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之双生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部分(第1页)

份控制云字号,所遇到的困难是面上的双倍,我看事情全面透彻、做事得体无错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我挚爱的商道要求我那么做。只有把所有的事儿都考虑的天衣无缝,我才能自由自在的在商海里当个弄潮儿,不然一个浪头就会活活拍死我。”

胤禩好笑的捏捏我的脸。“我今儿才知道奸商居然比为君还要难,户部尚书的操劳在你眼里估计只能算无病呻吟吧。”

我抢回自己的腮帮肉。“那老头子本来就是废物,连点儿军需都筹不到,他要是给我做事一天就能减下他肚子上的肥油来。奸商的工作大多跟君主相同,只不过考虑的方向正相反,同样是西北战火,皇上想的是怎么准备军需、调兵遣将、一统江山,我想的却是怎么哄抬物价、贿赂官员、从中谋利、我可以跟皇上较真儿,他却不能跟我较真儿,跟你们这些皇子爱看戏却不肯跟戏子来往一样,因为掉价。我以一个奸商的身份做皇上的敌人,就提前注定了我会是这场争斗的胜利者,虽然我会付出很多,比如说自由和安宁。我满打满算只有十七年好活,大清的存亡与我无关,爱新觉罗的兴衰更不值得我挂心,为了不让自己像外公一样死不瞑目,我只在乎该在乎的东西,哪怕要跟全天下的人为敌我也不在乎。”

胤禩的臂膀抽紧。“你不会死不瞑目的,你要笑着死在我怀里,跟我去来世再倾情,对吗?”

我抿嘴一笑。“只要你能找得到我并且不忘了讨债,我一定不赖账,这关系到信誉问题。”

胤禩轻笑。“你想赖也赖不掉,你一辈子都在跟人讨债,也该换你被追债了。”

胤禩的身上很暖和,我的手渐渐恢复了正常的温度。“说起讨债,我也该向胤禛下手了,那笔血债搁置太久了。”

“你打算怎么做?”

我爪子回了暖便要作事儿,事实证明人真的不能闲。“不是打算,而是已经做了。弘时已经十二了,他侍读的亲信就是我的人,如今姑且按兵不动,等皇上做出选择之后再调整方案也不迟。”

胤禩看我来了玩儿性,干脆扯开衣服任我尽兴,只是声音有些哑:“你看老十四有没有可能?他最近很得宠,而且对西北的事情很上心。”

我格格的笑出声来。“这可真是好消息,如今能跟胤禛别苗头而对我来说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老十四,只要有他在,胤禛一辈子也别想安稳,这盘棋是越来越有下头了。”

我脸凑在胤禩胸膛上,随着笑意扬起一波波轻微的气浪,引的胤禩更加疯狂,但还没有失去理智。“你打算怎么下这盘棋?”

“如果我送一半的军需给老十四,你说他会怎么样?”

胤禩一惊。“你要露底?!太危……”

我还没说完就被我捂了嘴。“别慌,我不是那种瞻前不顾后的人,如果我真要亮底牌必会做好万全的准备,老十四的弱点很多,随便一条就够你我平安的。西藏那边儿闹得还不够,我必须确认老十四会出战才会送他,不然那笔军需就是准噶尔人的,替人做嫁可不是我的作风。除了老十四,没有人能保住你的性命和尊严,说句你我都不爱听的,胤禛还指望着我能做他小老婆呢!如果老十四真的赢了,我只对他提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对上胤禩的眼睛,笑容中既有理想又有无奈。“八贝勒从此消失,金熙云招婿南迁。”

胤禩失笑道:“你要我入赘?”

我解释了我无奈的理由:“如果他真的成功,你必会是拥立第一功臣,我说过,老十四和老十三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对你不像老十三对胤禛那样死心眼,你功高震主他心里很难舒坦得了,再说你那些支持者为了他们的利益也还会把你拖出去烤。我外公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血淋淋的摆在眼前,我们无法保持现在的生活是早晚的事儿。如果老十四念及兄弟情意容你在这片土地上过完剩下的岁月,我就把归云山庄南迁,跟你泛舟江上了此残生。如果他怕你留下会是祸根,那你就要多学一门外语,咱们带着银子下南洋闯荡一番。不管他选什么,总之你放弃权势和爵位,甚至放弃皇族的姓氏从此消失在他面前,以你们一向交好的感情和老十四的性格来说,他不会赶尽杀绝,也不敢赶尽杀绝,因为如果连你如此卑微的要求他都不能满足,那其他的皇族也会恐慌,到时候他的位子可就不稳了。”

胤禩也无奈起来。“你看事情果然透彻,每一句话都说到点子上,罢了,为了成全你离开皇室的心愿,入赘就入赘吧。”

我听他有些不甘心,知道他还是想为大清做些什么,可情势是不会允许的。“怎么?你不愿意?你不愿意大不了我换人,为了归云山庄想娶金熙云的人海了去了。”说着作势要离开他的怀抱。

胤禩一把按住我,声音近乎咬牙切齿:“你休想!你就是化成灰儿也是我的!”

我笑眯眯的勾下他的脖子。“这就对了,爱新觉罗不就是金吗?你还是你,可我就真的‘出嫁从夫’了。”

胤禩一把捞起我走向床边。“好,我跟你一个姓,我娇俏可人的小猫儿,乖乖的从了为夫吧。”

这一年里一本超大号的工具书问世——《康熙字典》,这本字典里的字很全,一些生僻字都可以找到,远比我在三百年后用的通行本《新华字典》要全的多,康熙亲自为这本以他年号命名的大书作了序。西北的战报不曾带来一个好消息,兵部陷入几十年没有的忙碌,户部更是一锅烂粥,国库的亏空挡了平叛的道路已经毋庸置疑。户部尚书为此十分头疼,康熙“永不加赋”的国策无论如何动不得,国库的收入也因此无法应急,但大战迫在眉睫却没银子的窘境更加让康熙的“盛世”蒙上了一层笑料。去江南催讨欠款的胤禛回来了,官员是动不了多少,盐商更跟他打游击,他在江南把人得罪了个遍才勉强从盐商肚皮上刮下一点儿油水来,而老九跟江南盐商的关系比较密切,那些人便求到了他这里,所以胤禛可能会把在江南穿的小鞋记到胤禩他们这边来。

商道(下)

康熙五十五年的年宴上康熙被西北的战事和国库的亏空弄的心情很烂,太后年纪大了精神不济,所以二人很快就退席了,品级较高的年纪较长的妃子也都走了,只剩下一些普通妃嫔、一帮皇子和我们这些皇子福晋。我就着胤禛的死人脸和他一嘴的燎泡吃的格外香,胤禩一向劝我多吃保重身体,如今见我胃口好自然很开心,一个劲儿的给我添菜。本来一切都很美好,直到皇十六子胤禄堵上门来。“八哥和八嫂什么事儿这么开心?说出来让我们也乐乐。”

我眼神一黯,强压下心里的愤怒,他妈的,真把老娘当优伶了,你是个什么东西,加菲不发威你拿我当HELLO KITTY。“也没有什么,只是我忽然想起上次你在蒙养斋的错题来,不免多吃了几口,你八哥一向嫌我吃得太少,他见我胃口好才笑的。”

胤禩恍若不闻的吃他碗里的饭,任由我替他发作那不知伦常的畜生,众人也都要笑不笑的,十六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但旋即强辩:“八嫂怎么如此不厚道,别人出错有什么好开心的。”

我已经没了吃饭的兴致,因为有更好玩儿的东西吸引我。“我哪里是开心,想起你那改了五遍的烂题我心里便来火,又不能坏了规矩抽你的板子,只好拿饭泄愤了。”

坐我下手的老九嗤笑一声,端起酒来继续喝,众人的表情越发扭曲,要看戏却又不敢先笑出声来,胤禩依旧八风吹不动,只把饭碗塞到我手上。“猫儿,饭可以多吃,话不能乱说,怎么自己先忘了?”

我不屑的敲敲碗沿儿。“不孬,还有个记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