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不想当官适合考公务员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部分(第1页)

“办法是想出来的,只要愿意想,总归是会有办法的。”大凤看他那沮丧的样子,又好笑又不忍心。

“哪你帮我想想吧!我先谢谢你了。”武威听她的口气,好像愿意帮自己,于是顺口说道。

“先不用谢。我试试再说,还不知道能不能办成呢!办成了再谢也不迟。”大凤说。

“就凭你这份心意,成不成我都要好好谢谢你。”武威诚恳地说。

“好吧。那就说定了,事成之后请我吃饭。”大凤说。

“那哪儿成?这么大的忙才请吃一顿饭,你是不是太便宜我了?到时候可不能反悔哦!”武威开玩笑说。

送走杜大凤之后,武威干什么都没心思,一会儿坐沙发上,一会儿坐椅子上,一会儿又走来走去,好像一头发情的野狗,兴奋得不知怎样才好了。他把先贤“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教导抛在九天云外,只想早点离开这个偏僻的鬼地方。

流放的日子就要结束了,武威怎么能不高兴呢? 。 想看书来

第十七章  重返之路

等待是痛苦的,但痛苦也得等待。武威每天竖着耳朵等待着好消息,盼望着早一点离开这流放之地。但从春等到了秋、从夏等到了冬,燕子来了又走了,大雁飞去又飞来,仍然杳无音信。其间,他也曾拜访过杜大凤,表达了感谢之意和急迫之情。每一次,杜大凤都好言安慰,要他不要着急,等待机会。时间一长,武威自己都有些灰心了,难道要在救护中心终老不成?

杜大凤并非不尽力。她已经多次给徐明理吹了枕边风,但徐明理总是说,人事政策是很严肃的事情,不能朝令夕改,这事以后再说吧。听了这话,杜大凤也不好再吭声,生怕徐明理再犯猜忌的老毛病。上一次和他闹情绪,没想到老家伙醋劲这么大,竟然大动肝火,一怒之下把武威撤了职,还发配到救护中心。她心里虽然很高兴,知道老家伙还是很在意自己的,但总觉得有些对不起武威,让人家背了黑锅。所以,她想帮他一个忙,调回厅机关。

徐明理的话,杜大凤也不好告诉武威,害怕他灰心。

徐明理之所以不同意把武威调回厅里,并不是要维护什么组织的权威和人事政策的严肃性,而是对武威有看法。他认为这家伙不地道。当初因为黄大庆的推荐,再加上人也机灵能干,又是转业干部,没有那么多盘根错节的关系,便有意延揽他为自己人,提拔为副处长。谁知这家伙经不起考验,受了一点委屈,竟然敢威胁自己。这样的人还能用吗?他对武威是避之唯恐不及,恨不能好好修理一番。但又怕武威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来,于是授意袁伟找他谈话。为了稳住武威,才答应把他调回厅机关的要求,心里其实并不愿意。要是马上把这小子调回来,岂不是涨了他的威风?为了杀杀武威的锐气,让他难受难受,所以一直拖着不办。这是徐明理从政几十年来总结出来的,对付棘手问题的好办法。

武威等啊盼啊,终于等来了重要消息。不过和他无关,而是关于徐明理的。省里马上就要召开人代会了,政府要换届,人事变动很大。关于徐明理的传闻很多,有的说他要调某省辖市任书记,有的说要升任省政协副主席,还有的说到省人大任职,林林总总,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却是明确无误的——徐明理的农林厅厅长干不长了。

这让武威十分着急,但又万分无奈。如果徐明理调走的话,他调回厅里的打算就要落空,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结束这种隐居一样的日子,也许真的要在救护中心和那些瘸腿少翅膀的伤残动物们相伴一生了。

在形势一片大好,而不是小好的热烈气氛中,省人大和省政协两会胜利召开了,然后又胜利闭幕了。会议发布了任免公告,报纸和网站也刊登了任免名单。此前坊间流传的种种小道消息,有的得到了印证,有的则被证明是杜撰的。徐明理果然被免去了农林厅厅长职务,至于拟任何职则没有说明。一个叫仇如海的人被任命为农林厅厅长。

“他妈的徐明理,这个老王八蛋,真是坑死我了!”武威看着公告,愤愤骂道,后悔当初没有勾引他的女人,白白受了冤屈。

但后悔也没有用了,必须面对现实。武威用百度搜索出仇如海的简历,仔细研究了一番。他现在电脑已经用得很熟练了,不仅会打字、看电影、玩游戏,还会用qq聊天。只是打字太慢,没聊一会儿就没人愿意和他聊了。

从简历来看,仇如海是秘书出身,在省政府办公厅当过秘书、副处长、处长,一直干到副秘书长,调任农林厅厅长算是升了一级。

武威研究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一条有用的线索,哪怕是间接的也没有。他认识的人不可能认识仇如海,正像仇如海不可能认识他一样,要想很快与之建立革命友谊看来比较难。

怎么办呢?总不能坐着等死吧?武威很苦恼。突然,他想起网上有一种说法,说是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多通过五个人就能联系上。也就是说,仇如海和他之间顶多只有五个人的距离。如果把他们同为中国人,又在同一个省的同一个城市生活,现在又在同一个系统工作等因素考虑进去,应该还可以减掉一两个人。只是这种说法不知经过验证没有,武威觉得不太靠谱。但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不妨试试,就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武威没事就打电话,四处打听谁和农林厅的仇如海厅长认识。皇天不负有心人,武威很快收到许多反馈回来的信息。认识仇如海的人还真不少,而且中间只经过一两个人,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比如,他带过的兵任源的父亲任为民厅长、他的战友张琪瑞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的老乡、他在宣传处的同事小田的同学等等,都认识仇如海厅长。

武威对搜集的信息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一点屁用没有,白忙活了一场。这些认识仇如海的人也仅仅是认识而已,根本说不上话。沾一点边的是任源的父亲,可惜老人家已经退休好长时间了,以前与仇如海也不是特别熟悉。

仇如海上任的时候,农林厅召开了副处以上干部大会。武威作为一名副调研员也参加了,并荣幸地瞻仰了新任厅长的光辉形象。仇厅长看上去是个很普通的人,个头并不高大,长相也十分平常,好像不到五十岁,斯斯文文的像个教授,没有那种唯我独尊的霸气。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怎么就能当大官呢?武威搞不清楚。

散会后,武威在电梯里碰到了刘副厅长。刘厅长分管办公室、宣传处等处室。武威与他打交道比较多,相当熟悉。因为他当宣传处副处长的时候,处长老是生病休息,有事就让他直接请示刘厅长。因此,刘厅长可以算是他的顶头上司。

武威向刘厅长问好。刘厅长亲切地说:“小武呀,怎么这么久也不来看我?在救护中心还好吧?”

“一直想来看领导的,只是最近比较忙,上班又远,没机会。您还好吧?厅长。”武威说。

上班远是实话,工作忙是瞎扯。武威闲得就像俗话说的“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他现在上班就干两件事:一是看动物,二是练书法。大半年来,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他的书法大有长进,公开发表了许多作品。救护中心围墙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爱护鸟类,做文明使者”等标语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小武,有空来厅里玩啊!不要一换了单位就不来往了,把老熟人都忘了。”刘厅长走出电梯时开玩笑说。

“哪敢,哪敢,今后一定多多向领导汇报。”武威答应着,目送刘厅长离去。他何尝不想天天和领导们打成一片,只怕没人搭理他这个倒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