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海有墓碑说的什么地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部分(第1页)

楚沉夏缓缓走到桌前坐下,小小的茶杯在手中翻来覆去地转,他对顺王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便意味着他和那个人再无可能。

他明白废太子为何招招险棋不留半分退路,三年前的那桩无头案牢牢地压在他头上,足以令他这一世都翻不了身。

顺王过了很久才回到府中,什么话也没说,如往常一般处理事物。

第二日上早朝时,顺王与皇帝政见不合,一时心急便有些出言不逊,皇帝嘴上没说什么,但指定他去郑州处理灾情。

郑州灾情严重,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些日子朝廷迟迟不派官员去安抚,是因为根本没有官员愿意去。

郑州的灾情严重到百姓明目张胆地哄抢食物,当地县衙的门匾桌案都被百姓搬走,就连当地知府,也在这场大灾中活活饿死。

邻县的知府受命前去赈灾,那知府原本是抱着受万民敬仰的心态去的,因此当时就站在赈灾的粮食旁。岂料,半个字都还未说出口,那些灾民的眼睛红的发光,个个如同恶魔附身一般,争先恐后地冲上来哄抢食物。

当日便踩死了十七个幼童,六个大人,死的六个大人中便有那知府的一具尸体。

更恐惧的是,不知哪里来的谣言说,郑州的灾民已经饿到吃人肉了,皇帝只好下了封城的命令。

那些大臣听到皇上派顺王去赈灾的时候,原本想为顺王说些好话,可见到皇帝阴沉的脸,头低的就更深了。

顺王倒没什么,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地就应下了。

楚沉夏和王若渝原本想跟着他去郑州处理灾情,却被他拒绝了,顺王说:“我很快就回来。”

顺王被派到郑州,太突兀了,楚沉夏只要稍稍一想便知道他和皇帝一定是在计划什么,才会在众人面前演这么一出。

郑州虽然灾情严重可怖,可是距离郑州不远处的青州,是六历步兵军的所在地,一旦出了什么事,顺王是可以第一时间带兵抗压的。

况且蓟县是齐国侵犯南宋金城的必经之地,青州又相邻蓟县,一旦蓟县失守,顺王以主帅的身份赶过去,是能重振军心的。

看上去好像是皇子出言不逊被皇帝派到极苦之地去,实则是悄悄地布防兵力,皇帝这只老狐狸,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十三皇子那的看守微微松懈下来,仿佛是在引诱齐国的人去救人。

坏就坏在了这一点,废太子想了很久终究觉得不对劲,他比顺王要年长好几岁,对皇帝的了解也比顺王清楚的多。

这个时候派顺王去郑州太巧了,在这个皇帝的身上绝不可能发生巧合的事情,所有的巧合都是阴谋。

废太子冷笑了一声又一声,眼中的毒辣也越来越深,目光所触之地仿佛能被他看穿一般。

旁边立着的一人笑出声来:“太子是打算将计就计?”

第三十章 进宫阻拦

永明这几日在王府呆的无趣,想到十三皇子,心里总归是想去看看的。

十三皇子的生母是鲁国的晋阳公主,鲁君的亲妹妹。十三皇子也曾是她儿时的玩伴,父皇还曾玩笑要将自己配给十三皇子,当时的鲁国与齐国还是十分融合的景象。

自从晋阳姑姑病逝,齐国与鲁国便不再结好,时不时开战,侵略对方的国土。齐王更是下了狠心,在天下人面前发话道:“有齐无鲁,有鲁无齐,有生之年,定当覆灭。”

永明不明白,这些事她哪里能明白,只是记挂着年幼时记忆中的那个小哥哥。

“原清,你说殿下知道我去看十三皇子,他会不会责怪我?”永明始终有些犹豫。

原清小心翼翼地扶着她走在鹅卵路上,头一歪,笑道:“原清不知,可公主想十三皇子了去看看又何妨?又和殿下有什么关系?”

“你不明白,殿下说会惹来闲话,会让别人以为我们。。。哎呀,其实我也不明白。”永明说不清楚,紧紧锁着眉。

见公主烦心,原清懂事地停下脚步,试探着问道:“那。。。不去了?”

顿了半晌,永明才咬着嘴唇说出一个字来,“去!”

一道白影忽然从旁边窜出来,跟着便是温润如玉的声音跳出来,“公主要去宫中?”

楚沉夏适才正摆弄花,听到她们的对话连忙跳出来,永明不介意地一笑,点了点头,说道:“我要去看看十三皇子。”

楚沉夏见她如此坦诚,于是干脆道:“公主是直接去十三皇子住的宫,还是先禀告圣上再得旨去探望?”

永明一怔,讪讪道:“要请旨吗?我不过是过去看一眼,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楚沉夏摇了摇头,耐心道:“就算不禀告圣上,也该向高娴妃说一声,若是倒是传出一些闲话,就不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