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凤凰台上凤凰游打一省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第1页)

卫善知道碧微在太子的事上说的不尽不实,可这战事总不会骗她,想一想贺明达要到秦昱上位才受到重用,那便是真有什么惹恼了正元帝,魏家替他说话,恐怕不好。

宴到此处也没什么好看了,男人吃得半醉吹嘘起当年战事,卫敬容领着命妇女眷们去泛舟游湖簪花垂钓,舞姬适时再送上一支歌舞,才刚那个绝色已不在列。

碧微不知魏家这点官司,却知道那个舞姬许是留下了,只怕这会儿已经收拾妆扮送到承华殿去了,她见卫善并不关切,便也不提,同袁妙之并肩跟在卫善身后,几个人弃岸登舟,坐在船上,往湖心驶去。

船上摆着冷碟鱼脍果酒点心,小姑娘家聚在一处也无甚可说的,朝中事不懂得,外间事又能议论,胡乱说上几句京中时兴的衣裳式样。

诗兴酒兴齐发,舟也能玩得出数种花样来,互赠香佩,宫人托了一盘子五彩丝绦来,在腕子上打结编编花,又在钓杆上勾上石榴花,往船外一抛,鱼儿张着嘴就浮了上来。

因着赵秀儿在,便不好说赵家的是非,要说杨家又必要伤了魏人秀,满座都是闺阁女儿,便论起才刚的歌舞和比试,十来岁的姑娘家,说完了舞姬,一个个看着卫善笑起来,拿扇子掩脸的掩脸,咬帕子的咬帕子,卫善饮了半杯酒,捏着杯子问她们:“怎么了?”

头一个胆大的笑起来:“你往后是不是要当太子妃的?”

卫善一惊,不知这话从何传起,太子迟迟不曾定亲,晋王齐王也都无正妃,可不是要等卫善再大些,几家夫人都在谈论,等永安公主过了十三岁怕就要宣旨了。

卫善立时反口:“姑姑说了,要替太子哥哥择淑女,说不准秋日里就要选妃了。”她心里打鼓,人人都笑便是人人都知道了,卫家不这么想了,却架不住还有人这么想。

秋日选妃的事自然是她胡诌的,卫敬容一旦明白正元帝不会让卫家出两位皇后,也就绝了这个念头,要管秦显的事,件件都绕不过正元帝,甚至都绕不过东宫宾客,便加倍替他操心起婚事了,最好是挑清白人家的姑娘,不要朝臣女儿。

选妃虽是影都没有的事儿,可这些官家女儿却提醒了卫善,只以为正元帝跟姑姑都没这想头,此事便止了,谁知还会有这样的流言。

卫善虽驳了一句,却无人能替她再帮衬两句,姜碧微不能说,魏人秀也不好说,开口的却是袁妙之:“空穴果然也能来风,我父亲上书陛下早为太子择婚姻,延绵国祚。”

她说话从来都是这么冷冰冰干巴巴,一句话又定了乾坤,舟上才还你推我,满船都是窃窃笑声,她一开口,整船都冷了下来,一个个都觉得没趣儿起来。

卫善更不知道还有此事,想来袁相才刚递上奏折去,正元帝还未曾打定主意,太子妃的位子也不是随便就能给出去的。

赵太后催,袁礼贤也催,可满朝之中可堪为配的,都在这舟中,碧微不算,就连袁妙之都有可能。正元帝此时还事事仰赖袁相,上一世若不是卫敬容有这个心思,袁家及时避让,袁妙之说不准就是太子妃了。

正元帝此时尚且态度暧昧,卫敬容又已剖白心思,可什么事都经不住流言,上辈子正元帝能因流言疑妻,这辈子自然也能。

袁礼贤的意思是很明白的,他站定了太子当早封生母早入山陵,容不得卫家出两位皇后,那份上奏疏到底写了什么能知道,他在正元帝面前说了什么无人知道,卫善心中发急,若是袁相的奏折当真递了上去,姑姑那儿怎么也该听着信了。

卫善不开口,碧微替她打了圆场,她笑一声:“我听说马场上还有击鞠,我在蜀地不曾见过,倒想看一看去。”

一面说一面不动声色替卫善倒了一杯酒,卫善抿了一口,心中略定,她原来以为自家不起意便罢,谁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得想个什么办法,叫正元帝知道卫家绝没有这个心思。

他若是问了,姑姑必然要说,可姑姑原来曾透过这个意思,他反倒不好再问,卫善把这点弯绕都在心里过一遍,掂着一块心病,再看击鞠射柳也不开怀。

到夜里和碧微同宿一殿,两人抱膝坐在窗前看满天的星斗,卫善也抿着嘴唇不曾说话,秦昱至夜果然派人送了一碟高丽香瓜来,卫善叫来沉香:“送一碟子柿饼桃给王公公去。”

沉香应得一声立时便去,回来的时候便告诉卫善,正元帝果然有了新美人,便是那献舞的舞姬,杨云翘的盘算算是落空了。

碧微在香盘里点上一块茉莉香饼,殿里都是夏日香气,她拍一拍卫善的手:“早些歇着罢,明儿回宫,且再计较。”

第二日才刚回宫,卫敬容还未吃上一口茶,卫善便拎着裙子一路小跑到了丹凤宫,踢掉鞋子爬到罗汉床上,往卫敬容身边一靠:“姑姑可知道袁相上书了?”

卫敬容看她急巴巴的过来,跑得额角沁出汗珠,替她扇扇子,又叫结香端一盏冰饮来,伸手捏她面颊一下:“瞧你急得,这事哪有这么紧,袁相上书,朝中也有议论。”

袁礼贤的意思竟跟卫敬容不谋而合,奏请正元帝选些身家清白的民人女子,择进宫来仔细教导宫规,择优者为妃,余下的便作侧妃,未曾选上的就领彩帛发还本家。

卫善瞪大了眼儿,不意自己一句选妃竟说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