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玻璃罐里的珍珠与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75 chapter 74 chapter(第1页)

chapter74

今年是弦望杯琵琶专业表演大赛第十届,恰逢杯赛举办二十周年,赛事组织较往年格外隆重。且不说赛前各渠道的推广宣传投入了最高的人力物力,到场嘉宾评委汇集了国内外琵琶届甚至国乐届最赫赫有名的大师专家,本届参赛选手人数也达到空前规模,各大高校、乐团最顶尖的青年选手都有参与,海外选手数量也破新高。

毕竟,弦望本就是业内影响力最大、评价最高、专业结构最完整、参与面最广的琵琶甚至国乐展演比赛。能在二十周年的竞赛大年上展演并获得名次,是每位参赛者莫大的机会与荣耀。如果这名次还靠前,那含金量更是耀眼。

本次比赛同以往一样,全程官方网络直播,供乐迷朋友在线欣赏。由于比赛的专业性质,观众席不对外售票。只允许参与人员及部分行业相关人员入场,全程禁止私摄。观赛礼仪也很严格,比如台上选手表演完毕起立前不允许鼓掌。

海城音乐厅最大的一号演奏厅分上下两层,能容纳1800位听众。一层第一二排为评委席,前侧十几排为嘉宾区。业内知名的琵琶专家、作曲家、理论家都到场观赛,甚至跨专业的其他乐器大师均有到场。黎里在二楼还望见了上次在芦汐镇见过的二胡大师钟老。

一楼后侧为从业人员观赛区,二楼留给选手及相关院校在校学生。参赛者各自比赛习惯不同,可自行选择后台候场、非比赛时段不到场、或在场观看。

燕羽第一日比赛在上午,由于排序靠后,到场后他没去后台,先带黎里上楼观赛。第一天上午的选手和学生很多,空位寥寥无几。

燕羽跟黎里在最高处找了个台阶坐下。

九点开赛前,举办了开幕式。黎里听主持人介绍着到场的官员、评委和部分嘉宾头衔,再次认识到了此次比赛的高规格:“海城市文化局局长XXX,海城市……”

掌声一阵接一阵,“琵琶演奏家协会会长、总理事;国乐琵琶学会会长、常务总理事,丁松柏!”

全场掌声雷动。嘉宾区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人起身,冲现场颔首。

黎里听出声量不同,凑近燕羽。他解释,丁松柏既是著名琵琶演奏家,也是推广琵琶文化的领军人物,可以说在业内行政级别最高。这会儿,主持人已开始介绍评委,第一个便是宫政之教授。

“丁会长真厉害。”

“嗯。”

黎里小声:“他认识你吗?”

燕羽默了一秒,说:“他从小给我颁奖到大。”

黎里噗嗤笑,手还习惯性鼓着掌,主持人道:“国乐琵琶大师,陈乾商!”

黎里的手在掌声中凝住,楼下评委席里,那男人人模狗样地起身,冲身后众人点头、弯腰;很是礼貌平易的模样。

她瞟了眼燕羽,他面上不起波澜。

开幕式极其简短,很快步入比赛环节。第一位选手上台前,有近三十秒的空档。

坐满了人的演奏厅极其安静,没有一丝声响。连人挪动的窸窣声都听不见。莫名的,一股无形的高压从空而降。

黎里抬头望,音乐厅穹顶很高,呈淡米色的弧圆形,两侧的建筑设计如波浪,大气而典雅。观众席区域没有灯光,灿烂的光线全部聚焦舞台上。

所有人都静悄悄的,视线注向同一方位。

三十秒的集体沉默无限漫长,黎里心跳渐渐起速,竟莫名紧张,终于直面到了这种高规格比赛的压迫力。

终于,第一位选手抱着琵琶上台,是个女生。舞台前方、面向观众的提词器上出现了她的表演信息:“《昭君出塞》选段黄秋阳(海音)”

舞台地板光滑,人走上去亦没响动。她坐到中央椅子上,抱好琵琶,吸一口气。

一楼二楼观众席左右侧都有大屏幕,画质高清。所有人能看见她在吸气,脸颊的肉在细细发抖。

鸦雀无声。

女孩吐出一口气了,开始弹奏。琵琶声一下填满音乐厅的空间。曲声缠绵而流畅,黎里听着水平很高。虽是第一个出场,但顶住了压力,节奏得当,情绪自然。

第一轮的固定曲目都是节选或短曲,长度四五分钟。很快,曲子弹完,厅内回归静谧。

女孩抱着琵琶起身鞠躬,鼓掌声响起,她快速下了台。

有大约三十秒的时间,供评委整理和提交打分表。观众席里也有了轻微的讨论。

黎里压低声音问燕羽:“她弹得怎么样?”

“还行。”他望着舞台,隔了两三秒,似乎意识到身边坐的人是黎里,便侧了眸,多讲了几句,“全程有四五处绞弦瑕疵,两处滑音没勒好。第三节有两三个弱音没带到,漏了。”

黎里盯着他看。

燕羽莫名:“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