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婴宁是不是狐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0六章 迎娶(第1页)

第一0六章:迎娶加永玛问我:“纳姆,你什么时候搬到国公府住?”

这原本正是我所希望的,但此时我闻道别的味道。反问:“怎么了?”

凡妮莎替代她说:“纳姆,不瞒你说,翁主和侯爷这次来看你,是国公爷的意思。”

我和容国公很熟吗?凡妮莎继续说:“你之前派你的仆人去送礼,他们先走到正宅那边,之后才到我们的院子。不知怎么的,消息传到了国公爷的耳朵里,他派人过来问侯爷,为什么不让翁主来看你。还说大过年的,病在别人家不吉利,主家会心里腻歪的,认为病人会把不好的霉运带到他们家。”

“纳姆,杨府有没有嫌弃你在他们家过年?趁现在还没有到年些,要不你跟我们回国公府吧?梁人的规矩太多了,万一触碰了他们的忌讳,你还病着,更不利于养病。再因为这生气,不值得。”

我之前是有离开杨府的想法,但这次病的凶猛,从六老夫人到六夫人都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我怎么好意思在刚刚病好一点就说离开,这样做就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了。我在杨府养病,杨府人并没有嫌弃我,反倒是很乐意让我住下去,因为我能带给他们好处啊。当然,这话不是说所有人的,六老夫人六夫人她们可不是为了好处才对我好的,我不能昧着良心怀疑她们的诚意。可四老夫人五老夫人就不一样了,她们是看到我带来的好处才希望我能留在杨府的。我带给杨府的好处显而易见,以四老夫人为首的一些人,绝不会因为我病了就嫌弃我在杨府过年不吉利,害怕我会给他们带来霉运。相反他们还巴不得我多住一段时间,为他们召来更多的好处。我实话实说:“杨府的六老夫人和六夫人带我都特别的好,她们不仅没有嫌弃我病着晦气,反倒还是对我照顾有加,我若是现在离开,感觉很对不起她们。再着,杨府这两天有喜事,整个府里都在忙,我帮不上忙可也不能给他们添乱,还是等过罢年吧。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我身体好一些,再搬到你们那边。”

加永玛感觉我说的有道理,“是的,我们刚才去拜见了郡主和六老夫人,六老夫人一直夸赞你。看来你和杨家人相处的是真的好,我能感觉出来六老夫人和六夫人都是从心里真心的喜欢你。”

“她们能真心待你我也就放心了。纳姆,你好好的养病,等到病好了再说去国公府的事,我家的大门永远对你敞开,哪怕是你嫁了人,也欢迎你来居住。”

加永玛真的是善良可爱的好姐姐,给我艰难的生活里注入了强大的能量,成为我漂泊的港湾,精神的依靠,生活的支柱,让我不至于跌落尘埃,过下层庶民的生活。我说道:“过年初五是梁人祈福的日子,杞王邀请我去皇宫里参加祈福活动,你到时候也去吗?”

加永玛点头,“我不仅初五要去,从初三初四一直到初十,每天都要去参加宫里的活动。初三宫里要去景灵宫祭祀,初四圣人要招待官眷,初六是……哎呀,我想不起来了,这些天太忙过了。”

凡妮莎插话说:“梁人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多的事,过个年天天都是这事那事,还都是振振有词有说法的。今天我们来看你,如果不出来又要被国公夫人指挥去做事了,说什么‘腊月二十六,杀羊割年肉’。昨天是做豆腐、贴窗花,侯爷还去了延庆观,接了玉皇……”我听到延庆观想起来呼延灼,打断她的话说:“容国公府和呼延府的人很熟悉吗?听说延庆观是呼延家的家庙,不让随便出入的。”

加永玛不解,说:“都是国公府,关系和其他家一样吧。延庆观不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观嘛,接玉皇当然去那里了,这和关系好不好有关系?”

看来加永玛并不清楚呼延家延庆观的背景,我解释:“梁人铸钱的宝泉局是呼延家管着的,就设在延庆观里,所以一般人是不可能进的去延庆观的。”

她恍然大悟,“怪不得侯爷昨天很在意去接玉皇,提前几天准备,还说见到呼延公爷要能多聊一会就好了。”

我问:“你说的呼延公爷,是延庆观里的呼延灼道人吗?”

“是,就是他,之前林昌诬陷是你仇人的那个国公。纳姆,这件事你可别当真啊,已经证明他和你没关系了,纯属林昌造谣。我听侯爷说他人可好了,很慈祥、智慧,完全就是一个很睿智的人。和别的武将不同,是儒将。”

加永玛当然信任她的侯爷,而我更相信我的直觉。我的直觉是很敏感的,一百多年来我从不怀疑。我对呼延灼生不出来好感,哪怕他不是我的仇人,也会因为他道人的身份让我远离、忌讳。“祭灶的时候,他让他家人给我送过来一件红狐狸的披风……”“天啊!”

凡妮莎轻声尖叫起来。她和加永玛都吃惊不小。“是整个都是红狐狸的毛吗?”

我指指旁边的衣柜,“是的,就在那个柜子里放着。”

凡妮莎是草原来的,跟在加永玛身边见惯了各种动物皮毛,现在仍然能被红狐狸的披风震惊到,可见就是盛产皮毛的草原,红狐狸毛也是不可多得的。加永玛摸着凡妮莎拿出来的红狐狸毛披风,称赞:“真好,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多一色的红狐狸毛,呼延公爷给你送礼是用心了的。”

“是吧!”

我不清楚还能说什么,无奈的闭嘴。连加永玛都认为呼延灼给我送的礼是贵重的,我再说他居心叵测谁会相信呢。我打哈哈转换话题,“他家还给我送来一些牛肉干,你们一会儿走的时候也拿走一些。”

“真的有?这个是要拿走一些。”

加永玛更是不可思议的神态,“我带来的牛肉干送人太多,现在已经没有了。之前也不知道梁国这边不让杀牛,看他们稀罕的不得了,也没想那么多,送人就没控制,结果是现在自己吃的都没有了。”

凡妮莎接着她的话抱怨说:“梁人真的好坑人,心眼都是歪的。明知道这边不让杀牛没有牛肉干,想了法的哄骗翁主多送他们。也怪翁主太善良了,认为牛肉干没什么可稀罕的,只要他们说出来都是整麻袋的送,害得我们自己吃的都没有了。”

“腊月初的时候,国公夫人还抱怨翁主,说给她的牛肉干少了,不够过年给人送礼的。她都不知道那一点也是我们最后的一点了,我们是彻底没有了。偏偏翁主还不让说,偷偷的要自己拿金子去夜市上买。”

加永玛不希望她说太多国公夫人的不好,制止说:“好了好了,不是听你的劝没有买嘛。”

容国公夫人真的是什么都算计。之前盖院子说没有钱,现在过年又算计加永玛的干货,搞得和杨家孤儿寡母一样的艰难。容国公的俸禄可是比善秀这个光杆子爵的俸禄多的太多了,且他在朝廷里肯定还是身兼多职,哪一职都发钱不少。府里又没有几房叔伯兄弟要养活,还让国公夫人搞得那么缺钱,比善秀一个人养活一大家人还拮据。容国公府的钱都到哪里去了?好吧,这不是我该操心的事,我提醒道:“加永玛,你的宝石一定要留一些防身,可别都花了。梁国这边不比草原,万一别人算计你,你连还手都不可能。”

她感激的点头,诚恳的说:“我知道的纳姆,这次成亲你就帮我省了很多的钱,谢谢你。”

成亲的事得亏了美髯公帮忙,我也不好跟她实话实说我求了谁,因为连我自己都不清楚美髯公到底是谁,况且加永玛都成亲几个月了,我再多说也是麻烦。我在杨府这几个月,也不清楚美髯公知道不知道我的情况,不过我想,凭借美髯公的本事,知道我的事应该不是难事,遂把这事放在了脑后。全然不知把我捅到皇帝老儿那的人,就是美髯公的主子,且周围还没一个人告诉我真相。他们都以为我和那人很熟,忌讳谈论,其实我根本什么都不清楚好吧。加永玛走后,就到了杨家迎娶王家女的日子。为了最起码的尊重——毕竟媒人是我,杨家还是张灯结彩,挂满了红绸。我知道了不待客的事,六夫人的解释是“都二十八了,待客有点晚了,等过年的时候一起待。”

我清楚这是六夫人难以启齿真相,不过只要王家人同意,我是无所谓的,没有失面子的认识。石榴悄悄把杨家和王家的协议告诉我,我估计这又是王服的意思,让我清楚王家出了多少钱,好在杨府多照顾一下他的俩妹妹。我顺便又问了石榴给加永玛送礼肉的事。她的解释是:“小郎听说三王府和呼延府给您送礼,怕您没东西回礼,就准备了这些礼品。”

好吧,现在不仅石榴是王服的人,连小生都被王服收买了,竟然是加永玛告诉我,我才知道送的都是啥。善秀成亲用的傧相全都是杨府的部曲,这就是希望消息不要传出去的意思。我让排风把柿子、酒儿都带去迎娶,也让她俩顺便挣一点零花钱。王家作为嫁女方,肯定会给前去迎娶新娘的人准备打赏红包的,这也是规矩。善秀的迎亲队伍没有敲锣打鼓,这在过年前腊月二十八清晨的街道上,真的太不显眼了。一个是天气太冷,前几天下的暴雪还没有完全化去,平时起早赶朝会的官都放假了,哪还有谁大清早的出门挨冻。二是迎亲的时间太早,大街上还没有多少人。人们都忙着在家准备过年,谁也不会注意到这支默默无声的队伍是迎亲队伍。再说,谁家迎亲不是拼命的敲锣打鼓,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家娶媳妇。更何况在娶媳妇扎堆的年前,越是娶媳妇难的人家越是锣鼓敲的震天响,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家娶了新妇。王家比杨家热闹多了,经过王服的算计,王家可以大张旗鼓的待客,并且还是流水席。即从腊月二十八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五,妥妥的八天。八天啊,流水席,还有谁会不清楚王家嫁女!但是,嫁女归嫁女,王家人的嘴却是一个比一个严。王佼和王侥兄弟俩下了封口令,要求家里所有人,包括已嫁女和女婿,不得说出男方是谁家,对外的口吻一致为:“六女婿是外地的爵爷!”

两兄弟管人的方法简单粗暴,“谁要是敢走漏出去风声,以后再别想从家里拿走一文钱!”

几位出嫁女得知父亲要给自己补嫁妆,并且还是补的田地,自然是嘴巴和上了封条一样,不会和梦寐以求的田地过不去。任谁怎么打听,都不会说出去谁与王家结亲的。其实这招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防三姐和她的秀才女婿。善秀和王服每天在城里转悠看院子和铺子,以及办理各种手续契约,除三女婿之外的其他女婿都见过了善秀,皆是恭敬的喊一声:“承爷!”

女婿们都清楚自己家以后的田地是挂在这位爵爷名下的,现在不巴结等待何时。只有三女婿傻乎乎的盘算着王家给的五十两银子,可以买几本书,或者买个好砚台。两个五十两就让三女婿安生闭嘴,五姐定亲的人家退亲,王服做事比他爹真的阴险多了!王家瞒着的不仅是三姐夫妻,直至到两顶大红喜轿抬到院门口,王家出嫁女们还不知道她家是嫁二女——五姐也出嫁。王大姐拉王二姐到屋外的墙边,小声问:“怎么来了两顶轿子?”

二姐莫名其妙,反问:“你不会看错了吧?迎亲哪有抬两个轿子的?”

大姐笃定的说:“小东看到的,拉着他爹去看,他爹也看到了,是两顶一摸一样的轿子,都是迎亲的花轿,不会错的,扎的花和彩带都是一摸一样的。”

二姐懵逼,思索着说:“我今天进院就感觉不对,六妹好好的不在自己屋里梳妆,偏要去厅堂后面的小屋打扮。那个屋黑咕隆咚的点着灯也不亮,梳妆能有六妹的屋里好吗?”

“还有就是,妹妹出嫁不都是让姐姐们帮忙嘛,可你看看咱爹,就不让人去帮六妹。你说说咱爹啥时候管过这些女人们的事啊,太不对劲了。”

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咱去问问咱娘吧,我这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感觉家里有什么事瞒着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