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相见欢李煜林花谢了春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完结(第1页)

灯光从窗格透出,照着西川寒冬里的飞雨,牧锦之于玉案上铺开黄锦,提笔,蘸墨,交到李衍秋手上。abcwxw

牧旷达在外负手微笑等候,片刻后,书房中传来一声巨响,李衍秋将案上笔架、笔洗一并摧到地上。

牧锦之将圣旨取出,交给牧旷达,牧旷达接过,转身离去。

正月十五,调兵令发到玉璧关前,军队开始调动。

二月初一,李渐鸿抵达长城下,犹如一场飓风,消失在大漠尽头,二月初十,榆林、玉带等地如临大敌,李渐鸿却转眼出现在四百里外的居庸关,一场夜袭,分出先头部队,里应外合,破居庸关,却不贸进,广发勤王令,召集兵马。

但凡在西川城破前来投,一律将功抵过。

三月初一,江州、扬州、交州、荆州等地震动,与此同时,朝廷发出盖有玉玺的圣旨,列李渐鸿八大罪状。

李渐鸿却很有耐心,拥兵居庸关前,等候第一场也是最难打的硬仗,待东西两路互换兵马,击其疲敝之时。

李渐鸿不在,段岭的生活却仍十分规律,白天读书,晚上与蔡闫习一会儿剑,练练基本功。

上京的初春刮起了遮天蔽日的风沙,又到每月归家之时,段岭自己收拾了东西,预备回去时,却看见一名女孩站在巷内不远处,与蔡闫说着话,末了,还看了段岭一眼。

那是丁芝,已很久不见了,她与蔡闻有过一段旧情,如今想必多少也照拂着无依无靠的蔡闫,段岭与她打了招呼,经过时,丁芝却递给他一封信。信封上一片空白,段岭马上就知道是李渐鸿寄来的,当即匆匆忙忙回家拆信。

刮去火戳,上头字体却非父亲惯用,显然是怕暴露消息,换了端端正正的字迹,如同版上印出来一般。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

【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征途十之已过其二,塞外风沙遍野,茫茫尘世,唯念你那小天地中花团锦簇,生机盎然。】【人生在世,最得意不过手握山河剑,愿为君司南。】

【烧!】

段岭实在舍不得烧这信,翻来覆去,读了又读,塞在榻下,夜半终于爬起来,细细地又读了一次,才终于心如刀绞,将信烧掉。

第30章暗度

三月十七,李渐鸿施施然出居庸关,一场平原会战,大败西南军,杀三千三百人,收编一万六千七,紧接着一鼓作气,连拔六城,军临函谷关前。

“李渐鸿前来拜访。”李渐鸿骑在马上,问,“赵奎来了吗?”

守城军登时骇破了胆,不敢迎战。

“怕他做甚!”函谷关卫大声道,“守住大门!他还能插翅飞进来?!”

李渐鸿等了一会儿,又喊道:“没来?本王就在这儿等他!”

两万六千余兵马,驻军函谷关外,消息已传遍南方诸地,各地开始不安,都在等候江州,看投向哪一方。然而江州刺史邵德始终拒不发兵。

足足一月,朝廷不断增兵,待四月十五时,函谷关兵力已增至二十一万五千。

李渐鸿仿佛一直在等,他很有耐心,赵奎也在等,他比李渐鸿更有耐心。

此时赵奎就在函谷关内的军帐里,却没有人知道他来了。

“二十万人出去。”武独说,“踩也踩死了他。”

赵奎说:“没到时候。”

武独看着墙上地图,说:“我不明白。”

赵奎说:“你不明白的事情有很多,有时候,你须得把一些事反过来想。”

武独寻思良久,赵奎说:“你不明白的,无非是乌洛侯穆为何会倒戈到咱们这边。”

武独答道:“是,此人……”

赵奎说:“你已翻来覆去,陈述过无数次。”

于是武独不说话了,赵奎又道:“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他愿意背叛李渐鸿,自然有他不得不背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