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海经里面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回 天军帐前说缘由宝殿幕中设阴谋(第1页)

诗曰: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晓虏,金羁讨黠羌。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各位看官,咱们上回书说道涿鹿战场上一通血战,炎黄族损失巨大,但也剿灭了天庭上的两头怪兽凿齿和封貕,重创了天军。消息传来,整个天庭为之震动。虽然已经入夜,凌霄宝殿内外依旧灯火通明,文武分列两厢,气氛阴沉。

天帝神情落寞的坐在龙案后,瞪视着满朝的武大臣:“形势紧急,各位爱卿可有抗敌的良策?”

众文武大臣大眼瞪小眼,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二世子出班奏到:“父皇,封貕、凿齿阵亡,其中实际另有缘由。”

天帝不解:“另有缘由?”

二世子踏上一步道:“千里眼在天门观战,奏报:看见羿射出两箭,把两只灵兽的致命处暗示给炎黄族。”

天帝一惊:“果真?”

二世躬身道:“父皇可亲问千里眼。”

天帝怒视金星:“对自己的这位养子,卿还有什么可说的?”

金星跪倒在地:“启奏陛下,犬子作为天将,怎敢伤害天上灵兽呢?老臣听说,犬子积极参战,还一箭射伤了炎黄族头领逢蒙。怎么说是通敌呢?”

二世子冷笑:“老先生过谦了。以贵公子的本事,若真心参战,射杀敌酋也不过举手之劳,岂能仅仅射伤?”

天帝又惊又怒。

二世子道:“父皇,儿臣以为征伐大军已经军心离丧,将领有叛国通敌之疑,应当防范。一旦大军阵前反水,后果不可设想。”

天帝点头道:“你意如何?”

二世子道:“儿臣愿下界接管征伐大军,扑捉叛将。重整军威,翌日尽灭地上顽敌。”

天帝连连点头。

金星忙道:“陛下,万万不可。一则战场情形到底如何,须当面亲问才知究竟,仅凭遥遥观望,恐有偏差。二则犬子强良统兵有年,无缘无故捉拿,恐令广大军士寒心啊!”

太子出班奏道:“宰相说的有理。二弟自小宫中长大,锦衣玉食,不通军国大事,怎能带兵打仗呢?岂非儿戏!”

有看官问了:太子乃是二世子的哥哥,怎么兄弟俩总是过不去呢?看官有所不知:这大太子乃西王母所生,自从西王母反出了天庭后,天帝和各位世子自然也就不待见太子了。更关键的,太子身为储君,是将来的天帝,自然遭到各位世子的羡慕嫉妒恨。天帝也非常讨厌太子,一直想废掉他的太子位,可迟迟不敢动手,因为西王母为代表的天庭反战势力强大,在背后支持太子。现在下界战事吃紧,再因为废太子而惹怒西王母一派,天帝知道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二世子满脸羞红,怒道:“大哥你少拿大帽子压人!小弟虽不才,但愿为父皇分忧解难;大哥虽高才,却心里……”冷哼一声,不再说下去。

太子正色道:“二弟但说不妨。愚兄以为,你想为天庭出力很简单,不用下界统兵,只要少做恶事就行了。”

二世子气急无语。

天帝满脸不悦的瞪视太子:“你这逆子只知家里横!当下军中形势诡异,如不紧急处置,一旦有变怎么办?”

金星向上叩头:“臣的两个犬子虽不才,但老臣深知二人耿直、一心报国、绝无异心。陛下如信得过,老臣愿以全家六十八口人性命担保二人不反。”

太子也叩首:“老恩师说的有理,要知事情真相,需将羿和强良招回来面询,道听途说绝不可靠。”

天帝面色大缓,点头道:“宰相乃肱骨之臣,朕岂能不信?担保就算了吧。然卿当速速下界,招羿回归天庭。并传朕旨意,着强良克日破敌,不得延误。”

金星叩首:“我主圣明,臣即刻登程。”

二世子在旁冷笑道:“父皇,儿臣怕下界形式复杂……”

天帝一脸不耐烦:“遍观天庭,又有谁的智勇能过强良和羿的?吾儿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