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神豪从咸鱼学霸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 买烟花(第1页)

新年的日子越发临近,家里也做了各种准备。

农历春节是华国特有的节日,楚姥姥原以为想买到过年要用的东西并不容易,结果没想到一天时间就备齐了所有的年货。

这天他们一行人驱车一个半小时到了墨尔本的唐人街上,因为要买的东西比较多,他们特意开着农庄用来采买物资的皮卡车。

姥姥他们来澳国后只去过一次城里就没有再出去过,虽然有翻译在身边,但姥姥他们不愿意说个话都要让人转达,再加上自己也更喜欢农庄里的田园生活。

所以三人对墨尔本并不了解,以为澳国离华国那么远,华国人可能没那么多,却不想墨尔本拥有着澳国出现最早的唐人街,900多米的小伯克林街上满是华国风建筑,街上华国餐厅林立,有符合西方人口味的白人饭,也有正宗的中餐。

唐人街别看不大,上面的各式百货店可真不少,澳国不禁放烟花,因此百货店里不仅有各种春联窗花,就连烟花鞭炮都有不少,烟花各种各样的都有,当然越是漂亮的价钱也越贵。

楚姥姥一直嫌国内过年缺少鞭炮声没有年味儿,现在到了不禁放烟花的澳国当然想要多买几挂鞭炮烟花热闹热闹,但唐人街上的烟花很贵,澳国的烟花主要从华国等几个烟花生产大国进口,烟花本身的价格加上关税自然让烟花的身价不菲。

楚姥姥是个节俭的老太太,虽然这段时间的环球旅行掰过来了一些她的花钱观念,但要让她花这么多钱听个响,她却是不愿意的。

在询问过烟花的价格后,楚姥姥拉着姥爷和妈妈直往前走,楚宛晨故意说自己有些想买的东西需要先离开一会儿,因为有云牧遥在旁边陪着,楚姥姥还是很放心楚宛晨一个人走的。

脱离队伍的两人又返回了刚刚的烟花摊位,指着店里的烟花询问道:“老板,店里只有这几种烟花吗,有没有更大一些的?”

店老板看到离开的客人又回来了,本以为丢失大生意的他忙又堆起了营业性笑容。

“您看看这几种,每个都能燃放50响,从最常见的红色烟花到少见的紫色烟花应有尽有。”

楚宛晨在老板的推荐下买下了店里的几款招牌烟花,又买了两挂1000响的鞭炮,打算除夕和十五各放一挂。

看到楚宛晨买了这么多,都抵得上他半个月的销售额了,烟花店老板笑得见牙不见眼。

在楚宛晨结账的时候又神神秘秘地道:“小姐,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正四尺玉,您有没有兴趣看一下?”

“您尽管放心,我这里的烟花都是正规途径进口的,绝对不是那种小作坊生产的劣质品。”

听到正四尺玉楚宛晨来了兴趣,她知道这种烟花,那是全球最大的烟花,由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倭国设计生产,在倭国的烟花大会上首次亮相,一经展出就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了全球最大烟花。

楚宛晨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过正四尺玉燃放的画面,说实话震撼到她了。

黑色的夜空中划过一抹亮色,随即一颗颗绚丽多彩的烟花绽放开来,烟花绽放结束后,天空中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在大型烟花消失的地方出现了一朵朵小型的烟花,小烟花的尾部又绽放了下一朵烟花,漫天烟花仿佛天边落下的星子,像极了诗里的那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楚宛晨在看到这震撼的一幕后,便有了想亲眼看一次绚烂胜景的念头,还没来得及实现呢,就听到老板说店里有正四尺玉。

楚宛晨当即决定要买下它。

老板听到想要的答复后,笑得越发开心了。

我勒个乖乖,真是遇到富婆了,这一单做完我一年都不用做了。

老板最开始本不抱希望楚宛晨会买下正四尺玉,这个烟花本来是当地一个富商托他买来用于跨年时燃放的,结果没料到今年澳国政府耗资620万澳币搞了个跨年烟花大会,他就算有全球最大烟花也架不住人家举全国之力办的烟花会呀,所以富商就厚着脸皮爽约了。

烟花店老板虽然收到了富商给的定金,但和整颗烟花的价格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烟花这种东西不能受潮,受潮的烟花不仅可能成为哑炮,也可能让里面的某些化学物质变质造成事故。

眼看着将近两百万的烟花即将变成一文不值的废品,老板心里满是绝望,没想到天降财神爷,拯救了这家传承了三代的老店。

虽然老板巴不得快点将这颗“定时炸弹”卖出去,但本着华国人不骗华国人的想法,又再次和两人说了一遍价格。

“这款正四尺玉要180万华国币,再加上关税和运费,一共要200多万华国币,你们要是买的话我就不收关税和运费了,给我180万华国币或者37万澳币就行,我可再提醒你们一句哦,放这个烟花需要起重机或者吊车,你们要是没有的话还是再考虑考虑要不要买吧。”

这些在楚宛晨这里都不是问题,农庄里为了采摘水果是有一台起重机的,为了安全起见,她会在燃放烟花时请专业的烟花师来点燃。

在老板又确认了几遍后,楚宛晨终于买下了心心念念的大烟花。

楚宛晨又买了其他一些烟花,零零总总花了差不多200万买烟花。

最后结账时云牧遥本来想要付款的,毕竟没有正式名份,再说了楚宛晨是个不差钱的主,她可以接受云牧遥平时送她的礼物,但不会在两人确认正式关系前花他的钱的。

买好的烟花由老板帮忙送到农庄,楚宛晨拉着男友重新回到大部队。

这时两老和楚妈已经买好了春联等一应用品,姥姥还一直念叨着想买点烟花,但又嫌东西太贵。

最后还是楚宛晨说农庄已经备好烟花后,老太太才又恢复了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