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老家门口唱大戏的演员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6章 悲喜股份(第1页)

当李国清在村民会议上提出让全村人入股桃园一事时,会场登时沸腾了。老年人们闹不清入股是咋回事儿,问年轻的,年轻的有很多也不懂。刘中义详细地用数字算给村民听,告诉他们投资多少钱,一年回报多少钱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电工杨川是一听就懂的,他当即表示赞成,帮着刘中义解释。会场里叽叽喳喳了约一根烟工夫,讨论声小了些。李国清见势,亮开嗓子说:“两个老板拉你们入股纯粹是带你们赚钱的,你们别误会了人家的好意。你们总共入股60万,他俩今年的桃园赚了200多万,是缺这点钱吗?不是!他俩是想让大家有份收入。这样一来呀,你们土地收着租金,干活拿着工资,桃子卖了再分一些红,这不是三全其美的事吗?打灯笼都找不着!有谁不愿意入股的,卖给我!我大量收购!”

听李国清这么一说,没有谁再犹豫了,纷纷表示愿意入股。李国清把提前准备好的合同拿给村民一一签了。村民们一边签着合同一边闹着。“哈哈,咱也是老板啦!”

“当年投资当年回本,划算!”

“你这家伙,以后干活再不许耍滑哈,你也是老板嘛!”

村里搞定后,刘中义到大姐家,把新桃园的投资情况和前景规划一一讲给大姐听,并且说技术员黄健入股50万,马晓琼入股15万。大姐搞不清入股的详细,问:“我入股10万,一年能分多少?”

“新桃园头三年不挂果,前五年都是套种,种板蓝根。药材的价格不稳定,照低了算,1000亩净赚500万的话,你投10万,能分6万左右,咱赚得越多你也分得越多。亏钱的可能性不大,板蓝根好种,比桃子好侍弄。”

大姐听回报这么高,简直不太相信:“这么好赚?老弟,你没吹牛吧?以后每年都是这么分吗?”

“嗯,我吹牛干啥,你连我的话都不相信?今年的桃园你又不是没看到!那马晓琼手里没钱,如果有钱,她还想入50万呢!”

刘中义没给大姐解释她入股的性质,他觉得没必要。“你二姐和三姐说好没?”

“你等会儿跟她俩联系,就说你已经入了,我明天跟她俩联系。明白不?”

第二天上午,刘中义正准备联系二姐,二姐的电话竟先打过来了:“老弟,听大姐说,你又搞个新桃园,投资800万?大姐入股10万是吧,到底咋回事儿,你说给我听听。”

刘中义遂把新桃园的种种情况说给二姐。二姐虽然干的只是个日杂店,但也毕竟是生意人,一说就明白,她说:“老弟,你这是给咱姊妹一口饭吃哩!我入股30万,依你的收益预算,每年可以分红15万以上,年年如此,相当于从你手里掏钱,我弟媳妇有意见没?你俩可别吵架呀,要不然我可不入!”

“我和她说好了,放心!”

“我姊妹3个这样的入股不是入股,这个我是懂的。但我是你亲姐,不会计较那些。对你来说,不差咱姊妹3个的钱;对我来说,这30万是全部的存款呢,不是你的生意,回报再高我也不敢这么干。”

刘中义说:“那还用说嘛!你和我三姐沟通一下,你的话比我的有说服力。”

二姐是生意人,对投资的分析,大姐和三姐当然愿意听她的,毕竟她们是同盟。就这样,3个姐姐的投资在两天内沟通完毕,并且资金立即到账,三姐也是入股10万。这件事办妥后,刘中义望着碧湛湛的秋空上的稀疏白云,只觉心境寥廓。他不由得想起了那句广告词“一品黄山,天高云淡”。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无非是因为有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及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著称于世。“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看尽山水之后的情有独钟。人活于世,对名与利的追逐,何时能够天高云淡?刘中义心说,我还需潜心修炼哩。在李涛家里,贺雪梅对李涛大加讨伐:“我看你和刘中义是脑筋进水了!让给村民40%的股份,这意味着咱两家一年少赚80万,每家少赚40万!这么重要的事儿,你跟我连个招呼都不打!你总是我行我素!”

“这个话题咱以前不是聊过吗,这是我爸去年就有的构想啊!”

李涛一直觉得让全村入股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这是他爸一直以来的梦想。“是聊过,但没聊到怎么投资,投资多少嘛!你们讨论结果出来了,总该跟我说一声吧!咱一年就赚200万,给村里分去80万,并且年年这么分下去,你俩就是天底下的头号傻瓜!没见过你俩这样的,那些身家过亿的老板都没像你们这样。叫他们入股不是不可以,你俩不该让出来这么多,好像你俩会印钱似的!”

“村里265口人,让少了,他们一年也分不到几个钱,没意思嘛!”

李涛认为刘中义对让股的数字分析得没错,要么不让股,让就让得大气,使全村人真正受益。“你……看你俩能登上大阳市的光荣榜不?让电视台把你俩好好报道一番,说你俩是活雷锋,说你俩是二里庄的慈善大使,让你俩青史留名,永远活在老百姓心中!”

贺雪梅说得激动,脸都气红了。不巧这话被客厅里的李国清听到了。他意识到自己该和李涛交代,叫他和贺雪梅沟通好,他疏忽了。他疏忽是因为他一直在想着这件事,他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是正义的,是孩子们不应该反对的。但贺雪梅的话让他的执念有所清醒。他一直活在自己的坚持里,因着这坚持,他忽略了一些东西,比如儿媳的感受。毕竟刚赚到钱,只算刚刚起步,这么大刀阔斧地让股,在现实利益上确实不太理智。他俩在东莞苦守店子一年也就赚个一二十万,这下倒好,一年让利40万出去。落个好名声是不错,利益上受损确实过大。李国清不得不向贺雪梅说好话,讲了些大道理,说他是在村里吃百家奶长大的,说老队长救过他的命,他的命是捡来的;老队长临终前,曾嘱咐他,要他带领全村人致富,他要信守承诺;他也得感恩二里庄,感恩老队长。贺雪梅见李国清说得情真意切,闭了口。李涛见势,上前轻声说:“咱从东莞回来,不仅仅是要找到事业的老家,也要找到道德的老家,情感的老家。”

这句文绉绉的话,一下子让贺雪梅安静下来。李涛不善表达,但常常能用一两句文绉绉的话打动贺雪梅。贺雪梅坐着半天没动,咀嚼着“老家”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