盏灯笼,随着晚风摇曳,照亮了整个院子。

院子中间立着一张四方桌,上面摆着两坛小酒和一桌好菜,饭香盈满了整个院子。

不看还好,一看见桌边还有几把圆凳,董碧韬感觉脚疼从地面直钻心窝窝,也顾不上害怕,拖着两条腿一瘸一拐地上前坐下。

一阵幽雅细腻、清香扑鼻的味道从面前两个小坛子里飘了出来,是桂花酿没错了。

董碧韬将鼻子凑过去闻了闻,好酒。

伏海见少爷坐下,自己也不客气了,一坐下就盯上了他面前最近的盘子里的月饼,肚子应声咕噜噜响起来,口水都要流到地上了,折腾这一天,他才吃一块桂花糕和一块烧饼。

季林风洗完澡换了身灰襟衣裳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就见到这一幕,两个小子坐在饭桌上,一个要动他的桂花酿,一个要动他的月饼,这可是他今日去风都百花醉拿着号牌等了好久才买回来的桂花酿,老头子一口都还没喝呢。

季林风一个健步飞跑过来将他的两坛酒护在胸前抱着,“哎呦~你们这两个小鬼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居然盯上了我的酒。”

伏海刚拿起来的月饼,还没送到嘴边就被突然出现的老头吓得掉到了桌上。

正在厨房忙活的舒清,听到外面的动静,还来不及解围裙,便赶紧拿着两幅碗筷小跑出来,“怎么了?”

只见他们家饭桌上,坐着两个白白净净的少年。

一个着一身藏蓝色绣银云大褂,头发简单的束着,看着约莫十三四岁,两只眼睛滴溜溜地打量着舒清,是个古灵精怪的小鬼。

另一个着一身月白色绣银云大褂,约莫十六七岁,发上插一只白玉簪,略显贵气,端正又拘谨地坐着。

这时那月白色少年站起来,行了一礼道:“大爷大娘对不住,如此清风朗月一家团聚的中秋佳节,打扰您们了。我们两兄弟自风都出来不小心迷了路,走到这里来了。想问一下两位是否方便让我们借宿一宿,明天早上我们就离开,绝不再多打扰。”

见少爷起身,伏海也赶忙起身跟着行了一礼。正要坐下,余光瞥到董碧韬说完话仍站着,他也不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