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海有墓碑说的什么地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部分(第1页)

果然如楚沉夏所料,太罔之后的城池十分容易攻,鲁兵节节败退,到了东湘却怎么也不肯退了,大有誓死撼城的意思。

黄陵城内的刘衍与其大军察觉到援兵已经来了,与楚沉夏所带领的列行军将鲁兵左右夹击,即使他再顽固拼命,终于还是死在了这种夹击中。

两军汇合,终于将黄陵彻底占领,然而这疲惫劳累的一天终究还是没结束,王秦说出了一道皇帝口谕。

出征前,皇帝亲自召见他,告诉他,倘若成功占据黄陵,万万不可如上回那般心软,必须屠城,以保后顾无忧,如此一来,鲁国才是真的灭亡了。

刘衍与楚沉夏自然不肯,可这毕竟是皇帝的意思,不从,便是违抗旨意,听从,这一城池内的百姓岂不冤死?

犹豫了许久,到底还是没忍心下这样的决定。

黄陵大捷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建康,同时,皇帝还收到了刘衍亲自书写的一封信,信中大意是请皇帝放过这些无辜的百姓。

皇帝骂了一句“愚蠢”便指派庆王带兵前往鲁国行屠城一事,庆王知道刘衍忤逆了皇帝的意思,便想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现。

沿着胡河往青州走,到了徐池之后,不由分说,便将一城百姓尽数诛杀,有留守的列行军士兵提出疑问,一律被杀。

太罔、滁州、南浔……庆王所到之处,屠杀无不例外,一座座城池短短几日间都变成了死城。

直到庆王到了东湘,刘衍才听到风声,惊骇不已,想要阻止却晚了一步,东湘全城百姓已经被屠杀了。

黄陵是鲁国仅剩的一个还有百姓的城池了,当他们听说庆王如此骇人听闻的行径,大乱了起来,只乱了半日,又都平静了下来。

庆王一到黄陵,还未下马停歇片刻,就指挥身后的士兵,挨家挨户屠杀,不准放过一个活物。

刘衍带着众军将庆王众人逼出了黄陵城,看到庆王脸上得意的笑容,刘衍恨不得扑上去将他碎尸万段。

这个时候,忽然有人跌跌撞撞冲出来,猛地跪在地上,又惊又骇道:“殿下!那些人全部都死了!”

刘衍不解,问道:“什么人?你说清楚些。”

“黄陵的百姓全都死于家中,卑职带人挨家挨户去看了个遍,无一例外,全都死了,墙上都用血写着,南宋必亡。”

“什么?!”刘衍一下子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就近跑进一家酒馆,只见里面的人横七竖八倒在地上,胸口都插着匕首或者刀。

头顶的血似乎凝固了,刘衍根本不敢相信眼前所见,与跑进来的楚沉夏擦肩而过,拔过身侧的佩剑,直往外跑去。

楚沉夏反应过来,想拦下他,却没拦住他,视线在地面匆匆一扫,忙跟了出去。

庆王见刘衍气势汹汹冲向自己,手中的剑更是招招凶险,一面吃力应对,一面哀声问道:“皇兄,你这是干什么?我只是遵从父皇的旨意罢了,再说了,黄陵的百姓又不是我杀的,他们是自缢,怪不得我啊。”

他越说,越激地刘衍怒气往上窜,手中的剑也就更加不受控制,几招便将他从马背上打落下来。

庆王在地上翻滚了两下,一骨碌爬起来,还未站直,背后已受了刘衍一剑,如果是方才是不安与紧张,此刻才是真正地与死亡相对。

那么多士兵竟没一个上来救他的,庆王见面前的人牙关惊讶,星目含威,刘衍的脾气他十分清楚,知道他确有杀自己的意思,闪身避开一剑,忙求饶道:“皇兄,皇兄,饶过我吧,我错了,皇兄,皇兄……”

刘衍根本不听他的,脑中只有那些成堆的尸体,无法想象他竟能将一个国屠杀了,剑飞快地朝他劈去,他的手臂,大腿,胸口,都已受了不少的剑伤。

一柄刀忽然横空飞来,刘衍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去挡,这才看到楚沉夏的脸,还未开口,便听楚沉夏压着声音道:“殿下,你冷静一下!”

“我怎么冷静?他杀的是一个两个人吗?这种事情全九州有几人干得出来?!鲁国的百姓就不是人吗?他们饱受战争荼毒,家人离散,生活贫苦,最后还要落到这样一个下场,但凡有心的人怎么能下这样的手呢?!”刘衍怒目而视,逼得那些将士没有人敢抬起头看着他。

楚沉夏一把按住他的手臂,压制眼中的悲伤与痛苦,竭力镇定道:“殿下,还请你以大局为重,庆王如何处置,皇上自会发落,还请殿下不要冲动,只会害了自己。”

“还请殿下以大局为重!”城内列行军忽然齐声高呼,这一声高呼总算是让刘衍心中的怒火降下去了一些。

“啊!”刘衍一声怒吼,将手中的剑硬生生掰断了,断剑飞向庆王,在他惊骇的目光中,深深插入他身旁的墙壁,剑身颤抖长鸣。

庆王的心在停顿了片刻后,又急促地跳了起来,目光紧绷,想起方才的场景,仍然心有余悸。

看着刘衍的背影,怔在原地,反应不过来,直到刘衍忽然顿住脚步,恶狠狠地转头看他,他才目光剧烈一跳,回过神来。

“你给我滚回建康去!别在这里碍我的眼!”

第九十七章 太子有难

“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