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绑定红娘系统后我白富美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到贺家(第1页)

月娘舍不得贺大婶,也同样舍不得母亲,不是很愿意去。昭昭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自己想什么,什么就来了,这次过去可以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王宛蓉点了头,她明白贺大婶说的不是假话,自己带着孩子在沈家村住着,婆婆不帮忙,妯娌还要添乱,的确是有很多不方便。

最后月娘和昭昭还是跟着贺大婶走了。什么都没带,也没什么东西能带的。贺大婶带来的衣服、粮食都留给了母子二人,他们可以衣食无忧的过完这个冬天。

沈少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和两个姐姐分别很是舍不得的。贺大婶没精力照顾小孩子,带不走少阳,只能承诺他,下次过来再给他做好吃的。

贺大婶家所在的杏花村距离沈家村只有五六里地,但他们还是走到下午天快黑时才到。沈昭昭看着这一路上撂荒的土地,心里在盘算着明年春能找个什么活做,总不能一年四季都靠着贺家的接济过活。

走过白雪皑皑的荒野,总算看到了乡村里袅袅升起的炊烟,相较于月娘这一路上的沉默,沈昭昭显得更加的思维活跃些。

这杏花村和沈家村相比,并无多大的不同,都是隶属于白石镇管辖。并且,两村之间常年通婚,风俗人情更是相似。

“贺大婶,怎么带了两个姑娘回来,莫不是给平南找的小媳妇吧”。这一路上,村里的人看到驴子上的两个小姑娘,都打趣贺大婶。也可见这贺大婶在村里的人气。和谁都能说上两句。

“去去去,胡说什么呢?这是我远房的侄女,带回来陪着薇薇出嫁的”。贺大婶也热情回应着和她打招呼的大娘。

话语里虽然带了谴责,倒也没什么不高兴的,能开的起玩笑。

在路上的时候,贺大婶就嘱咐了她们,若是有人问起她们的身份,就说是远房侄女儿,多的不要说。

月娘和沈昭昭不知道为什么,但想着贺大婶是好人,满口答应。因此,贺大婶在对着外人介绍的时候,也一律说是侄女。

对方听到这个回答显然不太相信,但也没继续追问,只是嘴里碎碎念着,说什么就看你过两年的媳妇儿是谁就知道了。

月娘年岁大些,听得懂这些话,羞得把脸埋在脖子里,说不出话来。

昭昭也听出来是什么意思。说起来,贺大婶的确是个好人,但这乡下人的碎嘴子也让人恼火。

见他们两人有不同的反应,众人打笑月娘的小媳妇模样,看昭昭没什么反应,以为她不明人事,其实她是满不在乎。

好在躲过了这些人的打闹,走到了一块池塘边,池水清清,有一头老黄牛正在破冰的池边吃水,沈昭昭好久没看到这样如画一般的田园风光,不觉有些看呆了。

“娘,你可算是回来了”。正在沈昭昭看黄牛喝水的时候,突然从池边探出一个脑袋,喊道。声音有些嘶哑,应该是正处于变声期。

昭昭刚才专注地看黄牛,不期然从黄牛的旁边窜出来一个人,把她吓得差点从驴背上掉下来,倒是月娘表现得稳重些,虽也惊吓不小,毕竟没有太失礼。

“你这小兔崽子,冒冒失失的,要是吓到了两位姐妹,我饶不了你”。贺大婶手里拿着小皮鞭,本是驱赶毛驴的。看儿子窜出来,大叫大嚷,就拿着鞭子作势要抽打他。

但也只是和他取笑,并没有真的把鞭子抽到他身上。男子刚才也注意到两人的反应,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此刻有些不好意思的呵呵傻笑。

“不知道两位姐妹如何称呼,我刚才失礼了”。男孩子恭恭敬敬地给两人做了一个躬身礼,抱歉道。他穿着短衫和单裤,脚上踩着一双草鞋,活活的就是一个乡村泥巴小子的打扮,偏偏这个礼仪却让人感觉到了谦谦君子。

沈昭昭刚才对他的那点抱怨,现在也消失了。看着男孩子还不大,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她能理解,况且还是这么有礼貌的男孩子呢。

“你是平南吗?”刚才被众人打趣、又被男孩子吓到,月娘迟迟回不过神来,如今见到他这个话语和动作,立即反应过来这是她的同窗好友平南。

“不是平南是谁呢?这天太冷了,咱们回去再慢慢说”。贺大婶听了月娘的话,哈哈大笑说道。但被寒风一刺激,也没心思多说,催促着先回去。

贺平南把已经喝饱水的黄牛牵着走在后面,贺大婶和两姐妹走在前面。沈昭昭觉得这贺平南挺可爱,又想到刚才乡民们的打趣,觉得要是这两个人凑一对也不是不行。

意识到自己正在心里配鸳鸯,有些心虚地看向故事的主人公。发现月娘偷偷回头在看贺平南,而被看的人也意识到了。

她刚才的那点心虚消散了,看来不是乱点鸳鸯,是青梅竹马、郎情妾意啊。

一路上,贺大婶在念叨着女儿薇薇,嘴里说着什么她们两肯定和薇薇合得来之类的话,很快就到了家门口。

贺大婶家的房子和沈家相似,应该说这村子里的房子都相似。一般是茅草和砖瓦建成的,若是条件好些的,能用泥来垒,贺家显然就是属于条件好的那种。屋子外面有个小院子,有泥巴墙,也有用树枝做的篱笆栅栏。在院子里可以养些鸡鸭等家禽。

贺家的格局就是如此,以泥巴建成的房屋和院子,外面是一道木门,推开木门就是小院。

想到即将见到其他陌生人,月娘有些胆怯,从毛驴上下来,和沈昭昭靠在一起,不敢进去。

“平南,你把毛驴和黄牛都拴在圈里,让你爹今晚再给圈里加一层茅草,这天气越来越冷了”。贺大婶把毛驴的缰绳递给贺平南嘱咐道,手往怀里缩了缩。贺平南乖巧地接过缰绳,往牛圈的方向走去,临走前还客气地对二人点了点头。

昭昭越发觉得这贺平南和一般的男子不同,颇有好感。

似乎是明白她们二人的困窘,贺大婶亲自牵着她们的手进去。一踏进院子就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正佝偻着腰在鸡圈里收拾、埋头苦干,连有人进来了都没注意到。