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苏文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盖厨房(第1页)

早晨,李倩早早起床,她今天起的这么早?就是为了学习挑水,家里水缸里已经没水了。

起的早,就是不想碰到人,拿起放在墙根的扁担,拎着两只水桶,她就出了门。

天刚刚有些发亮,五米开外还看不清人脸。

李倩紧了紧身上的棉袄,早晚还是挺冷的。

来到水井旁,看到水井盖已经打开,看来,有人比她起的还早,古时候人都是早睡早起,鸡鸣而起,日落而归!

李倩现在早晨起床都不看表了,每天老宅的公鸡都会叫她起床,就是偶尔它忘了,邻居家的鸡也会接替它的工作,大部分时间它们会同时工作。

摇上来一桶水,分开两个半桶,李倩开始了挑水挑战。

慢慢起身,感觉重量还可以,然后就是前后摇摆,她掌握不住那个平衡感。

一会儿一个前趴,一会儿一个后撅,挑到第三趟时,李倩才感觉自己好像掌握了那个度。

后来是越来越熟练,等到越来越多的村民出来挑水时,李倩已经学会了挑水。

看着大半缸的水,李倩觉得自己可能需要缓缓,肩膀有些疼。

算了,慢慢来吧,一口也吃不成个胖子!

今早李倩做了疙瘩汤,她家的粮食会缓慢减少,尽量做到外人察觉不了,反正两个孩子还小,只要不过分,他们是看不出来的。

三只鸡下蛋多了,她家的鸡蛋就会源源不断,不多也不少,刚好够吃。

今天她要去北边地里拔草,北地离青河不远,青河的另一边是大青山,连绵起伏的大青山一眼望不到头。

李盼睇的娘家就住在大青山脚下的青山村,过了青河那边就是,河上修了一座木头桥,两村就是通过这个桥来往的。

刚想到李盼睇娘家,李父就带着李春生来了,还推了个推车,上面是几根大腿粗的木头,和一些细一点的木头,车上面还装有一人高的稻草和麦秸秆。

“爹,这是?”

“你家不是要盖厨房么?我就找来几根木头过来给你搭盖厨房。”

李倩很感动,赶紧说道:“那爹你先歇会儿,我给你倒碗水喝,这一路过来肯定渴了。”

李倩让小浩给姥爷舅舅搬凳子,让他们歇会儿。

“爹,水温正好,你们快喝吧,一会儿凉了。”这是她早上做饭时特地多烧出来的,就是让孩子渴了好喝,她不让孩子喝生水,两个孩子现在也习惯了。

“费那劲干啥,凉水就行。”这就是这里的人,从来不喝开水,嫌乎废柴费事。

他们都是用水瓢从水缸里舀水喝,然后一摸嘴就好。

“爹,你们快喝吧,要不白烧了。”跟他们解释喝生水的坏处是没用的,上千年的习惯不是好改的,他们反而会说你事多,穷讲究。

“爹,我娘怎么没来?”

李父端着水,一口干了下去,摸了摸嘴说道:“你娘在家忙活呢!再说家里也离不了人,猪圈今早让猪给拱塌了,你娘得看着别再跑出来了。”

“那可得好好修修猪圈,不然农忙时候怎么办?”

“是啊!等过两天的,是得好好修修,不然下雨容易塌了,再砸到猪就不好了。”

李倩也知道李父他们是抽出时间帮家里盖厨房,所以她就不客气了,赶紧盖完,好忙活李家的事。

李倩领着李父看了要盖厨房的地方,她先搭个简易的,因为没有土胚,所以搭起来倒是不费事。

厨房就搭在东屋外墙边上,这样能省出来一些材料,有房屋做依靠,还能结实点。

“你先用着,等我和你弟弟摔些土胚,到时候再给你搭个结实点的。”

李倩没说话,因为她觉得心里感激,不用流于嘴上,亲人之间道谢显得生分,这是李母说的。

李父和李春生去西边荒林边的山包上,挖回来一车土拉回来,这个山包大家都挖,不大的山包愣是让人挖走了三分之一。

把四根木头埋进很深的土里,然后开始在四周和上面架上细木头,在铺上稻草和麦秸秆,把碎的麦秸秆和泥糊在上面。

这个盖起来非常快,厨房里面没砌锅台,因为李倩的锅还没买回来,李父说下次拉些土胚过来砌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