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菊花醉孝增结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部分(第1页)

把洞庭湖的水寇招赘在家。你们与我把他拿下了!”他在不觉间已经把胡世倌说成要造反了。

彭金麟和王冠银顾不得隐蔽了,硬着头皮带着几个捕快上前要绑谢舜尧。谢舜尧一见,大骂了一声无耻,一渔叉刺伤了彭金麟的左臂。谢舜尧持叉喝骂:“不怕死的只管上来。”

王冠银退下来在张槐的耳边悄声说:“大人,不动杀机,今天走不出去。”

张槐点点头,大声喝道:“胡世倌密谋逆反,现在已死。尔等竟敢阻挡官兵,与我格杀勿论。杀死一名贼人,赏银一两。”

此令一下,众捕快乡勇蜂拥上前,与花土司的团丁和谢舜尧的渔民厮杀起来。不上一个时辰,土司兵与渔民大半被杀死,其余的逃散而去。安化与岳阳的捕快乡勇也死伤了不少。胡家的东门外,血流成溪,死尸满地,一片哀叫之声。

花亦农与谢舜尧均力战而死,身中无数刀枪之伤。谢舜尧的渔叉刺中一人,兀自站立不倒,怒目圆睁。张槐走过去,把他的双眼用手一抹,说:“我与你无冤无仇,不是我心狠寡义,实在是你等不识时务,与朝廷对抗。我会让人把你们好好安葬的,放心去吧。”

张槐命人把捕快与乡勇的尸首收敛了,装进棺材,等候他上奏朝廷后再行褒奖。又命人把花亦农的尸体收敛了,让鲍余年要厚葬。同时,他还送了五十两银票给彭金麟,说是算给胡世倌的吊仪。

他命人把吴孝增的匕首夺过,四马趱蹄绑了,连同胡嘉宝一起带走。吴孝增破口大骂不已,说张槐是屠夫,自己到阴曹地府也饶不了他。

张槐安慰了陆知璋,与他携手并肩,进了安化县衙,吩咐鲍余年为陆大人置酒压惊。

鲍余年本不知事情如何收场,见张槐不到两个时辰,就摆布得风平浪静,心里更加钦佩。急忙摆起酒席,招待两位大人。

陆知璋原来是要与张槐一争短长的,但他吃吴孝增一吓,屁滚尿流,连屎都拉在裤裆里。又见了张槐杀人的场面,早就魂飞魄散,哪里还敢多嘴?

黑夜降临了。

资水河上的船夫早已停止了劳作。码头边的船舱里,露出了桐油灯点燃的火光,让深秋的凉风体味着一线明亮。

城门已经关闭,巡城的团丁手挑着灯笼,腰插着大刀,像梦游症的患者在城墙上走来走去。更夫的梆子,清脆而干硬地敲起,伴随着一声声苍凉沙哑的喊号:“防火防盗,防长毛喽。”

一轮新月趁人不注意的当儿,悄悄地爬上了东边的天空。红黄的月亮,分外的圆润,仿佛有一片悲伤的气流,从嫦娥的广袖里拂洒下来,把这满山的茶园与满城的灯火,都笼罩了。

八月十五的晚上,中秋佳节,历年是安化人的喜庆日子。夏茶上市,秋茶采摘,茶商云集,交易红火。不但茶商要扎花灯,就是贫困的茶农,无业的流民,也要逛灯会,猜灯迷,乐一乐心情,扫一扫晦气。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天泉”茶庄施舍的日子,四方的孤老,无助的幼儿,都会得到茶庄的一份救济。

今年的灯市,“天泉”茶庄也是早已准备好了的,各种灯笼都已扎齐,俱放在茶厂的库房里。就连知县鲍余年,也命人以县衙的名义,扎了几十只灯笼,上面由他亲自撰写了灯迷,猜中者要奖赏一吊制钱。

岳阳府张大人的这一场流血事变,使安化县城充满了恐怖的气氛。天泉茶庄就是安化的精灵,如今它的老板胡世倌死了,公子胡英与胡嘉宝被逮走了,就像人被抽走了灵魂,只剩下一具空壳的躯体。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菊花醉》第二章(13)

街上的店铺全部关门打烊,外地的茶商早就走得无影无踪。天泉茶厂停止了收购,茶农们的采青茶篓子从城里排到了城外,叫苦不迭。因为采青的叶子,一旦过了期,萎凋得不好,直接影响下一步的揉捻与发酵,对成品茶的条索、色泽和香气至关重要。城外不时传来谣言,说是长毛党要来为胡家复仇,血洗安化城。

县城里的人们,家家都把孩子看管了,不让他们走出家门一步。即使非出门办事不可,也是匆匆忙忙地出去,又匆匆忙忙地回来。

连狗都闻到了从胡家大院飘散的血腥味,趴在窝里,不叫了。

秋风从昏暗的街道上掠过,卷起一片落叶,越旋越高,在夜空中悄然而逝。

几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拄了打狗棍,披了破麻片,绻缩在城墙根下,像一堆无声无息的废弃物,黑乎乎地趴在那儿。

突如其来的灾难,如一面巨大的悲哀之网,把胡家大院的角角落落都覆盖了。大人失去了笑容,孩子失去了笑声。就连看门护院,做饭跑腿的下人,也没有了以往的轻松,人人愁容满面,个个心事重重。天塌下来了,等待他们的是无边的黑暗和莫名的恐惧。

哭声从后宅里时断时续地传出来,让整个大院的气氛更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