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长篇完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部分(第1页)

周婆子悻悻的低头猫腰退了出去。

第四十七章 归隐山林

这几天,古老的襄阳下了一场大雪。白雪皑皑,天地苍茫一笼统。加之又是新年正月的,人们一家团圆,一般都闭门不出,尽享天伦之乐。因此路上鲜有人迹。

江大牛却发现草庐四周有异常。从早到晚总有几个道姑模样的老女人在竹林外晃荡。他上前去询问,那些人却什么都不肯说,讪笑着糊弄他几句就走了。

紧接着,青松也跑来问他,说今天早上,他去后山打柴的时候,看到有三两形踪可疑的壮汉冲草庐方向鬼鬼祟祟的张望。其中有一个还跟他搭了腔,操外地口音,想套问草庐里的情况。

江大牛觉得事情蹊跷,当即拉着青松一起去禀告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听了他们的叙说后,皱了皱眉头,对青松说:“去请崔相公过来一趟吧。”又示意江大牛出去继续观察那些人的动静。心想,这事八成是冲着崔州平夫妇而来的。

崔州平听了后,恼火得很,不由紧握了双拳,指尖泛白:“他们已经害得我连家都不能回了,还要追到兄长这儿来找麻烦。简直是欺人太甚。我和娘子清清白白的,容不得他们这般作贱。我这就找他们理论去。”

“州平,不要太冲动。”诸葛亮一把拦住了他,“他们要是听得进去的话,此事早就解决了。这里面肯定有小人在挑唆作乱。再说,你和弟妹是正正当当的男婚女嫁,纯属个人私事,实在没那必要跟一群失了理智的外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释。”这种事是越解释越说不清的。人的想象力有时实在是太恐怖了。

崔州平目光闪动,恍然大悟:“兄长的意思是有小人在暗中作祟,成心不让我和娘子好过?”

诸葛亮羽扇轻摇。

“那女人可真毒!”崔州平的心里马上浮出了一个人名。

这时,陈菁小心的扶着黄硕进来了。她们也是刚刚听青松说了这事,特意赶过来的。

其实黄硕才怀孕不到六个月,虽然走路已经有点鸭子步了。但行动完全自如。只是陈菁没有过生育的经历。看她腹部隆起如鼓。有些瞎紧张罢了。

“娘子怎么来了?”诸葛亮上前扶了她慢慢坐下。“不是早上才跟你说了吗?你身子沉,冰天雪地地路滑,不要到处乱跑。”

黄硕尽量让自己坐得舒服些,喘了一口粗气。嘴上说着“没事、没事”。心里却嘟囔开了:“晕死,连条高点地凳子也没有。这些家俱设计得真的一点儿也不人性化。”

陈菁脸色苍白。很难过:“当初要不是我执意要出家。也不会惹下这么大的麻烦。”

崔州平拉她一起坐下,安慰道:“这事与娘子无关。如果那时不是你坚持要出家,他们那样地人家又怎么能让你自请下堂呢。”古代休妻有“七出”之条,但也有不能休妻地“三不出”原则。“三不出”的第一条就是因娘家没落了而妻子无所依靠地,不能休弃。陈菁父母双亡。又无兄无弟。属于这一种情况地典型案例。她的前婆家也是名门大户。忌畏世人口舌。是宁可养她一辈子,娶房平妻进门传宗接代。也不会任她一个孤女乱世打飘的。

黄硕看了心里难受,好言相劝:“这世上就有些人喜欢做一些损人不利已的缺德事,弟妹不要太难过了。”

诸葛亮也跟着说:“弟妹放心,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进得了外面的竹阵。你们夫妇且安心住在这里就是了。”

小崔夫妇闻言,彼此对望了一眼。崔州平拱手对诸葛亮说:“兄嫂这样仗义,小弟跟贱内感激不尽。只是,我们两个已经厌倦了这种没完没了的骚扰。年前我们就已经跟陈叔商量好了,想举家归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本想等开了春再跟兄嫂商量的。唉,不想出了这事。”

诸葛亮脸上阴晴不定,只是一味的摇着羽扇,不吭声。

黄硕却有些急了,看了诸葛亮一眼,问小崔:“那你们准备好了去哪里隐居吗?”崔州平和陈菁都不是那种因一时冲动而乱下决定的人。这事肯定是他们夫妻二人商量已久才决定的。而凡是经过了当事人深思熟虑的决定,在她看来都是值得得尊重的。所以,黄硕并不想劝阻他们夫妇。但兵荒马乱的,还是担心万一他们没有落脚的地方,风吹雨打的乱世飘零,肯定会吃苦受累。

“如今兵荒马乱的,偌大的中原已经没有一块净土。小弟的意思去西南的冀州。那里地理位置偏僻,山高林密,相对起来比较闭塞,适合避世隐居。”果然是早就打算好了的。小崔说起来是有条不紊,清清楚楚。

一提到冀州,黄硕的心思活了。

她已经派了两个掌柜在那边隐名埋姓的偷偷开始着手买田置地。虽然两个掌柜都是尽心尽力的,但是他们俩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大的生意,所以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很多事都不敢拿主意,全指望着她写信回复。山高路远的,一来一去要耗费个把月的时间。等她的指示到了的时候,往往黄花菜都凉了。眼看着事情就要暂时搁置了。

雷迅知道了后,说这事不急,等他回来后再处理。然而,东吴船厂的项目也紧锣密鼓的同步上马了。两边是同时进行的,王掌柜累得是快要趴下了。悲摧的大叔,才不到小半年的工夫,他那肥硕的水桶腰都已然瘦了近两寸,愈发的玉树临风了。要不是看着他的人越来越精神了,黄硕实在忍不住想给他放两天长假(时间长了不行,他身为董秘,事太多了)。因此,就算雷迅回来了,也肯定是分身乏术,两头不能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