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随身空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回家(第1页)

“那么,就此分别了,小郎中。”腾根呵呵笑着,“不过,说不定不久后又会再见。”

李觉年默默打了个寒颤,回想这几天的遭遇,他巴不得章辈子都不再见面。但,谁叫他已经上了贼船?

“觉年多谢阁下了,救命之恩觉年永世难忘!”李觉年拱手谢道。

腾根笑笑,有些复杂地看着那宏伟的城池,一声叹息后,便扭头就走,消失在来时的路上。

李觉年驻足了会,瞧见彻底没有人影,便吸卸下背上的箱笼,找出自己的官凭路引——他可等不及了。

……

腾根回到破寺庙那里时,天早就黑了,一路上的艰险对他来说,不过尔尔,打小时候起,他便过惯了这样的日子。

“甲作,我已经把他送回去了。”他朝着房顶上盘坐着的黑影汇报到。

“嗯,辛苦你了。”甲作听到这里,便缓缓站起,随即跃至腾根身边,“不久后,就先派人去京城里打听虚实。等消息确定后,再召集众人前去拜会拜会那位老朋友。”

甲作见腾根低头不吭声,沉默了会,便拍着他的肩膀,“我们距完成先祖遗志,只差一步之遥,如若功成,便是可加官进爵,永世富贵。”

停顿了一会,他接着说到,“这颠沛流离的日子,你还没有过够吗?这一次,可能是你唯一的,机会。”

腾根点点头,“当年我差点死于非命,是尊府救我于水火。且将荣华富贵抛之脑后,就凭这救命之恩,我也当尽力而为。”虽然嘴上一片感激,但腾根眼里还是蕴含着无奈。

“那就好,”因为腾根低着头,甲作并没有发现他眼里的异常,“先回去吧,别让其他人等急了。”

……

暮色降临,城里的钟声敲响,万民将息,灯火阑珊的坊间,一片安宁祥和,护卫偶尔铿锵的步伐,更带给了居民安心。

“觉年,此次行医,我脱不开身,可多亏了你啊。”李书仁和李觉年早已摆好了一桌好菜,屋内飘满肉香。

李觉年笑了笑,“觉年此行,受益匪浅,所明白的早已不止于医术。”

李书仁听见这话,脸上的笑依旧平稳,仿佛直接忽视了李觉年话中所含的意思,“先吃饭吧,一边吃一边谈谈,这么久未见,伯父可是对你的故事好奇得很啊。”说罢,他便将一块肉夹到李觉年碗中。

“伯父,”李觉年也没有佛李书仁的好意,抓起筷子开始狼吞虎咽,“六方佬已经和我见面了。”虽然是这禁忌的话题,但李觉年却用近乎聊天的形式说了出来,仿佛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早在路上,李觉年慢慢回味着甲作等人透露的信息。奉天图所关系的事,李觉年倒没有过于纠结,毕竟事关重大,而自己又是个边缘人物,他们所说的话肯定参杂了水分,真假难辨。而且这早已超越自己的阶层,其他人都是一只手就可以碾死自己的大佬。纠结于此,不智!

倒是对于自己家族所作所为,李觉年倒是耿耿于怀。敢情自己家族这么多年都是冒着杀头的风险!稍微有什么风声那便是诛灭九族的罪过!而且貌似自己家族还拿不到一丝好处,纯纯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按照伯父的态度和甲作所说,此行便是伯父有意为之。如果猜得不错,那便是想让自己也加入这个组织。可是,自己需要一个理由,以此解释为什么先辈愿意冒如此大的风险。

李书仁不慌不忙的咀嚼着,仿佛李觉年只是买了把菜那么简单,“我的确是刻意让你和六方佬这个组织见面。”

李觉年脸色刷的变了,他停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目光灼灼地盯着李书仁,“伯父,为什么?我们李家何必卷入其中?我不相信你们不知道,万一东窗事发,这可是掉脑袋的事!”

李觉年心如明镜,这群人所为的,多半是让天下势力大洗牌,甚至颠覆朝纲!此等乱臣贼子,本该是人人唾弃。却不知一向重视名誉的家族,为何暗中支持。

“觉年,我问你,这盛世是谁在赞颂?”李书仁莫名其妙的反问。

“那自然是黎民百姓。”

“那以你的所见所闻,百姓生活如何?”李书仁目光如炬地看过来。

“……”李觉年此时硬生生地将几乎脱口而出的话,咽回了肚子。细细想来,且不论自己来京城路上所见到的情景,光是那所谓的叠山村以及周围小村庄,民众衣不蔽体者,数目何其之多!且所住的房屋,无非就是一堆茅草而已,更别提平常的吃喝,那醋布,岂是人能够忍受的?这还是天子脚下,且还是没有天灾发生。

那更遥远的边陲之地呢?

只怕是流离失所,对他们而言几乎是日常态势了吧?

李觉年自幼从医,对政事几乎是闭耳不闻。可就算是这样,官府的流言蜚语依旧是充斥他耳旁,什么欺男霸女,徭役苛政都算的上是司空见惯。只不过因为那些官员听闻自己的家族,便都是满脸笑容,嘘寒问暖,才让他选择性忽略此事。

“如今四周太平,万国来朝,但皇上依旧穷兵黩武,不问民生。从根本上来说,与吐蕃的战争乃是我们挑起。”李书仁轻声说道,“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还算个什么盛世!这盛世,只属于高高在上的天子,公侯,官吏,和为他们歌功颂德的书生!却不属于这天下的百姓!哪怕,他们只要拿出一点点来,都有人感激不尽。可连这小小的怜悯,他们都不想装出来!”

李觉年直觉得头晕目眩,一脸惊恐地看着自己的伯父。这种话,怎么能说出来?

但甲作他们,可是为了天子而战,他们忠于宗室,这……李觉年实在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伯父对朝廷如此不满,却还要和六方佬合作,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李书仁突然停了下来,冲着李觉年笑了笑,“觉年,这些天伯父见到了不少难民,方才有感而发,你不要往心里去。”

说罢,他接着捧着碗筷大快朵颐。

李觉年见此,也收起一辆惊恐的表情。毕竟,在他心中,明天还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