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驸马是太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6章 襄儒卿失踪(第1页)

“老身仔细考虑了一下你那日的提议,甚为赞同,只有经历相同的人才能相互理解,朝中官员难以体会女子之苦,所以老身觉得新设官职以女子任之是很有必要的,此事事关重大,任务艰巨,顺荷你可想好了?”

冯慧思的心跳得很快,她原本计划十年之内能做得有所起色就很好了,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有了回应。

机会果然留给有准备的人。

若是冯慧思没有准备好,当日她也不会在大殿之上说出那番话,也接不住天赐的好机会。

“臣女愿担此重任,无怨无悔。”

程韵玫很欣慰地点点头,“很好,老身果然没有看错你,不过此事要徐徐图之,急不得,今日召各位入宫为的就是商讨一下该如何将这件事顺利地执行下去。”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行的方法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

程韵玫最看好的是刘三山提出的,‘以神迹为铺垫迎女子入朝,以天之旨意堵住悠悠众口。’

“没有神迹便创造一个神迹,当年的陈胜吴广不就是以鱼腹中的丹书为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今我们也可以创造一个神迹,恭迎太后娘娘入主朝堂。”

刘三山的想法不但最有可行性,更是落点最精准的,他思考的主体是太后不是郡主,精准地抓住了最后拍板定论的人的心。

没错,今日虽然商讨的是要让冯慧思入朝为官,可冯慧思入朝为官之后还不是要由太后入主朝堂以求改朝换代。

刘三山敢这么说,就是太后已经明里暗里地表达过自己的想法,这些细节被刘三山捕捉到了。

他敢说出恭迎太后入主朝堂,一来是给程韵玫投诚,他知道太后的想法更愿意追随。

二来也是替太后说出了心里话,这些话当然不能由太后来说,刘三山是代劳也是在赌,赌他的观察是否正确。

结果就是他赌对了,程韵玫很是爽快地将此事交给了刘三山,“刘卿,此事便交予你来拟定,十日后我要看到雏形。”

“定不负太后娘娘所托。”

刘三山所言十分含蓄,听得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估计也不会坐在这里。

太后也是想试探一下这些人的心意,没想到最先察觉同时表忠心的会是刘三山。

在她的印象中,这刘三山是个懒散又不上进的,要不是被襄儒卿引荐估计还在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刘三山确实散漫懒惰,可机会都喂到嘴边了,他没理由不接下来,况且编故事可是他最擅长的事情没有之一。

冯慧思虽然全程没有说什么,却很仔细地倾听着,毕竟日后还需要她来配合。

见事情商量得差不多了,冯慧思也恢复了平常心,看太后娘娘面色愉悦,她想着提一提这事或许能成。

“启禀太后娘娘,臣女有一事相求,望太后娘娘允准。”

“先说来听听。”

“臣女斗胆,若此事能成,能否请文阳公主为臣女颁布入朝旨意。”

此言一出众人神色都很复杂,文阳公主是皇帝的亲姐姐,也是太后前路上的一大障碍,若是由文阳公主去宣旨岂不是为皇帝一方涨威风?

顺荷郡主这是怎么了?虽然听说两位私下关系很好,可这种时候怎能妇人之仁。

冯慧思起身,态度真诚地叩拜,

“臣女能有今日之觉悟,全都托文阳公主之福,文阳公主于臣女亦师亦友,当年公主殿前陈情鼓舞了臣女,也让臣女意识到女子也可以在人前发声,再则娘娘也说此时需要徐徐图之,以文阳公主之身份或许可以压制流言蜚语,也能将注意力分散一些出去。”

殿内气氛很微妙,冯慧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情谊上是希望亦师亦友的冯嘉玉见证自己重要的时候,理智上若是以皇帝之名,真的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对得上徐徐图之的意图。

原来这顺荷郡主并非莽撞,众人都小心观察着太后的神情,只见她紧绷着嘴角不发一言,良久才听太后道,

“老身原本属意长姝来做这个传旨官的。”

这一句话让冯慧思的心凉了半截,对啊,太后亲女怎么能是个摆设,自然是要跟着她的母后一起打天下。

冯慧思很庆幸今日是自己来提议此事,若是由冯嘉玉来提,不知道会引得太后怎样的猜忌,自己来蹚了这趟浑水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